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昆明市呈貢區滇池生態環境治理整改工作檔案展覽性利用”的幾點構思时间:2023-08-31 2021—2022年,昆明市對滇池周邊的山水林田湖草沙進行了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呈貢區在此項工作中形成了大量的檔案資料。舉辦“昆明市呈貢區滇池生態環境治理整改工作檔案展”,有利于發揮檔案的社會公共服務職能,F從選題、展覽大綱、展品選擇、展覽腳本以及布展五個方面對該檔案展作出大致構想,希望能為最終成展提供有益思路,為基層檔案事業貢獻綿薄之力。 在2021—2022年,昆明市對滇池周邊的山水林田湖草沙進行了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呈貢區在此項工作中形成了大量的檔案資料。然而,這批檔案的利用程度較低,僅用于公眾查閱和復印。這種情況在基層并不少見,許多檔案資料最終都淪為庫房中的“廢紙”,其所蘊含的社會公共服務價值并充分發揮出來。 如果將呈貢區滇池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工作中的部分檔案資料進行公開展覽,可以讓更多人走近檔案,了解檔案背后的故事和精神。同時,舉辦檔案展也是鍛煉基層檔案隊伍、培養復合型檔案人才的機會,有利于檔案事業的長遠發展。 本文從選題、展覽大綱、展品選擇、展覽文案、布展等五個方面為呈貢區滇池生態環境保護治理整改工作檔案展提供思路和建設性意見。 主題 主題和選題是展覽的重要環節,關系著展覽成功與否。要想辦好展覽,首先要在主題與選題上下功夫。 展覽主題與選題是不同的概念。選題是確定展覽的內容,即“展覽什么”。而主題則是對展覽中心思想的提煉與表達,即通過展覽要“表達什么”“引導什么”。如果沒有明確的主題,任何一個展覽都無法完成既定的目標,也不能實現其社會教育的目的。 確定檔案展覽的選題后,提煉明確的主題時需要注意兩個方面。一方面要把握時代脈搏、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體現檔案工作的政治性;另一方面要深入研究館藏內容,全面把握館藏資源的結構和信息。這兩方面考慮得越充分,提煉出的展覽主題就越鮮明,越立得住腳,辦出的展覽就越好。 提煉呈貢區滇池生態環境治理整改工作檔案展的主題時,要分析該項工作的時代背景。從歷史看,中華民族向來尊重自然、熱愛自然,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孕育著豐富的生態文化。從當前看,生態文明建設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重要特征。呈貢區的發展方向之一就是建設生態宜居之地。這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群眾追求高品質生活的共識和呼聲。 此外,還要充分了解館藏。呈貢區滇池生態環境保護治理整改工作檔案由各治理整改責任單位負責收集,于2022年3月完成整理入庫,主要包括官方文件、排查記錄、整改方案、照片、影像資料等,集中體現了當地生態環境整治工作的過程與成效。該批檔案數量大、專業性強、形式多樣、對比強烈,可提供充足的展品。 綜合考量上述兩方面,呈貢區滇池生態環境治理整改工作檔案展的主題可以提煉為環保、警示,即通過檔案展示滇池生態環境保護治理整改的成果,引導人們認識到保護滇池的重要性,激發人們守護滇池的熱情,同時還能通過展覽達到警示的目的——緊繃法紀意識,審慎用權。 展覽大綱 展覽的選題和主題確定后需要確定展覽的邏輯,即將展品按照一定的邏輯進行排列組合。如果說展覽的選題和主題是大腦和心臟,那么展覽邏輯就是骨架。展覽邏輯受選題和主題的控制,同時也是主題得以彰顯的重要支撐。 理清檔案展覽邏輯的第一步是構建檔案間的內在聯系。滇池生態環境治理整改工作檔案看似繁多,實際內在聯系緊密,可以通過以下兩條邏輯進行展覽。一是按照治理時間(批次)先后布展,二是按照治理方式分類布展。 