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涼諺語的地域文化與民俗生活时间:2023-09-12 諺語作為一種民俗語言形式和語言藝術,從各方面展示了我國不同地域的文化風貌和當地人的生產生活經驗,是民眾生活的文化全息圖景。研究和再現平涼諺語對傳承中華文化、促進地方文化可持續發展具有深遠意義,同時對了解、研究平涼地區的歷史文化,傳播豐富的生產知識和生活經驗具有重要價值。 諺語是人民群眾創造的并通過口頭流傳的、言簡意賅且較為定性的藝術語句,是人民群眾智慧與經驗的結晶。我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諺語資源十分豐富。先秦典籍中不僅有“夏諺”“周諺”,更有大量古諺!妒酚洝贰稘h書》亦記有不少名諺。東漢崔寔的《四民月令》第一次記載了眾多農事諺語。三國吳陸璣的《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南宋陳旉的《農書》、元末明初婁元禮的《田家五行》、明代徐光啟的《農政全書》等均收集有農、牧、漁等生產類諺語。 平涼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發祥地之一。豐富的諺語資料是當地民眾在長期的生產勞動和生活實踐中積累的寶貴財富和精神文化產品,展現了平涼人的日常生活面貌及其民俗文化的方方面面。 平涼諺語之地域風俗 “罐罐擔水滿路跑,瓦罐不離井口破!边@則諺語與華亭安口窯瓷器有關,是說安口窯的瓦罐人人都在使用,人們用瓦罐打水,但是由于水井的口小底大,水吊到井口時瓦罐有可能會不小心被碰破。20世紀70年代以前,家庭用水主要用擔子挑,其他地方則以木桶為主要容器,而安口鎮盛產瓷器,擔水的器物主要為瓷罐、瓷壇等。每天早上挑水時,木制水擔上的壇壇罐罐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端疂G傳》中也有“瓦罐不離井口破,將軍難免陣前亡”的說法。 華亭市安口窯陶瓷的歷史悠久,相傳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據《增修華亭縣志》載:“(安口)窯頭鎮所燒之土瓷,為秦虞闬父在周朝作陶正創始,制造迄今!薄吨袊沾墒贰分兴未G址分布圖標注華亭系西北舊窯址之一。安口楊家溝曾出土過宋、遼、金時期的瓷片,明代當地的制瓷工藝已經十分精湛,有“隴上窯”之稱。華亭陶瓷始創燒于該縣硯峽鄉,后遷至安口楊家溝,清道光年間,又遷至安口河北的窯頭鎮。華亭人對陶瓷的珍愛體現在對陶瓷的廣泛使用上,在“隴上瓷鎮”安口,隨便走進一戶人家都能看見形狀、色彩、功用各異的陶瓷器具。當地人連殘破的陶瓷器具也舍不得扔,變廢為寶,將瓷片鋪在院內小徑上,用破損的瓷器、陶罐壘成院墻,形成了民間所謂的“罐罐壘墻墻不倒”的獨特風景。 “安口人搬家,有罐罐哩!比A亭縣生產陶瓷的歷史悠久,安口鎮的百姓習慣用瓦罐、陶罐和砂罐裝各種東西,包括米、面、油以及一些小件日常用品,甚至錢財等貴重物品。其他地方的人們搬家時常見的是箱子、柜子等木制品,而安口人搬家時,缸、盆、碗、罐、壇較多!肮蕖庇趾汀柏灐敝C音,意指家庭財產多,如“金銀滿罐(貫)”“家財萬貫(罐)”,于是就有了“安口人搬家,有罐罐哩”的諺語。