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WOT分析下八一制糖廠工業遺產保護開發的困境與出路时间:2023-09-27 八一制糖廠是兵團建設的第一座大型糖廠,在兵團工業發展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盡管糖廠目前已破產,但其蘊含的歷史文化價值仍具有重要意義,F運用SWOT分析法,分析八一制糖廠自身的優劣勢,以及其發展面臨的威脅與挑戰,并對八一制糖廠的開發利用提出意見與建議。 在人類文明的發展歷程中,工業文明的影響力很大。機械化生產以及大規模的工業化發展加快了城市化與現代化的進程,留下了豐富的工業遺產。老礦區、舊廠房、廢棄設備等工業遺產,承載著行業與城市的歷史記憶,見證了國家工業發展的歷史進程,是寶貴的物質遺存,具有極大的歷史、經濟、社會、文化、美術價值。國家工業遺產更蘊含著豐富的紅色基因,體現了艱苦奮斗的拼搏精神、永不懈怠的進取精神和躬耕不輟的實干精神。工業遺產既包括工業生產遺留下來的車間、倉庫、辦公室、器械、設備、辦公用具、檔案等物質遺產,又包括生產工藝知識、管理制度、企業文化等非物質遺產。 石河子建城初期沒有工廠,只有磨面、碾米、榨油、打鐵等10余家家庭作坊。1958年,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生產建設兵團的統一規劃和支持下,石河子開始興建現代工業,石河子工業進入大發展時期。位于石河子市工六一社區的八一制糖廠就是在這一時期建設起來的。它是西北地區建立的第一座大型糖廠,于2017年成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大量工業遺產面臨著被拆除的危險,而如何保護好工業遺產,使其煥發新的生命活力成為亟須解決的問題。 SWOT分析法是通過對研究對象自身的優勢(S)、劣勢(W)以及面臨的機會(O)與威脅(T)的分析,運用系統分析的思想,把這些因素相互匹配并加以分析,得出相應結論的研究方法。本文嘗試運用SWOT分析法,對八一制糖廠工業遺址建筑群進行分析,并對其內部存在的優劣勢以及發展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進行較為全面系統的研究。同時根據分析結果制定發展措施,以便使其發揮優勢,扭轉劣勢,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為八一制糖廠等工業遺存的發展提供建議。 八一制糖廠工業遺址概述 八一制糖廠位于新疆石河子市工六一社區,是當地獨有的三八老工業區。八一制糖廠于1956年11月3日經國家計委批準籌建,于1958年7月破土奠基,于1959年12月7日建成投產。整個廠區沿石河子市北三路南側按東西走向呈帶狀布局,東區為庫房及制糖車間,西區為右旋糖酥車間、庫房及附屬用房,主要廠區占地約為1.5平方千米,F遺存有制糖車間、庫房、配電室、酒精庫、廢蜜池、動力車間、污泥沉淀室、輸煤廊、泵房、石灰窯、檔案室、機修車間、辦公室等21處建筑。曾生產白砂糖、方塊糖、酒精、右旋醣酐、味精、麩酸、飲料酒、紙箱等,其甜菜粕遠銷國外。 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當時新疆經濟水平低,工業基礎薄弱,工農業總產值僅71929萬元,工業中個體手工業占據主導地位,日用品主要依靠進口或內地供應。為改變這種情況,駐疆部隊節衣縮食、自力更生,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大生產。1958年,石河子開始興建現代工業,至20世紀60年代中期,新建了棉紡、毛紡、織染、制糖、造紙、農機修造等工廠19座,工業獲得了極大的發展。 20世紀50年代中期,石河子墾區甜菜試種成功,為糖廠籌建奠定了原料基礎。1956年,王震到石河子視察,指示要克服一切困難建造糖廠。同年,國家計委批準籌建八一制糖廠。其規模為日加工甜菜1000噸、發電3000千瓦/時,廠址設在石河子,取名為“新疆八一制糖廠”。建廠投資概算1692萬元,為籌集資金,兵團戰士響應號召,將1700萬元轉業費交到糖廠籌建財務處。在解決資金問題后,糖廠建設還面臨著技術人才短缺的困難。為此,制糖籌備處從江蘇、廣東招收199名初高中畢業生,送到東北培訓;并請國家協調,從多個單位調聘技術工人,支援八一糖廠建設。兵團僅用了1年零5個月就建成了這座西北的第一座糖廠,創國內同行業、同規模高速建廠紀錄,節約投資133萬元。當年生產白砂糖941噸,產值140萬元,利潤8萬元。之后又對原料進行綜合利用,建成酒精、味精、甜菜堿、右旋糖酐、甜菜絲顆粒干粕等車間。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農場調整種植業結構,八一制糖廠鼓勵甜菜生產,采取預付定金、獎售化肥、補貼種子款、提高收購價、利潤分成等措施,使得甜菜原料由不足變為富余。