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文化視域下旅游文化外宣翻譯的困境與破局之法时间:2023-10-24 旅游文化外宣翻譯是以漢語為信息源、以英語等外國語為信息載體,為國外游客提供譯文的一種交際活動,F首先介紹旅游文化外宣翻譯工作的基本原則,即以跨文化傳播為目的、以目標受眾為中心;隨后結合我國旅游文化外宣翻譯的現狀,概述目前常用的幾種外宣翻譯方法,包括異化翻譯、歸化翻譯、增詞翻譯等;最后基于跨文化視角提出轉變翻譯思維、完善翻譯標準、加強外宣翻譯人員培訓等建議,為新時期做好外宣翻譯工作、提升外宣翻譯水平,進而促進文化的傳播與旅游經濟的發展提供一些幫助。 中國翻譯研究院副院長黃友義先生提出外宣翻譯要堅持“三貼近”原則,即貼近中國發展的實際、貼近國外受眾對中國信息的需求、貼近國外受眾的思維和語言習慣。隨著“一帶一路”的深入推進,中國與世界各國之間的交流日益密切,來華游客的數量也呈現出遞增趨勢。在這一背景下,做好旅游文化外宣翻譯工作不僅能幫助外國游客更深入地了解旅游景點的文化內涵,還可以促進旅游產業的健康發展。目前,我國旅游文化外宣翻譯工作仍然有較大的進步空間,基于跨文化視域探究旅游文化外宣翻譯工作的提升策略成為當下的熱門研究課題。 跨文化視域下旅游文化外宣翻譯的基本原則 以跨文化傳播為目的 外宣翻譯本質上是一種跨文化交際行為,不僅能幫助外國游客更好地理解原文本的內容,還能讓旅游地的文化實現更廣泛的傳播。這對促進地方旅游經濟的發展以及提升中國文化在國際范圍內的影響力都有積極的作用。為了達到理想的跨文化傳播效果,在開展旅游文化外宣翻譯工作時,翻譯人員應當具備“西方修辭意識”。簡單來說就是要換位思考,嘗試站在外國游客的角度,考慮外國游客的語法習慣和表達方式,在翻譯時運用修辭手法實現外宣譯文的話語構建。 以目標受眾為中心 旅游文化外宣翻譯的主要受眾是外國游客。評價外宣翻譯水平高低、譯文質量優劣的主要標準是翻譯能否獲得目標受眾的認可。外國游客對外宣譯文的要求主要有兩點:一是譯文內容能夠準確、全面地表達原文的意思,不產生歧義;二是其能夠通過譯文了解旅游文化,進一步提升旅游體驗。因此,我國旅游文化外宣翻譯人員必須堅持以目標受眾為中心的原則,將外國游客的需求作為不斷改進和優化外宣翻譯工作的重要基礎。 旅游文化外宣翻譯現狀 外宣翻譯帶有“中式思維” 一直以來,旅游外宣翻譯人員在翻譯時都有著根深蒂固的“中式思維”,即語言表述委婉、含蓄,重視意境,語言表達不夠直觀。這種旅游文化外宣翻譯會因為語義較為模糊導致對中國文化缺乏深刻了解的外國游客難以準確理解翻譯內容。事實上,不論是日語、韓語還是西方國家的語言,其在表述方式上與漢語均存在明顯差異。而國內的許多旅游外宣翻譯人員沒有充分考慮到漢語與其他語言在表述方式上的差異性,多數情況下都是根據漢語內容直接進行翻譯。翻譯后的譯文經常會因為不符合其他語言的表達習慣和表述方式,或是出現語法錯誤等問題導致外國游客難以理解,影響了他們的旅游體驗。尤其是一些旅游行業的專業術語,在翻譯時如果沒有遵循國際標準,很容易讓外國游客產生誤解。 外宣翻譯的標準與機制不完善 近年來,我國旅游業發展迅速,但是配套的旅游文化外宣翻譯工作卻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以至于目前還沒有建立起一套系統、規范的外宣翻譯標準。由于缺乏統一適用的標準和規范,外宣翻譯的水平參差不齊。另外,有關部門雖然會對翻譯文本進行審核,但是由于審核人員的專業素質不高,審核過程中無法及時指出語法、語言習慣上存在的問題,很難將我國的旅游文化準確、合理地表達出來。外宣翻譯人員不僅要熟練掌握傳統文化,還要深入理解傳統文化的內涵。只有這樣,他們在進行外宣翻譯時才能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用其他語言準確地表達出來。調查發現,由于外宣翻譯的標準不統一,因此各地對譯文的要求也不一致。很多地方只要求譯文能夠完整表達意思即可,對于文化內核的展示、傳統文化的傳播、民俗習慣的呈現等缺少明確要求,這也是旅游文化外宣翻譯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外宣翻譯人員的專業水平參差不齊 旅游文化外宣翻譯是一項高標準和專業性較強的工作,對翻譯人員的專業水平提出了極高的要求。