2012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平涼地區志(下)》工藝品部分提到,華亭的瓷器從宋代即開始生產,明代制作技術有了較大進步,華亭縣的安口鎮是明代著名的“隴上窯”所在地。華亭人對陶瓷的珍愛不但體現在對陶瓷的廣泛使用上,還體現在他們的陶瓷崇拜上,他們給陶神建廟立祠,虔誠供奉。最早的陶神廟建于明代嘉靖年間,用于祈求陶瓷業興旺發達和制陶者平安健康。 “吃攪團,纏龍頭!边@則諺語是說,二月二龍抬頭這天,要吃攪團,這樣做能夠帶來好運!皵噲F”意為纏繞龍頭,有吉祥如意的寓意。2012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平涼地區志(下)》傳統節日部分提到,農歷二月初二,俗云“龍抬頭”,這一天多以炒熟的豆類、米花或面制的豆子為應節的零食,在這天還會食用攪團,期盼風調雨順!褒執ь^”,實為“農”抬頭,即開始備耕生產了。民間會舉行隆重的“開!眱x式,套上耕牛,在地上犁“田”字形或者象征糧囤的圓圈;人在“田”字形或圓圈內焚香致祭,期盼豐收。另外,在農歷二月初二,農婦會凈手掏灶灰于簸箕內,到院中邊撒邊以木棍敲打,口中念“龍抬頭虎抬頭,多樣蟲蟲都抬頭,一棒打在灰里頭”,此謂“打灰簸箕”。農民多拿上木棒到田間“平地”,有石碾、石磨的人家需要抬起碾磙子一頭或磨的上扇,以應龍抬頭之說。 平涼諺語之鄉土物產 “牛心杏,朝廷貢,小蕨菜,山珍王,一果一珍天下揚!边@則諺語是對平涼物產的總結,是說平涼的牛心杏、小蕨菜遠近聞名。牛心杏因其外形像牛心而得名,果實色澤鮮艷,汁多味濃,已有160年的栽培歷史。牛心杏的核仁可食用、可入藥,出油率達40%,是當地大宗出口商品之一,清末時就馳名陜西、甘肅兩省,同治年間曾為朝廷貢品。2012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平涼地區志(下)》名特土產部分提到,平涼蕨菜是區內名貴山珍之一,有“山菜之王”的稱譽。其主要分布在莊浪、華亭等陰濕山區,質脆味美且無污染,含有較高的蕨粉、蛋白質、脂肪等滋補營養物質,又具有清熱利濕、消腫安神之功能;全區每年出口蕨菜千余噸。在這則諺語中,“王”“揚”押韻,音樂美極強。 “五瓜子,倒泡!庇址Q“倒卵葉五加”,生于海拔1000—2000米的灌木叢和山坡路邊,果實為橢圓狀卵球形,根莖可入藥,主治體虛乏力、食欲不振、風寒濕痹等癥,產于靈臺縣!镀經鏊幤泛喪贰酚涊d,平涼藥材品種之多,自古多有記述。早在漢代,我國第一部中藥學著作《神農本草經》中就記載當地有當歸、大黃、甘草等藥材。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地區長期混戰,經濟凋敝,文化衰廢,然而地處隴東的平涼在這一時期卻相對安定,經濟突飛猛進。南北朝的醫學著作中有對平涼甘草、大黃的記載!缎绿茣•地理志》記載,平涼府州各縣上貢的藥材有幾十種之多。明代《平涼府志》記載,平涼有野生藥材104種,韓王府和各縣醫藥管理機構向朝廷進貢的珍貴藥材共有56種之多。平涼出產的藥材有“喜陰耐寒,生長于陰濕地帶”的特點,崆峒區、華亭、靈臺、莊浪、涇川、崇信出產不同的藥材,是全省重要的生產地。