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廣州歷史文化村落大嶺村景觀基因时间:2023-10-27 歷經漫長歲月發展而成的歷史文化村落有其獨特的文化,且其文化具有不可再生性,F基于景觀基因理論從自然科學的角度探討歷史文化村落景觀基因的特征。以大嶺村為例,首先分析景觀基因理論的基本概念,其次對大嶺村區域的景觀風貌特征及其形成背景進行研究分析,最后收集大嶺村的景觀基因并對其進行分類。 黨的十九大以來,國家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此背景下,許多歷史文化村落加大建設力度,其中,部分村落致力于推動文旅融合發展,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多年來,許多歷史文化村落的經濟得以發展,風貌和環境得以改變,但同時也出現了不少問題,如“千村一面”“大拆大建”等。那么,應當如何避免或解決以上問題呢?筆者認為,深入了解與研究歷史文化村落的本土文化可以有效地避免或解決這些問題。近年來,在歷史文化村落的研究方面,已有學者提出景觀基因理論。在景觀基因理論的支持下,研究人員可以更有效地對歷史文化村落進行研究。 景觀基因理論的基本概念 20世紀50年代,克羅伯(Kroeber)等首次提出文化基因的概念。景觀基因就是劉沛林教授在此基礎上提出的,其也是文化基因的一種,也就是說,景觀要素擁有生物學中基因的特性,具有與生物基因類似的“遺傳”與“變異”特性。 研究區域概況 大嶺村原名菩山村,坐落于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石樓鎮西北部,其地理位置獨特,背靠菩山,面朝玉帶河(大嶺涌)。直至今日,該村已有900余年的歷史,并被譽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傳統村落、全國美麗鄉村示范村,全村總面積約為376公頃,核心保護范圍總面積達7.2公頃。村內有祠堂建筑、風水塘、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群和重要的歷史遺存、傳統街巷等。 大嶺村景觀基因分類研究 本文參考胡最教授、劉沛林教授等學者發表的《傳統聚落景觀基因的識別與提取方法研究》一文中關于景觀基因的分類標準,從特征解構的角度即建筑、文化、環境與布局四個方面對大嶺村的景觀基因進行分類研究。 大嶺村的建筑基因 1.民居建筑基因 (1)民居建筑形制。大嶺村的傳統民居基本符合嶺南地區“三間兩廊”的形制,也有少數帶院落、花園的大型私家宅園,如陳永思堂;民居沿街巷兩側縱橫分布,排列緊密,基本整齊劃一;院落中部常設天井,兩旁連廊常設廚房等功能空間,廳堂、臥室等功能空間則分布在院落后方;建筑多為磚木結構,山墻承重,以硬山式屋頂為主,多為一層至兩層建筑。民居之間較為封閉,民居內部則較為開敞、通透,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嶺村的宗族文化。同時,這種民居建筑形制契合當地的氣候與地理條件,天井、連廊、廳堂形成了民居內獨特的通風系統,可以有效緩解悶熱潮濕,同時,天井又能起到良好的排水作用。 (2)民居建筑構件。墻體多為青磚墻(青磚石腳),即采用花崗巖或附近蓮花山盛產的紅砂巖作為墻裙,并以青磚砌墻,用這種材料建造的墻體,能起到良好的防潮防腐作用;另外,也有用磚與夯土結合砌成的金包銀墻;此外,還有以當地盛產的生蠔殼為主要材料建造的蠔殼墻。大嶺村河流密布且靠近大海,長期以來,咸水、淡水交替出現,當地的生蠔業自古就十分繁榮,而蠔殼作為當地十分常見且廉價的材料,自然成為大嶺村村民建造建筑使用的材料。