|
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助力中國式現代化时间:2023-10-27 中國式現代化的提出為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發展指明了前進的方向。站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高度,不斷提升公共文化服務的數字化水平,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構建有著重要的意義,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先進性。目前,相關部門搭建了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平臺,依托網絡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發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數字化建設理念,著力解決“數據孤島”“資源孤島”等問題,增強從業者的數字化服務理念。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數字化建設已經成為公共文化服務的重點工作之一。雖然公共文化服務領域數字化建設的開展時間不長,但是其已經在創新服務方式、提升服務效能等方面顯示出了優勢;诖,相關部門制定了措施,進行了規劃,將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作為目標,明確了數字化建設是公共文化服務提質升級的重要舉措。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水平,豐富數字文化資源,進一步明確公共文化服務未來發展方向,對繁榮文化事業以及促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中國式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理論邏輯 中國式現代化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建設 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戰略是國家文化建設的基礎工程,相關政府部門出臺了相關指導意見,明確了建設目標和基本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皵底旨夹g正以新理念、新業態、新模式全面融入人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各領域和全過程,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站在新起點,要充分把握公共文化服務要求,不斷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水平。中國式現代化包含深刻的發展要義,“豐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要在建設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的同時,建設高度發達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具體來說,就是在科技進步和生產力發展的同時,不斷促進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文化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處于重要戰略地位,只有明確與文化發展相適應的現代化發展方向,才能充分發揮出文化在推動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積極作用。經過實踐檢驗,文化數字化是建設文化強國的重要抓手,是文化產業轉型升級的內在要求。中國式現代化包括社會主義建設的方方面面,在實際工作中,不僅要明確中國式現代化公共文化服務目標,還要結合實際需求,明確公共文化服務的總體要求,加強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建設,如此才能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促進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建設邁上新臺階。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時代之路 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建設不僅可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還有利于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公共文化服務在助推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方面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效。因此,相關部門應構建完善的服務體系,更好地提供相關服務。此外,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關鍵。從戰略角度出發,這還需要進行長遠規劃和部署,F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包含了多重理念,包括“導向性”“政府主導”“共建共享”等,其中“共建共享”理念是明確針對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建設的,要求利用數字技術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實現均等化、標準化目標,并科學分配資源,F代公共文化服務目標就是擴大文化供給范圍,使更多的人能夠享受到優質的文化服務。而在生產和供給受限的情況下,數字技術的應用成為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新型數字技術如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都建立在數據開放和共享機制的基礎上。由此可以看出,數字技術的應用對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起到了關鍵作用,同時也對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產生了重要影響。 此外,加強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建設能夠有效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理念國際化傳播。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語境下,“公共文化”的概念更加豐富和廣泛,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公共文化是指由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形成的普及文化知識、傳播先進文化、提供精神食糧,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各種公益性文化機構和服務的總和。