2006年,甘肅文化出版社出版的由甘成福主編的《平涼史話》也有記述,早在明朝,平涼的百姓就已經把種植中藥材作為主要經濟來源,平涼藥材開發潛力巨大,市場前景無限。 “生到涇川好運氣,罐罐蒸饃禿頭梨!睕艽ü薰摒x始創于涇川縣的藍家山,面白如雪,香酥可口,柔筋耐嚼,以形似小罐而聞名。早在漢唐時期,涇川就是古絲綢之路的要沖,過往商人常用水果和饃饃敬獻神靈,祈求旅途平安。涇川藍家山的巧手媳婦選取頂尖小麥磨成面粉,用潔凈的山泉水和面,經過攪拌發酵、揉搓成團等21道工序以及36個小時的錘煉,將面團放入蒸籠,炊煙裊娜,香氣繚繞,獻給神仙的貢品便隆重出籠。沿途客商口碑相傳,罐罐蒸饃名揚天下。相傳,清朝康熙皇帝西巡路過涇川,吃過罐罐饃后大加贊賞,將其定為貢品,罐罐饃因此身價倍增。罐罐饃具有酥軟可口、醇香味長、熱柔冷酥,以及長期存放不霉、不餿、不變味的特點。用開水浸泡罐罐饃,如白蓮初綻,其味不減,是旅途常備之佳品。這則諺語中的“禿頭梨”指的應當是現在常說的“涇川梨”,涇川本地人也稱為“冬梨”,是涇川特產,個大且圓,色澤淡黃,汁水豐富。 平涼諺語之農業生產 “民以食為天,食以地為本!币恢币詠,土地都是農民生存的基礎。涇川地區有句諺語,“寸土寸金,地是命根”,表達的是相同的情感。2006年,甘肅文化出版社出版的由甘成福主編的《平涼史話》記載,平涼是農業起源最早的地區之一,經考古專家二十多年的發掘、整理和研究,在與此地緊密相連的大地灣遺址發現了中國最早的旱生農作物標本。大地灣一期出土的距今八千年的炭化黍標本與國外最早發現的希臘阿爾基薩前陶器地層出土的同類標本相近,它不僅將我國北方旱作農業的起源時間向前推了一千多年,而且表明北方最早種植的糧食品種為黍,然后才是粟。 “三月不光場,麥子土里揚!惫鈭鍪前涯臌湀鍪帐俺尚偷倪^程。在機械化生產沒有大規模推廣以前,田地里豐收的麥子要在碾麥場里經過碌碡翻來覆去的碾壓才能食用。一個質量好的碾麥場必須平整光潔,下雨才不會遺留小水坑,有利于雨過天晴迅速晾曬麥子,因此農民們非常重視光場。光場要先用犁將碾麥場的土翻開,再用耙把土塊耙碎,然后由經驗豐富的老把式套著牛拉的耱依著地形地勢小心翼翼地耱平。這些工作準備就緒,就只需要等一場雨,每年農歷三月前后都會有降雨。春雨稍停,青壯年勞力們就套著牲口,拉著青石光面的碌碡,跟在撒麥秸的人后邊開始卯場,濕潤松軟的土地被一層薄薄的麥秸覆蓋,光面的青石碌碡碾壓過后,光潔的場面就顯露出來。這樣處理過的碾麥場在曬麥子時就不會塵土飛揚了。 “糜地洋芋賽雞蛋,又光又綿味兒鮮!边@則諺語是說糜子地里種的洋芋長得好且味道好。2009年,程炳文撰寫的《旱地先鋒作物——糜子》中有關于糜子播種技術的記載,馬鈴薯的耕作土壤比較疏松,播種時,土壤的養分應盡可能多,馬鈴薯是喜鉀作物,收獲后土壤中氮素的含量比較高;種植馬鈴薯的土壤水分狀況較好,雜草少,尤其是單子葉雜草少,對糜子生產較為有利。何瑞蓮主編的《平涼故事》中也有關于華亭洋芋傳說故事的記錄:受虐待的兒媳無意間挖草根時挖到了一種“圓豆豆”,十分美味,這種“圓豆豆”就是洋芋。華亭盛產洋芋,平涼地區有不少關于種植洋芋的諺語,如“洋芋要壟土,一畝能頂一畝五”“一顆洋芋一把灰,洋芋結成一大堆”等。 平涼諺語之畜牧生產 “夏季要喂好,冬季勤換草!边@句諺語的意思是畜牧養殖時,夏季一定要保證牲畜食物充足,冬季要勤換草料,以保證牲畜健康。