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兩宋繪畫看宋代“格物”时间:2023-09-27 宋代山水畫一直被認為是中國繪畫發展史的高峰。在宋代,理學思想是主流意識形態,對當時的藝術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宋代的畫家將理學中的“格物”理論運用到藝術創作中,創作的作品具有時代特性與民族特征,F以宋代山水畫《水圖》、花鳥畫《寒雀圖》和人物風俗畫《貨郎圖》為例,探究“格物”理論在宋畫中的應用。 何謂“格物” 何謂“格物”?“格物”源自《禮記·大學》,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的一個重要概念!抖Y記·大學》記載:“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痹摃v述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表明修身在于正心、誠意、致知、格物。 北宋時期的程顥與程頤是宋代理學的創始人,他們的思想代表了當時理學的主流。程頤認為:“格猶窮也,物猶理也,猶曰窮其理而已也。窮其理,然后足以致之,不窮則不能致也! 南宋時期的朱熹是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和教育家,他提出了“格物”的系統理論。朱熹認為:“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敝祆湓谘赜贸填椗c程頤思想的基礎上,將“格物”中的“物”解釋為“事”。這里的“事”不僅指事物,還包括事情,因此“物”的概念比較廣泛!吨熳诱Z類:卷十五》載,“蓋天下之事,皆謂之物”“眼前凡所應接的都是物”。 綜上所述,宋代的“格物”理論是指主體探究事物的原理,其核心在于窮盡事物的理。這一理論在繪畫中有所體現。畫家通過細致觀察和嚴密分析,可以對客觀事物進行精準的描摹。 資料梳理情況 根據作者收集和整理的相關資料可知,宋代理學中的“格物致知”是一個被廣泛研究的課題。然而,關于“格物致知”理論對宋代山水畫影響的相關研究卻相對較少。 在國內專著方面,朱良志的《扁舟一葉:理學與畫學研究》是第一部專門研究理學對畫學影響的專著。該書提出,宋代理學中“格物致知”理論對宋代寫實主義風格產生了影響,宋代畫品和畫論中都能體現出理學思想。錢穆的《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六)中的《理學與藝術》一文詳細介紹了理學與宋代繪畫藝術的關系,但并沒有進行深入探討。葉朗主編的《中國美學通史:宋金元卷》中闡述了朱熹的“遠游精思”的藝術修養論。此外,還有吳功正的《宋代美學史》、童書業的《童書業說畫》、陳傳席的《中國繪畫美學史》、姜廣輝的《理學與中國文化》等著述都提及了相關內容,但都沒有進行深入探討。 在論文方面,有徐習文的《理學影響下的宋代繪畫觀念》、楊榮的《宋代畫論中的理學觀念》、高嶺的《“真放本精微”的傳神理論——蘇軾繪畫美學思想研究之一》、朱良志的《<林泉高致>與北宋理學關系考論》等。其中,徐習文的《理學影響下的宋代繪畫觀念》闡述了宋代理學中“畫理”與“理”之間的聯系,全面梳理了“格物”對宋代繪畫理念的影響,從宏觀角度描述了理學對宋代山水、人物和花鳥畫的影響。楊榮的《宋代畫論中的理學觀念》提出了理學觀念對宋代畫論的影響體現在隱性與顯性兩個方面,分析了理學觀念在宋代畫論中和作品中的表現,剖析了理學對宋代畫論的價值意義。高嶺的《“真放本精微”的傳神理論——蘇軾繪畫美學思想研究之一》闡述了蘇軾的傳神理論,指出蘇軾對“常理”的追求是對規律的追求,也就是對“理”的追求。朱良志的《<林泉高致>與北宋理學關系考論》詳細論證了《林泉高致》中的“三遠說”體現的理學精神。此外,張晶的《論宋代繪畫美學中“韻”的范疇》、孫文忠的《淺談山水畫的寫實性》、宗宏崗的《談宋代繪畫中的理學觀念》等也為本文提供了理論依據。 通過以上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可以對宋代理學中的“格物致知”理論進行較為全面的梳理和研究。 《水圖》之“格物” 馬遠是南宋時期的著名畫家,擅長山水畫、人物畫和花鳥畫。