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模態話語分析視域下《倒計時:立春》對中國農耕文化的建構时间:2023-10-14 現基于多模態話語分析中的視覺語法分析理論,以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短片《倒計時:立春》為語料,從多模態話語分析的三個方面——再現意義、互動意義和構圖意義探討文字、圖像和顏色等多模態符號在其中的作用,挖掘各社會符號之間的互相補充功能,探討多模態話語分析模式在中國農耕文化建構中的作用和意義。建立多模態話語分析體系為分析各模態提供了理論框架和實踐工具,為跨文化傳播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數字時代蓬勃發展,當代世界呈現出多元空間模式,傳統的文字載體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的需要,人們需要通過整合符號資源達到建構多維完整信息庫的目的。各種社會符號進行融合構成的多模態話語體系為思考事實、表達思想和抒發情感提供了新的啟發,其將世界進行分類、構建、縮放和著色。在全球化大環境下,全面敘述中華故事,讓中華文化“走出去”,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話語體系迫在眉睫。鑒于此,本文聚焦于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的數字動態視頻,以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短片《倒計時:立春》為語料,以視覺語法分析理論為框架,探討多模態話語分析模式在中國農耕文化建構中的意義和作用。 多模態話語分析 通過系統功能語言學建構的理論框架和研究方法,多模態話語已經成為語言符號和非語言符號的一種組合形式,包括文字、圖像、音效等表現形式。這種話語模式的逐步發展意味著從單模態到多模態的轉變。多模態話語對文字語言進行了延伸,對文化內涵進行了拓展,并以全方位、多層次的方式來解構再重構現實世界的感知和實踐經驗的描述。 跨文化傳播離不開話語分析,傳統的話語分析聚焦于文字文本形式,而忽視了觀照多種媒介共存共榮的作用,忽略了從整體角度分析各類符號所組成的表意系統與話語意義。數字融媒體顛覆式改變了人類交往模式,縮短了虛擬與現實的社交距離,多模態話語分析系統正在借助其解構、重建新的話語分析體系,逐漸跨越語言學的學科范疇,擴展到社會學、人類學、政治學等領域。多模態話語研究對象也從文字逐步擴展至配樂、圖像、字體字號等社會符號系統。人文與科技“水乳交融”、文化與技術動態交互轉述與描述了多維鏡像,不斷重塑現實世界的話語體系。 Kress和Van Leeuwen提出了多模態話語分析理論,該理論基于語言的社會象征意義,將Halliday系統功能語法中的元功能理論擴展到視覺傳達模式。視覺語法可用于分析圖像的組合方式,包括再現功能、互動功能及構圖功能。本文所研究的視頻短片是由多個符號組成的多模態話語文本,視覺語法可將語言及其他語義資源有機結合,構建系統框架,這有助于整體解讀北京冬奧會奧運動態語篇的話語意義,并實現綜合運用多模態傳播中國農耕文化的交際目標。 本論文所探討的視頻短片是由多個符號組成的多模態話語文本。視覺語法將語言及相關的語義資源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構建系統的框架。這為整體系統解讀該奧運動態語篇的話語意義提供了理論基礎,有助于實現綜合運用多模態傳播中國農耕文化的交際目標。 多模態話語分析視域下《倒計時:立春》對中國農耕文化的建構 視覺層面 再現意義是構成多模式語篇的基礎,與Halliday的概念功能相對應。再現意義注重圖像中各個符號之間的概念關系或交際關系,并以圖像是否含有矢量為標準將其分為敘事再現及概念再現。 在《倒計時:立春》中,敘事再現的行動過程的圖像較為顯著,主要用于視覺凸顯中國地大物博的自然風光,通過賽場和民間兩個場景展現中國的文化形象。視頻短片中“00:02:41”處是典型的敘事過程中的行動過程,為一名教練在教導數名中國兒童練習滑冰。在該畫面中,數名兒童的軀干和頭部形成多條直線,與訓練場館的房梁所形成的右斜線相呼應,成為指向畫面外終點的矢量。結合文本“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來看,該畫面展示了中國民眾勤懇耕耘的勞作之美。 有別于敘事再現,概念再現中沒有矢量。視頻《倒計時:立春》中存在大量象征過程。譬如,“00:00:17”和“00:00:20”處的圖像分別通過“下雨”和“運動員汗水滴落”的畫面與“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詩句相呼應,隱喻運動員在揮汗如雨的刻苦訓練中提升自我,同時展現了春忙時農民辛勤耕作的辛苦,也展示了中國文化中人們對自然的敬畏和對勞動的尊重。在概念再現的過程中,動作者與客體之間建立起聯系:“春天,雨水充沛,農民們迎來了豐收和希望”。這是概念再現,而不是“直接”或“被動地反映世界——一種新的認識。其在很大程度上是關于自然界及宇宙的新觀念”。通過這種聯系,視頻作者讓兩個主體同時參與到這個故事當中,并借助兩個主體的互動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梢,該視頻通過對概念再現中的動作者、主體進行連接來構建新關系并傳遞給受眾關于這一過程、事實以及結果的信息,在此基礎上完成一種新概念和新內容之間的連接與傳遞。 