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技術助博物館服務更加智慧化时间:2023-10-27 新形勢下,各地區博物館要想提高對群眾的綜合服務水平,讓群眾積極主動參與到博物館的推廣活動中,就必須加強智慧服務創新設計工作,將新技術與滿足群眾需求有機結合,不斷提升博物館的服務能力,為群眾提供更加優越的體驗空間環境,充分保障群眾的服務體驗效果,F結合新技術的實踐應用探討博物館智慧服務的設計方法,旨在為博物館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提供科學的參考意見。 博物館智慧服務設計的融合媒介創新應用 線上視聽智慧服務設計 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越來越多人通過互聯網平臺獲取所需的信息,以線上公共文化服務為代表的博物館智慧服務受到了眾多群眾的青睞和支持。各地區博物館要想吸引更多忠實用戶,就必須借助新媒體平臺加強博物館智慧服務設計工作,為受眾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服務,進而滿足不同用戶的博物館服務體驗需求。比如,博物館可以開通官方微信公眾號,將博物館的重要藏品信息、展覽信息以及預約服務等加入公眾號中,合理運用微信公眾號開展線上視聽智慧服務設計工作,為受眾輕松獲取線上智能服務提供方便。單從提升用戶關注度和興趣出發,博物館可以借助先進技術開展創意智慧服務設計工作。此外,游戲闖關的形式可以吸引更多用戶積極主動參與到博物館推廣活動中,提升用戶對博物館線上智慧服務的關注度。以天津博物館的線上智慧服務設計為例,其在微信公眾號上加入VR天博、文博游戲等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受眾范圍,全面提升了廣大用戶的服務體驗。隨著未來5G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新媒體平臺出現在大眾面前,博物館要抓住這個發展機遇,利用主流新媒體平臺展開線上視聽智慧服務設計,為用戶提供多樣化的智慧服務,創設出足不出戶即可觀看博物館展覽的線上視聽體驗情境,滿足用戶的線上視聽體驗需求。 線下媒介融合智慧服務設計 現如今,我國越來越多博物館開始嘗試建立數字博物館、智慧博物館以及虛擬博物館。這些功能豐富的線上博物館的設立能夠極大程度地滿足用戶通過網絡快速便捷獲取博物館服務的需求,也能激發受眾到線下參觀博物館的熱情。因此,各地博物館一方面要加強利用信息技術完善線上智慧服務,為網絡用戶提供高質量的視聽服務;另一方面要通過線下媒介融合智慧服務設計,將線上體驗與線下參觀游覽有機結合到一起。博物館線下媒介融合智慧服務設計需要結合用戶行為特點展開適應性設計,確保能夠為用戶創建出良好的三維立體交互情境。比如,博物館可以將傳統紙質海報進行三維設計,以三維動畫視頻的方式在大熒幕中進行展示,進而為現場受眾帶來更好的視覺體驗。融媒體時代背景下,博物館不僅可以借助新媒體平臺進行展品的宣傳推廣,還可以基于對用戶數據的分析進行線下展廳的設計,進而提升現場受眾互動體驗的趣味性,實現博物館智慧服務設計創新發展,促進博物館文化的廣泛傳播。 博物館智慧服務設計的主要特征 交互性 與傳統博物館服務相比,智慧服務具有明顯的交互性特征。受眾不再是被動接受博物館所提供的各項服務,而是能夠親身參與到博物館文化宣傳推廣中。在智慧服務設計中,博物館所引進、應用的各種先進智能設備與軟件系統能夠為博物館智慧服務設計提供支持,幫助博物館拉近與受眾之間的距離以及實時了解受眾的各項意見和需求,從而有針對性地改進博物館智慧服務的內容與工作模式,進而贏得更多受眾的認可和支持。比如,博物館可以在即時服務中心加以AR互動、機器人問答等方式加強與受眾的交流互動,為其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F代博物館智慧服務設計的強交互性特征能夠改變受眾在博物館服務過程中的被動地位,使其參與到博物館智慧服務設計中。 可感知性 智慧服務作為一種能夠實時實地被感知的服務模式,能夠有效滿足不同受眾的個性化需求,F代博物館的智慧服務能夠讓受眾享受博物館提供的更多文化服務,同時也可以讓博物館實時獲取用戶的行為、體驗等數據信息,從而更好地改進智慧服務,全面提升服務水平。智慧博物館在運行過程中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用戶數據信息。博物館可以借助大數據技術對這些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從中挖掘有價值的數據信息,以此為依據改進服務,最終為受眾提供個性化、精準化、差異化的智慧服務。 可融合性 博物館智慧服務設計能夠將多樣化的服務內容與服務方式整合到一起,受眾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選擇相應的博物館服務。在傳統博物館數字化建設中,各項服務存在各自孤立的情況,而高度整合后的基于微服務架構的博物館信息系統能夠打破這一局限,為受眾提供緊密互通、全面可靠的博物館文化服務。除此之外,受眾在體驗博物館提供的各項智慧服務時,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體驗向博物館提出意見反饋,幫助博物館智慧服務進行更有針對性的改進,進而更加精準、快速地服務廣大受眾。 