其代表作《水圖》共十二段,每段縱26.8厘米,橫41.6厘米。 《水圖》中除第一段因殘缺半幅而無圖名外,其余都有圖名,如“層波疊浪”“黃河逆流”“秋水回波”“云生滄!薄昂鉃囦佟薄霸剖胬司怼钡。這十二段作品專門畫水,盡顯水態之妙。馬遠通過對水的觀察描繪出水的不同形態,以顫抖的筆法描寫浪濤的起落;以輕快流暢的筆法畫出水波的跳動等,展現出其高超的藝術技巧和深厚的審美素養!端畧D》具有“格物”精神,為中國山水畫中“水”形象的創造開辟了新的道路。 《寒雀圖》之“格物” 《寒雀圖》是北宋畫家崔白的代表作之一。這幅畫縱25.5厘米,橫101.4厘米,現藏于故宮博物院。 該畫作描繪了枯木及九只麻雀飛動或棲止在樹枝上的情景,九只麻雀依飛鳴動靜之態散落樹間,自然分成三組。構圖巧妙,布局得當,在動與靜之間既有分割又有聯系。作者以干濕兼用的墨色、松動靈活的筆法繪麻雀及樹干。 麻雀用筆干細,敷色清淡。崔白巧妙地捕捉到了麻雀的各種動作,描繪了麻雀向背、俯視、仰視等不同角度的姿態。除了麻雀的嘴和尾瓴等是用粗細不同的線勾出輪廓外,其他部位皆是根據麻雀的形體結構和毛羽的紋理組織來用筆。比如,他會用較重的筆觸描繪麻雀的頭部和身體背部的羽毛,用疏松清淡的筆調畫出麻雀的腹部,再用淡墨輕色略加暈染。而樹木枝干多用干墨皴擦暈染而成。這表現出崔白有敏銳的洞察力、嚴謹的思維和“格物”精神。 崔白新創的花鳥畫改變了流傳百年的黃筌畫派的一統格局,其特別注重對物象進行精細描摹,體現出了“格物”理念!稄V川畫跋》中提到,“崔白畫蟬雀,近時為絕筆”。 《貨郎圖》之“格物” 李嵩的《貨郎圖》是一幅以人物風俗為題材的畫作,縱25.5厘米,橫70.4厘米。 這是一幅人物風俗畫卷,描繪了貨郎挑擔至村頭,眾多婦女、兒童爭購圍觀的熱鬧場面,表現了南宋時錢塘一帶的風土人情。李嵩以白描手法進行細膩精致的描繪,落筆凝重,收筆沉穩有力,疏密、精粗均可游刃有余地展開,設色淡雅自然。 在這幅畫作中,李嵩注重描繪人物的細節。例如,用顫筆描繪人物的衣紋,表現出下層婦孺身著布衣的特色,以及通過細勁的線描準確而傳神地刻畫出人物的形象。每個人物形象都十分生動,充滿活力,具有真實感。李嵩還特別注重對貨郎身旁的貨物進行描繪,使用精細的畫法將貨物細致地呈現出來。通過李嵩細膩的筆觸,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到畫面中貨物的名稱,如“黃醋”“牛馬小兒”“便是山東米”等。這一方面顯示出畫作的寫實性,另一方面也展現了李嵩對生活細節的細致觀察。 可以說,李嵩的《貨郎圖》展現了藝術源于生活的觀點。他深入老百姓的生活中,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表現在畫作中。通過描繪貨郎挑著雜貨擔在村莊賣貨的場景,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日常生活。 總之,李嵩的《貨郎圖》以細致入微的觀察和生動的表現方式,展現了南宋時期農村生活的景象。這幅畫作不僅具有藝術價值,還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可以讓后人更加了解當時的民俗風貌。 兩宋繪畫以注重寫實和求理的特點聞名于世。鄭午昌先生認為,“宋人善畫,要以一‘理’字為主,是殆受理學之暗示”,其揭示了宋代繪畫藝術的本質。 首先,宋代繪畫注重寫實。畫家們以精湛的技藝和敏銳的觀察力將自然事物和人物形象的細節刻畫得栩栩如生;追求真實性,他們的作品幾乎可以與真實的物象相媲美。不論是山水畫、花鳥畫還是人物畫,宋代畫家都力求以真實而細膩的手法進行創作。 其次,宋代繪畫注重格法(構圖法)。格法是畫面結構規則和秩序,是繪畫語言的基礎。宋代畫家注重空間布局和層次感的表現,追求畫面整體結構與局部細節的協調一致,通過嚴謹的構圖和布局創作出生動、真實的作品。 最后,宋代繪畫追求“理”。畫家們不僅關注事物的外在形象,還更注重事物的內在規律和精神內涵。他們通過細致入微的觀察和細膩的筆觸揭示天地萬物的規律。因此,宋代繪畫作品不僅具有寫實性,更反映出畫家對自然界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宋代繪畫注重寫實、格法和思辨,因此被認為是中國繪畫發展史的高峰,并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