翻譯人員要讓翻譯內容盡量準確,保證外國游客能夠通過譯文了解旅游項目的內容和當地文化。目前,國內外宣翻譯人員的專業水平參差不齊,許多翻譯人員距離外宣翻譯的要求還存在一定差距。例如,很多景區都設有殘疾人通道,標牌上的英文直譯為“Disabled Person Channel”,存在用詞不當的問題,應將其改為“Wheelchair Accessible”。同樣地,有些景區在一些位置會設置“小心碰頭”的標牌,翻譯人員將其翻譯成“Take Care of Your Head”,雖然翻譯本身沒有錯誤,但是這類標牌通常有國際通用翻譯“Mind Your Head”。由此可見,在旅游文化外宣翻譯工作中,翻譯人員自身的專業水平和工作態度是影響譯文質量的決定性因素。 跨文化視域下旅游文化外宣翻譯的常用方法 異化翻譯 在運用異化翻譯方法時,翻譯人員要處理好漢語與外語在語言文化上的差異,并根據語境、翻譯內容等進行靈活表達。異化翻譯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常規的音譯。隨著我國國際影響力的提升以及中國文化在世界范圍內的傳播,很多漢語詞匯也成為國際通用語。例如,以往在外宣翻譯中,翻譯人員會將“餃子”翻譯成“dumpling”,而現在可以直接翻譯為“Jiaozi”。另一種是音譯與注釋相結合,這種方式適用于兩國文化差異較大的情況。在外宣翻譯中,如果很難從外語中找到可以準確表示漢語詞語的詞匯,可以采用添加注釋的方式進行翻譯。例如,在翻譯與孔子相關的旅游文化時,翻譯人員經常會遇到“孟懿子”一詞。翻譯人員可以直接將其譯為“Meng Yizi”,然后添加注釋對其身份、事跡等做簡單說明,這樣就能方便外國游客對孔子及其弟子的相關事跡有更全面的了解。 歸化翻譯 歸化翻譯與異化翻譯相反,力求減少譯文中的異國情調,盡可能提供符合外國游客認知習慣、表達方式和思維模式的譯文。該翻譯方法力求譯文簡明易懂,有時候為了達到這一效果,翻譯人員往往需要對漢語文本進行必要的刪減。歸化翻譯通常適用于一些具有悠久歷史的旅游景點。以故宮為例,漢語介紹中為了突出故宮的歷史底蘊會采用一些修辭手法,如對偶、雙關、借代、夸張等。在外宣翻譯時,如果完全按照漢語文本逐字逐句翻譯,不僅難度較大,而且翻譯出來的內容外國游客很難看得懂。這種情況就需要使用歸化的翻譯方法。翻譯人員可以從漢語文本中挑選出一些關鍵信息,然后將其翻譯成通俗易懂的外語,方便外國游客對故宮的內涵與特色有更準確的理解。 增詞翻譯 所謂增詞翻譯,就是在翻譯特定的文本資料時,根據意義、語法等方面的需要增加一些詞匯,讓原文的意思表達得更加順暢。由此可見,增詞的目的主要有兩個,一是高度還原漢語文本,二是方便外國游客理解。以松柏為例,如果直接將其翻譯成“pine and cypress”,只能表達松樹和柏樹兩種植物。但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松柏還有不畏嚴寒、堅貞不渝、正直樸素的寓意。因此可將其翻譯為“faithful and unyielding pine and cypress”。 跨文化視域下旅游文化外宣翻譯的提升策略 轉變思維方式,重構翻譯內容的結構 其一,外宣翻譯人員在翻譯的過程中要最大程度上避免漢語表達習慣和傳統思維模式對翻譯的影響,重點關注原文的內容和含義,并注意結合上下文語境進行翻譯,既要保證翻譯內容的準確性,還要優化翻譯文本的結構,迎合外國游客的閱讀習慣,降低外國游客在閱讀譯文時的難度。 其二,外宣翻譯人員還要注意調整翻譯文本的字數。通常,旅游景區為了吸引游客會盡可能詳細地向游客介紹景點特色,宣傳文案的字數較多。如果外宣翻譯人員將景區介紹一字不落地翻譯出來,必然會導致譯文拖沓、煩瑣,嚴重影響外國游客的閱讀體驗,難以達到理想的宣傳效果。針對這種情況,外宣翻譯人員可以刪除原來宣傳文案中一些不太重要的內容,只保留核心內容,將翻譯后的文本詞匯數量控制在兩三百字左右。這樣既可以保證外國游客可以通過閱讀譯文了解景區的大致情況,感受別樣的旅游文化,又降低了外國游客的閱讀難度。