第一種思路,以治理的先后順序為布展邏輯,即按照治理批次布展。這種展覽邏輯的優點是按照時間的線性特征布展,符合觀展人的思維習慣。但在模擬展覽時發現,本次展覽強調的是治理方式及治理成效,與歷史類展覽不同。若按照時間邏輯布展,則無法突出展覽環保、警示的主題。且不同治理批次的內容有所交叉,無法完全分割,檔案展品的選擇可能會重疊,不利于展覽的空間規劃。 第二種思路,以治理方式為布展邏輯。這種展覽邏輯的優點是能夠凸顯治理的科學性,以及本次展覽環保、警示的主題。但是缺點也很明顯,整改文件、批文多為按批次下發,將它們按治理方式進行歸類需要耗費大量人力和時間。 檔案展覽是用檔案講故事,讓檔案資料活起來、動起來,并以此傳播契合社會主流意識形態倡導的核心價值觀。因此,選擇布展邏輯時要緊緊抓住兩個關鍵點,一是布展邏輯能否凸顯展覽主題;二是布展邏輯是否易于被觀展人理解。 綜合對比兩種布展思路,按照時間線索布展易于被觀展人接受,但無法直觀地表達主題;按照治理方式布展能夠直觀地表達主題,邏輯線索也不難被觀展人理解。因此,將治理方式作為布展邏輯較為合適(詳見下圖)。 “滇池生態環境治理整改工作檔案展”布展邏輯圖(作者自制) 展品的選擇 檔案展品篩選是籌備展覽的重要環節;I展人圍繞選題及展覽邏輯找準、找全素材,盡可能多地收集相關檔案,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有效篩選。選擇展品時要遵循以下原則。 第一,客觀性和權威性,即保證展覽內容及出處的客觀、真實和權威。在搜集檔案的過程中,策展人員要結合展覽的主題,對展品的內容與價值進行審核,保證展覽的客觀性和權威性。 第二,政治性,即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基礎對所選檔案進行甄別與鑒定,既要立足于檔案工作的職責,又要始終秉持“促進國家發展”“促進社會進步”“服務人民幸!钡睦砟!澳彻巨k公及管理用房”整改檔案體現展品初篩的政治性。該檔案記錄了“部分保留、部分拆除”整改方式的政策、技術和法律依據,是對外界質疑整改工作“只動私不動公”的有力回應。同時也能說明整改工作不搞“一刀切”,隨意拆除,也不搞陽奉陰違,該拆不拆,彰顯了治理工作的科學性和公正性。 第三,貼近性,即在選擇展品時要選取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檔案材料,使檔案展覽走近群眾!叭罕娙∷c”為附近居民所熟知,有利于拉近展覽與觀展者之間的距離。 第四,形式多樣,即展品可以是文件、照片、手稿、報紙、海報、圖紙、音頻以及視頻等。多樣化的展品有利于激發參觀者的觀展興趣。區檔案館館藏的“昆明市呈貢區滇池生態環境治理整改工作檔案”中實物檔案寥寥無幾,無法滿足檔案展品多樣性的需求,因此需要注重實物檔案的收集工作。 第五,綜合性。選擇展品時要把握檔案之間的聯系,通過檔案展現主題,發揮檔案的教育價值。對某寺(某宗祠)進行保留符合政策要求。從文化角度看,其已經和滇池融為一體,承載著當地居民的鄉土情懷。檔案展覽不僅展示了治理工作的成效,更傳達了一種人文關照——滇池文化早已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們心靈的落腳處,澄澈不容玷污。 展覽腳本 圍繞展覽主題和布展邏輯確定檔案展品后,要對選用的每份檔案擬制檔案說明,并撰寫展覽前言、章節導語、結束語等,最后將這些資料進行串接和整合,形成完整的展覽腳本。同時,為了便于解說人員向觀眾詳細、規范地介紹展品,還要在展覽腳本的基礎上撰寫展覽解說詞。 展覽腳本應圍繞展覽主題對展品進行概述,對觀展人進行引導和提示,讓其對即將看到、聽到、感受到的展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達到讓觀展人帶著問題觀展的目的。 撰寫昆明市呈貢區滇池生態環境治理整改工作檔案展展覽腳本時有幾個方面需要注意。 一是要注重話語體系的轉換。該展覽的展品為官方收集整理的滇池生態環境治理整改工作檔案。檔案中有很多環保、水文、工程方面的專業詞匯,無法突出展覽的環保主題。且此次檔案展覽的目標群體為呈貢區居民。