高可得性 在傳統博物館服務模式中,博物館與受眾之間存在著一定壁壘,受眾只有到線下博物館空間中才能夠享受到各項服務。而在博物館智慧服務模式下,受眾可以隨時隨地登錄并使用博物館提供的智能化信息系統,在平臺上輕松體驗各項服務,快速獲取自身所需的文化信息。博物館智慧設計的高可得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在互聯網平臺上,博物館智慧服務能夠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博物館管理人員可以隨時將整理、制作好的信息上傳至平臺上,供用戶瀏覽和學習;用戶也可以隨時檢索、下載相關資源,為用戶學習和工作提供了極大便利。第二,博物館智慧服務設計所涉及的各系統能夠有效覆蓋移動端、PC段以及線下屏幕端等終端,在5G技術、定位技術等技術的輔助下,受眾能夠基于自身所使用的終端隨時隨地獲取博物館提供的多樣化信息資源,從而及時全面地掌握重要信息。 博物館智慧服務設計實踐 創新、完善博物館文化資源的形式 在互聯網時代,博物館智慧服務設計需要從挖掘文化資源的特色出發,創新運用各項新技術展示博物館文化資源,以此吸引更多潛在受眾。 首先,博物館需要整合優化博物館現有的特色資源,利用先進技術將豐富的資源呈現在各個終端上,方便受眾可以根據自身的習慣和需求登錄相應的終端平臺獲取服務。例如,南京市博物總館在打造微信公眾號時就對用戶日常檢索、查詢的關鍵詞進行分析,以了解用戶的偏好和需求,突出本館特色。 其次,博物館管理人員可以通過應用定位技術,對定位數據信息進行分析,獲取目標區域內用戶的相關信息,準確掌握該區域文化服務對象的需求和興趣,從而有針對性地為其提供個性化資源,有效激發用戶參觀博物館的興趣和熱情,促進用戶全面深入地了解當地歷史文化。 再次,博物館管理人員可以通過短視頻、直播等方式為用戶提供良好的互動途徑,滿足用戶的互動需求。比如,博物館可以在抖音平臺進行直播,向用戶介紹博物館文物的相關信息,并解答用戶提出的各種問題,加深用戶對博物館文物以及相關歷史信息的了解。各地區博物館還可以開通抖音官方賬號,為用戶提供一個通過視頻關注博物館的窗口,使他們足不出戶即可享受博物館提供的文化服務。 最后,博物館要充分發揮5G技術在智慧服務設計中的作用,為用戶提供沉浸式、增強式體驗,使他們能夠置身于博物館文化場景中,通過豐富的感官體驗更好地理解歷史文化,提升自身的民族自豪感。比如,湖北省博物館以5G、全息投影等技術為依托,讓用戶通過5G智慧博物館敲響編鐘,為用戶提供了全新的體驗,全面提升了博物館智慧服務的效果,增強了用戶與博物館文物之間的互動。 利用新技術精準了解用戶需求 在打造智慧博物館的過程中,博物館要加強對用戶的需求、行為習慣等內容的分析。這也是博物館進行智慧服務設計工作的前提。博物館管理人員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深入分析與用戶相關的數據,精準繪制出用戶畫像,結合用戶的日常行為數據合理推出個性化的服務產品,提升用戶對博物館服務的滿意度。比如,博物館可以通過用戶畫像了解不同用戶的興趣愛好,向其精準推送符合其需求的文章或者展覽信息,以便用戶可以在第一時間接收到自己所需的信息,增強用戶與博物館的黏性。 除此之外,博物館在利用新技術進行智慧服務設計時,還要確保用戶不論在線上還是線下都能享受到快捷、方便的智慧服務。比如,在線上,博物館可以通過微博、微信等平臺進行線上身份認證;在線下,可以通過人臉識別確認用戶的身份,并為其提供智慧服務。博物館還可以借助新技術加強與受眾的交流互動,實時掌握受眾的智慧體驗服務需求,為其提供精準的服務。 科學打造智慧服務場景 現代博物館要想實現從傳統服務到智慧服務的轉變,就必須將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科學打造智慧服務場景。近年來,各地博物館在智慧服務領域不斷探索,為受眾提供了多樣化的智慧服務場景,智慧服務的內容和方式變得更加多樣。博物館應該在此基礎上利用大數據技術和微服務技術,根據用戶對博物館智慧服務的需求和博物館的特色資源,為廣大受眾提供更符合他們需求的智慧服務新場景。 傳統博物館展陳模式主要以文物資源為中心,按照一定的主題和順序展示文物。而在智慧服務場景中,博物館服務更具針對性和便捷性。博物館可以通過制作虛擬展廳,將豐富的文物資源在線上平臺進行展覽,將其作為博物館文化信息傳播的主戰場和新陣地。比如,中國國家博物館在智慧服務設計中打造了虛擬漫游場景,在場景搭建中采用了三維建模技術,為受眾提供了云觀展的機會,成功打破了空間與時間的限制,極大程度地豐富了人們的參觀體驗,實現了智慧服務的均等化。 綜上所述,在現代社會發展進程中,傳統博物館所提供的各項服務已經無法滿足受眾的需求。因此,博物館要想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主動加強智慧服務設計,完善博物館文物資源和創新文物的展出形式,合理運用新技術精準了解受眾需求,根據受眾的實際需求科學打造智慧服務場景,為其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服務,如此才能夠獲得更多受眾的認可和支持。 (作者單位:長春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