2012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平涼地區志(上)》第五編畜牧部分顯示,平涼畜牧業歷史悠久,從伏羲氏“教民佃漁”到戰國秦初烏氏倮的“斥賣牲畜”均可窺得平涼古代畜牧業的蹤跡。統一六國后,秦始皇在北地郡置牧師令,主管畜牧業生產,設牧師苑,主管馬、牛、羊等家畜。到了漢代,平涼一帶可謂“畜牧為天下饒”。當地的百姓也積累了不少畜牧生產的經驗,留下了大量與畜牧業相關的諺語。 平涼地區的畜牧業歷史悠久,牛的養殖從西周時便已經開始,養豬的歷史可上溯至六七千年前,羊的養殖源自夏商時轄地“群羊塞道”,秦漢至唐,養羊業更為發達。因此,平涼地區民間積累了很多與牲畜養殖有關的諺語,如“勤墊圈,勤打掃,圈通風,牲口好”“吃飽不加鞭,喝飽不轉彎”“要想來年種好田,冬天牛要喂把鹽”“牛怕圈里水,馬怕滿天星”等。 商周以來,平涼地區養驢業興盛不衰。1959—1980年,平涼地區驢的飼養量在10萬頭以下;1998年,平涼地區驢存欄達到了15.04萬頭;2002年,平涼地區驢存欄達13.68萬頭。商周時期,周穆王曾在今平涼域得“八駿馬”,視為寶。秦漢時設牧師苑,唐時置牧監,建馬坊于歧、豳、涇一帶,養馬受到了朝廷的重視。貞觀二十年(646),太宗李世民特意到西瓦亭觀馬政。儀鳳年間,太仆少卿李思文檢校隴右諸牧監使,后又設群牧都使,每群牧設南、北、東、西4使。天寶十三年(754)春,太子李亨至平涼郡,“閱監牧馬,得馬數萬匹,又得勇士五百人,軍威始振”。宋代每年遣使到渭州、涇州市馬?梢娖經龅貐^的畜牧養殖歷史悠久。 平涼諺語之方言土語 “你哼哩,我哈哩,掙下錢了亭扒哩!边@則諺語是說一起合伙做生意,掙了錢平均分配!陡拭C經濟概況》顯示,平涼為陜甘寧貨運之咽喉、隴東商貿中心,行棧、過載店頗多,商人俱坐鎮于此,雖表面不甚繁華,但殷實之。凡甘、寧、青之紙煙、雜貨、百貨、棉花等商品價格皆由此決定。民國時期,華亭已經有棉布、雜貨、山貨、藥材、糧油、皮貨、五金及旅店等私商547家,1357人,多為外籍人經營;本地人多以馱畜販運、轉手倒賣和經營飲食服務等小本生意為主。 “麥怕胡墼,蕎怕柴!薄昂浴睘槠經龇窖,是土塊的意思。這則諺語是說,小麥種植時最怕地里土塊太多,蕎麥種植時最怕地里雜草太多。小麥、蕎麥都是平涼地區主要的糧食作物,當地人積累了不少農業種植經驗。平涼地區還有其他關于種植小麥和蕎麥的諺語,如“小麥不怕草,就怕圪垯咬”(“圪垯”就是土塊),“麥怕連陰雨,蕎怕種上雨”等。 “胡墼打碎地耱平,莊稼不長不由人!边@則諺語是說,把土地上的土塊打碎,用耱將土地平整,這樣莊稼就長得好。耱是用手指粗細的樹枝編在長方形木框上的一種農具,用來平整翻耕后的土地,使土粒更酥碎,有時也用來保墑。使用時,把耱平放在翻耕過的田地上,由牲畜拉著前進,操作者站在耱上,或者用石塊放在上面,以增大對土面的壓力。 在生活中,諺語以簡短易記的語句總結生產經驗、傳授知識、講述基本道理、指導或規范人的社會行為,是世世代代傳承下來的社會生活教科書,對民眾具有直接、規范的教化作用。研究和再現平涼諺語對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地方文化可持續發展具有深遠意義,同時也對了解和探討平涼歷史文化,傳播豐富的生產知識具有重要的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