問卷調查顯示,有參觀意愿且具有環保專業知識背景的人不足調查樣本的1%。過多的專業詞匯不僅會沖淡主題,也不利于觀展人理解展覽內容。因此,需要對展覽腳本的話語體系進行轉換,以大眾化的語言講述檔案中的故事,講好“面向大眾的故事”。 二是注重使用展覽范式語言。根據以往會展的經驗,每個觀展人在一個展品前的停留時間通常在45秒到2分鐘。展品簡介要想在短時間內完成信息傳遞,就要使用通用的展覽范式語言,即用簡潔、清晰,具有概括性且符合人類認知規律的語言對檔案信息進行介紹。 講解詞的撰寫不是簡單的資料堆砌,它是對展覽腳本的生動補充。根據以往展覽的經驗,檔案背后的故事往往更能吸引觀展人的興趣。因此,對參與整改的工作人員、整改的見證者進行訪談顯得尤為重要。通過挖掘整改工作的難點、矛盾點及典型人物的故事,并將其撰寫成講解詞,能夠加深觀展人對展品的印象,引發共鳴。 此外,還要充分運用敘述技巧。每一個整改點位都是一個切入點,可以采用倒敘和推理的敘事方法,介紹點位建造的時代背景,同時穿插環保知識,牢牢吸引觀展人的興趣,激發觀展者的求知欲,不斷豐富展覽的內容和文化內涵,讓展覽的敘事更加豐滿有趣。 當然,好的講解詞需要一個優秀的講解員進行講述。講解人員要注重挖掘檔案中的歷史文化,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儲備相關知識,做到既會講述,又能解讀,再配以表情、手勢等,通過講解使觀展者深入了解展覽,達到以史育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效果。 布展 布展的主要目的是將展品通過空間布局、光影色彩、多媒體技術等進行展現,從而達到展覽育人的目的。 筆者查閱檔案展的相關資料發現,目前我國檔案展普遍存在空間視覺效果不佳的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展板文字量過大,圖像資料不豐富;第二,以展板展示為主,立體的、空間化的、情境化的展示不充分;第三,以檔案原件、圖片、模型為代表的靜態展示為主,利用多媒體的互動式展示不足。 為了避免昆明市呈貢區滇池生態環境治理整改工作檔案展覽出現以上問題,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做好布展中的視覺空間規劃。 空間 檔案展覽需要在一定的物理空間中開展,這里的空間承載著豐富的信息與知識,可以讓展覽具有獨特的意義、趣味與美感。 在本次展陳規劃中,按照前面確定的展覽邏輯進行布局,要注意敘事空間的完整性和邏輯的連貫性?赏ㄟ^造景、障景和移步換景等方式,層層遞進,吸引觀展人的注意,增加展覽空間的豐富性,不斷豐富展覽的內容和主題。 色彩 色彩是視覺傳達藝術中最直接的語言。昆明市呈貢區滇池生態環境治理整改工作檔案展的主題為環保,在色彩上應以象征自然、生命的藍色、綠色為主色調。 數字技術的運用 在展陳設計中運用聲、光、電設施可以提升展覽的故事性和觀賞性,從而拉近觀眾與展品之間的距離。 昆明市呈貢區滇池生態環境治理整改工作檔案展可以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復原整改工作的幾個場景,比如,可運用信息交互技術制作整改點位地理位置信息電子觸摸屏,觀展者可以在聆聽講解的過程中通過點擊屏幕直觀地了解呈貢區在不同點位的整改情況,增加展覽的互動性和吸引力。在某棋具廠拆除點位,可以結合已有的影像檔案資料復原拆除的場景,使觀展者更加深刻地了解治理工作的過程。此外,還可以制作昆明市呈貢區滇池生態環境治理整改工作紀錄片并在影視展廳循環播放;綜合利用數字技術、可視化技術以及3D技術,打造“記憶宮殿”模塊,觀展人只需佩戴3D眼鏡就可以欣賞呈貢段滇池沿岸的景色。當然,也不能因為過度追求視覺效果而降低展覽中展品的占比與質量,以免檔案展喪失本應具有的“檔案味”。 要辦成一次檔案展,還需要綜合考慮經濟成本、展品和設備日常維護、部門協調、辦展審批等事項。希望本文能夠為昆明市呈貢區滇池生態環境治理整改工作檔案展提供有益思路,為基層檔案事業貢獻綿薄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