如果有需要,翻譯人員還可以添加一些小標題或者注釋,讓外國游客在欣賞風景的同時更好地感受旅游文化的魅力 完善翻譯標準,使用簡化翻譯的策略 隨著國外游客數量的不斷增加,旅游文化外宣翻譯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只有完善翻譯標準,促進外宣翻譯規范化,才能讓外國游客對旅游景點和當地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進而借助游客的“口碑效應”吸引更多外國游客前來參觀游覽,促進旅游業健康發展。翻譯人員在翻譯時應優先考慮簡化翻譯的策略,即采用直譯、音譯等翻譯方法。對于那些不影響外國游客理解旅游文化的部分可以直接刪除,達到精簡翻譯的目的。翻譯人員在翻譯過程中要發揮漢語拼音的作用,將一些知名景點、特殊名稱用拼音表示,讓翻譯文本的語言表達更加規范。例如,將泰山翻譯成“Mount Tai”,將華山翻譯成“Mount Hua”,將九寨溝翻譯成“Jiuzhai Valley”。另外,考慮到外國游客對中國歷史文化的了解有限,為了降低理解難度,在外宣翻譯時也可以對那些涉及歷史知識的內容進行適當簡化。以“西漢古墓群”的翻譯為例,可以將其翻譯為“Ancient Tombs of Han Dynasty”,這里用漢語拼音“Han”表示“西漢”,而沒有使用“the Western Han”,既不影響外國游客對翻譯內容的理解,同時還能突出景點的歷史屬性和文化屬性。 加強專業培訓,提高外宣翻譯人員的翻譯素質 現階段,國內從事旅游文化外宣翻譯工作的人員在數量上已經可以基本滿足市場需要,但是在翻譯質量上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當前的主要工作是通過開展培訓等途徑切實提高外宣翻譯人員的整體素質。首先,要建立健全外宣翻譯人員的培訓體系,推行常態化、標準化培訓機制。通過參加培訓,外宣翻譯人員可以不斷更新自身的專業知識,提升自身的翻譯水平。在培訓時,主辦方可以組織外宣翻譯人員相互交流經驗,從而糾正旅游文化外宣翻譯中較為常見的錯誤。其次,要基于跨文化視域主動借鑒和應用國際通用的翻譯。上文所說的“Mind Your Head”就是“小心碰頭”的通用翻譯,“請勿踐踏草坪”的通用翻譯是“Please Keep Off the Grass”。這種遵循國際通用標準的譯文能夠讓外國游客一目了然地知曉景區標牌的含義。最后,要靈活運用多種翻譯策略,避免譯文呆板僵化。外宣翻譯人員應根據翻譯對象選擇不同的翻譯策略,上文介紹了異化翻譯、歸化翻譯等翻譯策略,其適用情況并不完全相同。只有靈活變通、融會貫通,才能讓外宣翻譯的質量得到提升。 評價外宣翻譯是否合格的關鍵標準是譯文是否能夠準確、客觀地再現原材料的信息內容,清晰地表達外宣主體的目的,以及譯文是否通順易懂。隨著外國游客數量的增加,我國旅游產業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對旅游文化外宣翻譯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如何提升外宣翻譯水平成為當前必須要解決的問題之一。有關部門要加強專業培訓,切實提升外宣翻譯人員的專業能力,使其掌握多種翻譯技巧、靈活運用不同翻譯策略。在此基礎上,還要從國家層面制定適用于旅游行業的外宣翻譯標準,主動與國際接軌,讓外宣翻譯更加規范化,將旅游文化更好地呈現給外國游客。 吉林省高教學會課題:吉林省民辦高校應用型翻譯人才培養“四融合”模式構建研究(課題編號:JGJX2022D516);吉林省職業教育科研課題:吉林省應用型高校英語專業群建設研究(課題編號:2022XHY137);吉林省教育廳社科課題:傳播學視域下吉林省寒地冰雪經濟特色詞匯英譯研究(課題編號:JJKH20211391SK);吉林省應用型新文科教育基地2022年度專項課題“新文科背景下國際文旅翻譯服務人才培養路徑研究”(編號:XJ202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