用這種特殊的材料砌墻不僅不怕蟲蛀、環保耐用,還具有冬暖夏涼、利于疏水的作用,與嶺南地區的氣候相適應。在門窗構件上,當地民居采用幾何圖案的漏窗,大門外常加設水平推拉的趟櫳門或向外打開的矮柵門。這些門窗構件的設計可以有效改善室內通風和采光,緩解悶熱潮濕。 2.公共建筑基因 大嶺村的公共建筑以祠堂為主,同時也有廟宇、牌坊、門樓、橋梁、閣、書舍等,其中部分建筑組成了極具特色的水口建筑群。 (1)祠堂建筑。祠堂建筑有與普通民居建筑相同的基因,如“三間兩廊”的形制、青磚石腳、蠔殼墻等,但祠堂建筑的體量與規格會比普通民居建筑更大,一般為多進院落格局,如大嶺村的顯宗祠和兩塘公祠都是三進兩天井的格局;在裝飾上也會比普通民居建筑更豐富,如祠堂建筑正脊上有鰲魚、鴟吻等,顯宗祠屋脊為龍船脊,等等。此外,祠堂建筑的山墻上會有磚雕、梁柱上會有木雕、門頭上會有蓮花斗拱等裝飾。 (2)祠堂、禾坪和風水塘的組合。祠堂是大嶺村村民舉行儀式和商討重大事項的公共室內空間;禾坪是祠堂前類似廣場的空地,是大嶺村村民聚會、交流和宣布村落公共事宜等的重要戶外空間;風水塘是位于禾坪前的水塘。大嶺村風水塘與客家地區村落的風水塘不同,形狀上并不嚴格追求半月形,而是因地制宜,如大嶺村顯宗祠禾坪前的風水塘受大嶺涌形狀的影響整體呈長方形。風水塘在風水上有養人蓄財的寓意,同時在功能上對當地小氣候有一定的調節作用。大嶺村中的祠堂、禾坪和風水塘三者組合形成了廣府傳統村落中經典的節點空間。 (3)水口建筑群。水口往往是村落的入口。水口建筑群是建在水口附近的公共建筑群,大多是本村村民刻意規劃、創作和設計的帶有精美裝飾的建筑群。大嶺村傳統特色水口建筑群主要由大魁閣塔、龍津橋等公共建筑組成;其中,大魁閣塔又名文昌閣,是一座六角形、三層樓閣式的青磚塔建筑。大魁閣塔與周邊的研墨池、龍津橋、玉帶河,構建出大嶺村“文房四寶”之境。其中,大魁閣塔形似毛筆,研墨池形似墨硯,龍津橋形似筆架,玉帶河形似紙張。當地有詩曰:“大魁閣塔似筆,倒寫天上文章!贝髱X村傳統特色水口建筑群的布局和設計體現了大嶺村耕讀傳家的思想傳統,說明當地喜好讀書之風自古就有。 大嶺村的文化基因 (1)民間信仰。大嶺村的民間信仰比較多元化,既有對嶺南本土的神的信仰,也有對從中原南遷的神和外來神的信仰。由于大嶺村附近水系豐富,臨近大海,當地與水及海有關的神靈備受尊敬,與此文化相關的裝飾也頗為豐富。比如,上文提到的龍船脊和鰲魚以及顯宗祠的“洋人童子”石鼓座。此外,顯宗祠的纏枝花圖案中雕刻有麻蝦、青蟹、鰻魚、鯉魚等富有珠江三角洲特色的水產圖案,這也在一定程度反映了大嶺村的飲食文化特色。大嶺村因信仰而建造的廟宇也很多,但是由于歷史原因,大部分建筑已經被拆毀,現存的廟宇建筑多是當代重建和新建的。上文提到的大魁閣塔建于光緒十年(1884),后于2008年重修,供奉的是道教中掌管人間功名祿位的文昌帝君;三遝廟建于咸豐年間,由于歷史原因被摧毀,后于1992年重建,并將被毀的姑婆廟并入其中,供奉的是洪圣王、觀音菩薩、文殊菩薩以及姑婆廟的圭姐。當代新建的廟宇有華光殿與天后廟,分別供奉華光大帝與天后;供奉洪圣王的圣洪廟、供奉關帝的鎮龍廟被毀后暫未重建;供奉黃大仙的大嶺黃大仙祠在1899年遷至廣州花地。眾多廟宇與供奉的神靈反映了大嶺村信仰多元化的特點。 (2)民俗節日。大嶺村的特色民俗節日包括洪圣王誕與華光誕。洪圣王誕是追悼紀念洪圣王洪熙的節日,傳聞洪熙曾致力于推廣學習天文、地理和數學,而且設立了氣象臺,能預測臺風等惡劣天氣,對當時靠天吃飯的漁民及商人做出了巨大貢獻,后人建廟祀奉,將其奉為海神。每年農歷二月二十三日為洪圣王誕。當天,大嶺村有串村祭拜洪圣公的習俗,且會在三遝廟組織活動祭拜洪圣公。華光誕是為了追悼紀念華光大帝(俗稱“火神爺”)而設立的。