1980年,八一制糖廠貸款320萬元,利用檢修期進行擴建,日加工能力由1000噸增加到1500噸;擴建完成后,擁有動力機械總動力19741千瓦,設備1496臺,其中專用設備972臺。自建廠至1985年,累計投資3967.7萬元,形成固定資產原值3683.1萬元,職工2626人,分為4個車間、1個味精分廠、6個輔助機構,以及下轄絲路酒廠、綠洲紙箱廠兩個集體企業。1985年,八一制糖廠年產白砂糖39543噸、酒精2693噸、味精300噸、右旋糖酐注射液14萬瓶、糖酐粉7.72噸、甜菜顆粒干粕1.06萬噸(全部出口),發電1493萬度,工業總產值6132.86萬元(不含集體企業),利潤1474.6萬元,是制糖廠投產30年經濟效益最好的一年。 20世紀80年代,石河子墾區的甜菜生產迅速發展,1980年甜菜產量猛增到23萬噸,特別是1983年高達35萬噸。盡管八一制糖廠的日加工能力已達1500噸,但還是難以“消化”日益增產的甜菜。生產工藝、設備、廠房陳舊,能源消耗較高,產量低,質量不穩定等問題使得八一制糖廠難以適應發展。1998—1999年,糖廠生產的成品糖已難以售出,同時全國的糖價也跌入谷底,糖廠的庫存糖以極低的價格出售,石河子周圍團場不再種植甜菜。2000年2月12日,八一制糖廠生產出最后一罐白砂糖,正式宣布破產。 八一制糖廠保護開發的SWOT分析 優勢分析 1.歷史貢獻較高 石河子八一制糖廠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依靠我國自身力量,自行設計、自供設備的第一批大型甜菜制糖企業,開辟了新疆機械制糖的新紀元,結束了新疆吃進口糖的歷史。20世紀90年代,八一制糖廠一躍成為全國六大甜菜制糖廠之一,并因盛產優質白砂糖聞名全國。八一制糖廠建成投產后大搞綜合利用,變廢為寶,從三廢中提取副產品。用制糖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糖蜜提煉味精,用榨糖后的甜菜渣加工顆粒粕,用酒精、糖等合成右旋醣酐。同時,其味精、右旋醣酐、酒精等產品打入內地市場,顆粒粕出口到日本,在滿足市場需求方面取得了成效。八一制糖廠曾獲得全國企業整頓先進單位稱號、國家經委行業節約能源銅牌獎、全國資源綜合利用先進單位稱號等榮譽,生產的酒精、味精、白砂糖被評為農業部優質產品。八一制糖廠還為兄弟省區輸送了大批制糖專業人才和科學技術;先后為甘肅武威黃羊鎮糖廠、甘肅酒泉糖廠、江蘇連云港糖廠、新疆伊犁糖廠、芳草湖糖廠、焉耆糖廠、塔城糖廠、寧夏銀川糖廠等培訓輸送技工1200名,為發展我國甜菜制糖工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2.精神內涵豐富 八一制糖廠從動土興建到成為全國六大甜菜制糖廠之一,是全廠職工發揚南泥灣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成果,它的建設歷程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偉大屯墾事業的一個歷史縮影。它的建設者有老一輩軍墾戰士、有來自五湖四海的技術人員、有各地的支邊青年等,他們懷著建設邊疆、發展工業的雄心壯志,無私揮灑心血與汗水,貢獻了青春與生命。建設初期,資金缺乏,設備短缺。兵團官兵毫不猶豫地貢獻出轉業費用建設糖廠,工人們自己動手制造設備,最終提前完成了糖廠建設,為國家和社會創造了巨額財富。 3.建筑體量龐大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舊的工業模式被淘汰,工業遺址的保存十分困難。八一制糖廠是石河子市遺存數量較多的工業遺址之一,廠區面積約為1.5平方千米,內部有建筑21棟,主要建筑有制糖車間,以及按原始生產工藝流程布置的甜菜窯、污泥沉淀室、預處理車間、石灰窯、制糖車間、廢蜜池、酒精庫、庫房、檢測環保中心、檔案室、庫房及配電室等附屬用房,該廠是石河子市現存保留最完整的近現代工業遺址的代表性建筑。 4.研究資料翔實 八一制糖廠宣布破產后,所有的檔案資料移交至市檔案館保存,其中包括糖廠建設初期至破產的全部資料。1992年編纂的《八一制糖廠廠志》更是記錄了糖廠的全部始末,研究資料十分豐富。 劣勢分析 1.建筑本體保存狀況較差 自破產清算以來,八一制糖廠一直被廢棄,未投入使用。廠區西側部分建筑出售,現為修車廠,東側為番茄加工廠。建筑整體保存狀況較差,由于年久失修,缺乏日常保護、保養,建筑構件殘損嚴重,部分建筑已成為危房。近年來,八一制糖廠累計爭取到文物保護資金872萬元,并對其中的四棟庫房進行了保護加固,但于整體而言仍是杯水車薪。 2.保護利用與經營生產存在矛盾 八一制糖廠產權所屬為企業,故其在開發過程中勢必面臨著保護利用與經營生產之間的矛盾。