因此,利用數字技術有效傳播公共文化,有利于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數字化傳播具有全球性、速度快、信息量大等特點,相較于傳統傳播介質,可以減少各種干擾因素的影響。數字技術的變革深刻影響著文化傳播方式,極大地提高了中國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對讓世界聽到新時代中國聲音和展現中國魅力具有重要意義。 現實困境 “數據孤島”“資源孤島”現象 第一,“數據孤島”不僅體現在數字資源體系的構建上,還體現在資源類型單一和形式重復等方面。 首先,由于資源整合和推送缺乏目的性,容易導致在資源推送時出現一些問題,如推送內容不符合用戶需求、推送方式不恰當等。因此,只有完善相應的機制,才能更好地進行實際應用,并且有效避免“數據孤島”問題的出現。 其次,各類公共文化數字資源總量龐大,但往往由于缺乏特色,且與時代生活的聯系不大,很難吸引和留住用戶,也無法提高公共文化服務的影響力。 最后,網絡平臺雖然普及率較高,但是總體建設水平不高,存在功能少、服務形式單一和內容更新較慢等問題。這不僅影響了用戶的使用體驗,也制約了網絡平臺的發展。 第二,“資源孤島”體現在各級文化館系統間的平臺缺乏有效的對接,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由于沒有構建共享和流通機制,因此無法實現資源共享,導致出現數字資源重復采集和建設的問題。 首先,省級平臺和地市級平臺之間需要建立統一平臺,強化合作機制,打造集約式和一站式服務,推動網絡平臺的發展,更好地為群眾服務。 其次,要想實現資源共享,省級平臺和地市級平臺之間需要建立緊密的聯動機制,最大限度地發揮資源價值,推動各類資源實現共享。尤其是在數字化程度較低的地區,相關部門需要關注和支持其數字化建設,以消除服務能力差異化,更好地為群眾服務。 缺乏數字化服務的思維和理念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還未充分發揮;文化創新創造能力還不夠強,優秀文化產品和服務還不夠多;我國文化話語權與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還不相匹配,維護國家文化安全和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的任務更加艱巨。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建設不僅需要各種技術手段的加持,更重要的是要更新數字化服務理念。 目前,雖然技術手段在很多方面都已經能夠滿足公共文化服務的需求,但是實際上存在的問題并不僅僅是技術手段的不足,更多的是從業人員思維和理念的滯后。公共文化服務從業者往往專注于傳統的業務工作,而忽略了科技進步對傳統公共文化服務業態的影響,也忽略了人民群眾不斷改變的消費習慣。 此外,公共文化數字資源的推廣成效不顯著,其原因主要是沒有有效利用新媒體平臺。因此,相關部門必須深入了解用戶需求,精選推廣平臺,實現智能化推送,并制訂有效的推廣計劃,最大程度地覆蓋目標用戶,提高推廣效果,推動公共文化數字資源的普及。 公共文化服務的從業者需要勇于接受新興事物,把握人民群眾不斷變化的需求,積極利用網絡平臺和數字化手段,如此才能不斷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 實踐路徑 建設公共文化網絡平臺 隨著國家文化數字化上升到戰略高度,群眾需求和文化供給將走向交匯點,相關部門必須統籌規劃,構建智慧體系,推進云網絡平臺建設,全面提高公共文化服務供給能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未來,網絡平臺建設和實體空間搭建將成為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發展的重要方向。 要想推進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標準化建設,建設網絡平臺更加實際和有效,還能進一步提升數字資源服務的精準度。 公共文化數字服務體系和云網絡平臺是公共文化數字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踐中,要以網絡化為基礎,運用開放式學習方式,擴大服務規模,創新服務模式。在新時代下,公共文化服務提質升級的關鍵在于應用數字化技術。通過數字技術的運用,可以實現更高效、精準的文化服務標準化和均等化建設,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隨著群眾公共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長,當線下活動不能及時開展時,線上文化活動往往能夠取得較好的效果。因為場地、時間等條件限制,參與線下活動的群眾較少,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文化惠民的覆蓋范圍和成效。在這種情況下,利用網絡平臺在線上開展相關活動,可以突破場地和時間的限制,讓更多的群眾參與到文化活動中。例如,文化館可以通過官方網站、社交媒體和直播平臺等渠道,向公眾提供各種在線文化活動,如虛擬展覽、在線講座、互動體驗、在線教育等?傊,線上文化活動是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滿足公眾不斷增長的文化需求,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 通過構建省市縣三級網絡陣地,整合相關資源,結合地方特色文化,豐富公共文化數字資源庫和文化活動的內容與形式,為公眾提供更便捷、高效、優質的文化服務。 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 “以人民為中心”是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的根本立場。 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的目標就是滿足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這種數字化既不是形式上的數字化,也不是概念上的數字化,而應服務于人民群眾的需求。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依托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職能,體現出了社會主義文化的全民性和共享性。 “以人民為中心”的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耙匀嗣駷橹行摹本褪且驹谌嗣袢罕姷慕嵌,反映群眾的基本需求,保障群眾的權益,提升群眾的文化素養!耙匀嗣駷橹行摹钡墓参幕⻊諗底只ㄔO要以繁榮和發展文化為基礎,如此才可以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 “以人民為中心”的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體現了公共文化的公益性。公益性強調人人都可以享受文化成果,參與文化活動,創作文化作品。其不僅是人民群眾免費享有的文化權利,更是一種積極主動參與文化活動的姿態的體現。公益性明確了政府作為主體的職能責任和社會公眾參與文化活動的力度,是保障人民群眾文化權益的基本體現!肮参幕⻊崭哔|量發展的‘金字塔’必須回應好‘人本’需求!敝挥羞@樣,才能在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建設中抓住人民群眾需求端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從而為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的內驅力。 (作者單位:山東省文化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