在再現意義方面,視頻短片《倒計時:立春》以概念再現為主、敘事再現為輔對中國農耕文化進行宣傳。在敘事再現方面,宣傳片運用行動過程隱喻中國農民辛勤播種的場景,展現了中國人熱愛勞動和尊重勞動的傳統美德。從概念再現角度來看,該視頻短片以大量象征過程展現中國傳統農耕文化,彰顯中華文化自信,達到了提升國家形象的目的。 互動意義主要由接觸、社會距離、態度和情態四個方面構成。視頻“00:01:48”以及“00:00:52”處有許多穿著民族服飾的中國人在打鼓、舞龍,他們的臉上洋溢著笑容,體現出人們關系的密切。態度聚焦于視角,視頻中的鏡頭屬于全景,且為俯視視角,更加客觀地展示了人類與自然萬物和諧相處的景象,體現了中國人民敬畏自然的態度。此鏡頭出現在視頻短片的“春分”章節,體現了在中國人心目中,春分是農業生產的重要節氣。情態具有建構人際意義的功能,不管是文字符號還是色彩,都具有意義建構功能。同時,情態也能反映話語意圖中受眾與話語作者兩者間的互動。情態通過圖像的亮度、色彩以及飽和度等來衡量。視頻“00:00:52”處將紅色作為主色調,加以黃色、橙色等暖色調襯托,整個畫面色彩明艷溫暖,同時煙花作為亮色點綴夜晚,讓人眼前一亮,這也展示了中國農耕文化中的正能量。 構圖體現即整體語篇意義的構成。圖像的觀看者注重動態模型的空間布局,其優點在于能夠協助確定宏觀構圖思路。通過信息值、顯著性、取景等方式,可以實現各種含義之間的有機聯系。 信息值是由圖形要素的排列來表現的。在《倒計時:立春》中,大部分農田鏡頭為上下構圖,畫面上半部分為天空,下半部分為農田。如“小滿”章節“00:02:29”處,畫面上半部分為落日浮云,下半部分為豐收的麥田。創作者通過“夕陽”和“麥田”把豐收的喜慶景象展示了出來。 顯著性即各要素對觀看者的吸引程度。從顯著性角度來看,視頻短片中“00:01:42”處首先將畫面切割為兩部分,整齊的水田占據畫面的三分之二,奪人眼球。此外,水田被切割成規整的長方形體現了中國農民的農業智慧。 聽覺層面 李戰子指出人際功能是音樂(聲音)最突出的意義!兜褂嫊r:立春》的音樂體現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充分展現了人際功能。在視頻前半部分,背景音軌為單軌,只有幾聲強有力的鼓點,穿插女聲吟唱和弦樂聲。強有力的鼓點與節氣倒計時的畫面同時出現,在突出節氣變換的同時能夠使觀眾高度集中注意力。從“00:01:44”開始,視頻中的音軌變得豐富,加入了簫聲,與弦樂和吟唱相結合,增加了音樂體現的層次。在“00:02:15”處,音樂體現達到了第一個高潮,音樂節奏變快,加強的鼓點提升了觀眾的積極性。在此之后,音樂再次回歸平靜,一方面營造了與前段高潮的落差,另一方面為接下來的倒計時鋪墊情緒。最后十秒的倒計時通過人聲與背景音樂相結合的方式將觀眾情緒推到最高點。此外,《倒計時:立春》的聲音體現并沒有使用角色音來渲染畫面情緒。相反,創作者通過著重突出的地面音,如俯瞰山峰的風聲、汗水滴落的水聲、故宮博物院的春雨聲等,加深了觀眾對二十四節氣的聲音印象。 基于多模態話語分析的中國農耕文化對外話語體系建構路徑 一種方式是利用視覺和聽覺元素來傳達消息和建構話語體系。這種方法通常包括使用不同的符號強調關鍵信息,視覺元素有顏色、形狀、大小等,聽覺元素包括語音、音樂、聲效等,可以用來傳達不同的情感和意義,從而增強受眾的體驗感。 另一種方式是將圖像、視頻、聲音等媒體元素結合起來建構話語體系。這種方法通常要求創作者具備圖形設計和視頻制作技能,且需要在多個媒體平臺上進行推廣。 在視覺層面,多模態傳播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建構話語體系。 (1)利用圖像和符號:使用圖像和符號來傳達信息和概念。比如,一張與消息相關的圖片可以加強受眾的認知和記憶。 (2)使用顏色和排版:在視覺設計中,顏色和排版也可以用來傳達情感和意義。比如,使用紅色可以傳達緊急信息或重要信息,使用黃色可以傳達溫暖和親切的感覺。 (3)利用動畫和交互設計:動畫和交互設計可以用來增強體驗感,讓受眾更加深入地理解信息。比如,在一個網站上,通過動畫展示產品功能可以加強受眾的理解。 在聽覺層面,多模態傳播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建構話語體系。 (1)使用音效和音樂:音效和音樂可以用來強調情感和意義。比如,在一個廣告中,使用快節奏的音樂可以增強廣告的動感和吸引力。 (2)利用語音和演講:語音和演講可以用來傳達信息和建構話語體系。比如,在一場演講中,講者的語音可以傳達其情感和意圖,從而引發受眾共鳴。 (3)借助音頻技術實現立體聲和全景聲的效果:立體聲和全景聲技術可以讓受眾沉浸在音樂或聲效中,從而增強體驗和記憶效果。 總之,多模態傳播的方式可以通過視覺和聽覺元素建構話語體系,從而讓受眾更加深入地理解信息和產生共鳴。 多模態話語分析的發展符合媒體傳播發展的大趨勢,解讀了共通符號原則在不同交際模態中起到的作用,從而改善了話語分析方式,提高了文化概念的接受程度。因此,多模態話語分析體系的建構是一個極具社會價值和發展潛力的研究領域。本研究證實了多模態符號能生動地再現參與者的日常生活,激發觀看者了解中國農耕文化的興趣,從而尋找更好的宣傳中國農耕文化的路徑,以達到良好的宣傳效果和社會效應?傊,對多模態話語分析的研究必將有助于社會文化的發展。 本文系2022年度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多模態話語分析視角下中國農耕文化對外話語體系的建構——以‘北京冬奧會二十四節氣開場倒計時視頻’為例”(202210564074)的研究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