企業面臨著解決企業歷史欠賬債務和經營發展的壓力,沒有資金和能力做好遺產保護工作。政府雖然有責任與義務對工業遺產進行保護,但如何協調企業與文物保護之間的矛盾,仍是其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機遇分析 1.政府重視工業遺產保護發展 我國《“十四五”特殊類型地區振興發展規劃》中提出,要依托價值突出、內涵豐厚的重點工業遺產,開展工業遺產價值闡釋展示!丁笆奈濉蔽幕吐糜伟l展規劃》中則強調要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因此,應將包含八一制糖廠在內的八一工業列入文化遺產保護工程,以保留工業遺址、發展文化體驗為主題,對“八一”工業舊址工業遺產進行改造利用,建設一站式互聯網文化服務平臺,打造文化產業園區。 2.工業遺址成為旅游新業態 近年來,國內部分城市將一些廢棄老廠房改造成文化旅游項目,通過對其的保護利用,不僅留住了城市記憶,還拓展了文化旅游生活空間。工業旅游中包含宏大的工業生產場景,具有較強的觀賞性。相較于其他自然資源,工業遺址具有不可復制性。工業旅游開發不僅能使旅游業、相關企業受益,還能帶動城市轉型,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成為旅游發展新業態。 挑戰分析 1.專業人才匱乏 多年來,石河子市文物保護工作由博物館業務科室代行其責,未設置專業機構。從業人員專業不對口情況較多,而且缺乏工業遺產保護專業人才。文物保護相關工程多依賴購買服務,自主意識不足,以至于大量文物保護難題無法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 2.資金支持不足 石河子市文物保護資金多依賴上級財政支持。然而,八一制糖廠建筑體量大、面積大,財政資金只能支撐其中部分建筑的修繕,難以維持后續開發投入。 3.保護力度不夠 公眾重視傳統文化遺產保護,對工業遺產的價值認同度較低,認為工業遺產是破舊廠房,對其的保護意識不足。開發商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經常進行掠奪式開發。工業遺產的保護開發模式較為單一,缺乏合理的規劃研究,多數工業遺產的保護再利用多停留在較低層面的功能轉換上,比如利用老工業遺址廉價的房租與地皮進行出租,較少深入挖掘工業遺產的本質內涵。工業遺產開發的同質化問題嚴重,沒有體現出工業遺產的特殊性。 八一制糖廠保護開發利用對策 加強頂層設計,深挖文化內涵 將八一制糖廠保護利用納入城市總體規劃,編制八一制糖廠保護開發規劃。將全部建筑列入修繕范圍內,確保文物安全,保留文物本體價值。在此基礎上,深挖文物精神內涵,將展示精神內涵與工業遺產開發利用結合起來,依托獨特的建筑廠房、生產流程、設施設備、企業風貌等資源開發相關項目,弘揚兵團精神,體現企業文化。 開展文物保護宣傳,提升公眾保護意識 工業遺產作為城市近代化和現代化進程中的特殊遺存,是“閱讀城市”的重要物質依托,但與傳統文物和名勝古跡相比,其難以引發社會關注。因此,應當加強工業遺產保護宣傳,提升公眾對工業遺產的認識,認定和保存有價值、有特點的工業遺產,并對其加以合理利用。 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彌補資金技術的不足 鼓勵社會組織、企業及個人參與八一制糖廠保護開發利用,以彌補政府部門文保資金和技術管理力量的不足。我國文物資源浩如煙海,如果僅依靠政府部門“唱獨角戲”,將難以保證文物得到有效保護。對此,石河子市應當鼓勵多方力量參與文物保護,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文物保護新模式;通過吸引企業資金投入,邀請第三方提供技術支持,完成對糖廠的保護開發利用。同時,政府部門要履行好監督職責,一切開發利用要以保證文物的安全為前提,確保參與文物保護的社會力量有相應資質。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升文物保護能力 人才是制約文物保護發展的重要原因。石河子市缺乏從事工業遺產保護的專業人才,而八一制糖廠的開發利用是一個長期過程,不能僅依賴第三方服務。因此,有必要培養一批工業遺產保護專業人員,為糖廠開發不斷提供技術支持。 綜上所述,八一制糖廠40余年的發展見證了新疆工業從無到有的歷程,為新疆工業做出了重要貢獻。雖然八一制糖廠已經破產,但其遺留下來的廠房、設備及企業精神已成為彌足珍貴的社會財富。我們不應在城市建設中眼看著糖廠毀滅消失,而應當通過合理的規劃設計,深挖其內部價值,通過保護利用與升級,延續糖廠生命,使其煥發新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