傳說華光燒壞了玉帝的九龍墩,被罰下凡巡視,而當時是農歷八月,人間風干物燥,極易失火,華光看見人們遭遇火災,萬分痛苦,決定努力幫助人們防火。同時,華光也是粵劇藝人的祖師爺,傳說中有關于華光拯救粵劇的故事,他被奉為粵劇的保護神,每年農歷九月二十八是華光誕,屆時大嶺村村民會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祈求華光庇佑。此外,大嶺村在端午節期間也會舉辦特色文化活動,除了端午節當日舉行的賽龍舟之外,當地村民每年農歷四月初八還會把陷在深泥里的龍船抹上層層豬油,用其參加端午龍舟競賽,當地人將此稱為“起龍舟”。在端午節當天,村民們會共用大盆菜,俗稱“龍船飯”。 大嶺村的環境基因 大嶺村的景觀空間格局。大嶺村地處河流沖積平原,依山傍水而建,背靠菩山,面朝玉帶河(大嶺涌),村落北面有廣闊的農田和魚塘,礪江涌和大嶺涌圍繞著大嶺村。大嶺村水系發達,資源豐富,形成了嶺南地區常見的“山、水、村、田”的村落景觀空間格局。大嶺村在此格局的基礎上,借助菩山山勢,實現了豐富的景觀層次變化。從生態環境的角度看,“山、水、村、田”的景觀空間格局具有保持水土、調節局部微氣候的作用。 大嶺村的氣候條件。大嶺村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暖濕潤,全年降雨量大,端午節前后降水集中,被當地人稱為“龍舟水”;夏季會受到臺風的影響,春季會有“回南天”的潮濕天氣。這種“濕、熱、風、雨”的氣候條件對番禺地區傳統村落的建筑形制、村落布局等村落特色的形成有重要影響。 大嶺村的布局基因 當地村民介紹大嶺村時常說“蠣江涌頭,半月古村”,這句話生動形象地介紹了大嶺村的村落布局基因。村落位于大嶺涌與礪江涌水網中的一塊平地,兩涌環繞著村落及水田,形成了和諧的水鄉風貌。大嶺村屬于水網切割式的空間模式,村落與水的關系密切,重要的活動空間、公共建筑大都沿著大嶺涌分布。比如,大嶺村內重要的祠堂建筑顯宗祠與陳氏大宗祠都位于大嶺涌旁。大嶺村村落整體背靠菩山丘陵,朝向河涌,形成半月形的空間形態,而這種依托菩山和大嶺涌形成的獨特山形水勢,符合風水理論中“背山面水,負陰抱陽”的理想環境格局。這體現了大嶺村祖先對天道與自然的理解與尊重。 大嶺村內街巷的布置順應菩山與河涌的走勢,村落內有兩條主要街道,一條是沿著河涌的菩玉路,另一條是由文明街、中興街、昇平街、龍津街和西榮街組成的村內主要街道,基本平行于河涌,貫穿整個村落。其余大部分巷道垂直于這條主要街道,形成了形似“非”字的魚骨狀街道布局。主街道在高效組織對外交通以及組團間交通中發揮了關鍵作用;而支路和巷道則在滿足村民的日常交通需求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種大街小巷構建出了獨特的“里”和“巷”空間形態,催生了特有的“里巷文化”,在廣府地區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和代表性。大部分祠堂建筑和池塘建于涌邊,民居建于大嶺涌的后方與兩旁,體現了大嶺村村民對宗族文化的重視。 大嶺村作為廣州唯一的“國家歷史文化名村”,歷經900余年的演變。在這個過程中,村落吸納融合了從中原地區及其他地區傳過來的各個宗族及文化,形成了如今大嶺村獨具特色的建筑、文化、環境、布局基因(見下表),體現了嶺南地區文化兼容并包的特點,在歷史文化研究方面具有較高的價值和意義;在未來的村落建設與發展中,大嶺村的獨特基因將為其提供保護指導和靈感。 大嶺村景觀基因分類表 (作者單位:華南農業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