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措施保護中醫藥文化生態健康發展时间:2023-08-10 中醫藥文化安全是國家安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更好地傳承與發展中醫藥文化,現對中醫藥文化安全現狀進行分析,借鑒他國經驗,結合我國國情,提出完善中醫藥文化安全制度,深化中醫藥文化安全意識,提高中醫藥文化再創新能力,培養中醫藥文化復合型人才,創建中醫藥文化數據庫,規范中藥材種植生產六個保障策略,在確保中醫藥文化守正創新的基礎上,發掘其經濟價值,提升中醫藥文化的國際公信力。 中醫藥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數千年傳承下來的精華,其深受古代哲學和自然科學的影響,由中醫藥物質文化、精神文化、行為文化三個方面組成[1],是中醫藥事業的根基和靈魂。中醫藥在人們預防、治療、保健等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孔子學院開展中醫藥國際教育合作,“一帶一路”對中醫藥文化傳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使得中醫藥文化得到了全世界的廣泛關注,并提高了中醫藥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推進,各國之間的交流越發頻繁,在為中醫藥文化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其中面臨的挑戰可以分為兩方面,一方面為外部威脅,“中醫西化”現象越來越嚴重,“生物海盜”現象越來越多,國外申請中醫專利不斷增多等,這些嚴重影響了中醫藥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另一方面為內部隱患,如“偽中醫”破壞了中醫藥文化的形象和聲譽,危害了人民的健康。因此,越來越多的學者將目光轉向了中醫藥文化安全問題上,主要研究方向為中醫藥知識產權保護的現狀、形式、存在的問題和策略等方面,這對中醫藥文化安全起到了重要的理論指導作用。本文在保障中醫藥文化安全的基礎上,傳承其精華,使中醫藥文化適應時代發展,守正創新,以期推進文化自信自強,為人民健康保駕護航。 確保中醫藥文化安全的必要性 隨著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迅猛發展,世界各國在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方面相互滲透,在這種形勢下,確保中醫藥文化安全是十分必要的。 防止中醫藥文化流失 中醫藥文化的國際認可度和影響力持續提升,一些國家,尤其是發達國家利用收購、兼并、合作、技術制約等方法,直接或間接地竊取我國中醫藥文化資源,例如韓國的《東醫寶鑒》申遺成功、日本搶先注冊中醫古方專利等,還有部分國家利用西方醫藥科技對我國中醫藥成果進行二次開發,如日本根據本國的需求,在他國先進專利技術的基礎上,再次創新,研發新藥。在國內,由于中醫藥知識與知識產權的兼容性較差,相關專家對中醫藥文化安全意識淡薄,“生物盜版”的案例層出不窮,不僅流失了大量中醫藥資源,還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除此之外,國內還出現了很多“中藥西化”現象,以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由此可見,保護中醫藥文化安全勢在必行。 促進中醫藥文化發展 中醫藥在疾病的預防、治療和保健等方面起到良好的效果,其安全性高,副作用少,價格較低,為人類健康貢獻了巨大的力量。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在保護中醫藥文化的同時,應借助現代科技手段傳播中醫藥文化,以中醫藥文化傳承為基礎,守正創新,使其適應時代的發展,充分滿足人們對醫藥、保健等的需求。另外,我國對中醫藥文化創新發展投入的資金力度不足,中醫藥專利發明的科技水平偏低,因此,中醫藥難以打入國際市場。除此之外,我國的科技成果轉化率較低,無法實現中醫藥文化產業經濟價值最大化。由此可見,促進中醫藥文化發展迫在眉睫。 豐富國家文化安全戰略 隨著國際交流的日益頻繁,各國的差異性不斷凸顯,在中醫藥文化與各國文化的互鑒、融合過程中,中醫藥文化應當在保持自身特點的同時,與時俱進,做出戰略規劃。中醫藥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結合現代科技,不受外來文化的影響,發揮中醫文化安全的戰略優勢,是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將中醫藥文化的優勢轉化為國家優勢,有效促進中醫藥資源安全、生態安全、技術產業發展,是豐富國家文化安全戰略的一個重點。 中醫藥文化安全的現實境遇 2003年,世界衛生組織在《全球傳統醫學發展戰略》中指出,針灸、中藥等傳統醫藥獲得了全球的廣泛重視[2]。由此可見,中醫藥文化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廣泛傳播,中醫藥文化圈也隨之不斷擴大,中醫藥被更多的人認可。但在傳承和發展的過程中,中醫藥文化存在安全方面的問題。雖然人們逐漸認識到了中醫藥文化安全的重要性,但是中醫藥文化安全的現狀卻頗為尷尬。 中醫藥文化安全體系薄弱 中醫藥是特定的群體在長期發展過程中總結、積累的知識集合,具有典型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并以傳承的方式流傳下來。但是,中醫藥歸屬權的問題很難界定,很多時候會造成共有財產和私有財產的沖突。我國的知識產權法律體系只保護結果創新,不保護資源來源,而中醫藥傳統知識大多處于公開狀態,現行知識產權制度強調保護新穎性和創新性,無法有效保護中醫藥傳統文化。再加上中醫藥的特殊性,同種療效的方劑可以用不同的中藥替代,在他人方劑的基礎上稍作改動,就能得到一個新的方劑。加大了新穎性和創新性的評定難度,降低了中醫藥知識產權申請的審查通過率。 中醫藥文化安全意識薄弱 我國建立專利制度僅有40多年的歷程,初期為了更好地融入國際體系,我國借鑒了不少國外的成功經驗;在后期也曾多次完善制度,但是相較西方國家而言還是比較落后。國家頒布了一些與中醫藥文化發展相關的規范、法案等,但是總體而言,人們對中醫藥文化的安全意識仍然比較薄弱。傳統中醫藥多為文獻形式,處于公開狀態,導致很多古方和秘方容易被他人竊取,例如日本已搶先注冊了《金匱要略方論》《傷寒雜病論》《千金方》中的200余個古方專利[3];中醫藥研發人員受到我國制度和觀念的影響,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較為薄弱,當取得科研成果,大多數研發人員首先會申請課題、發表論文或出版著作等,為職稱晉升做準備,并將臨床數據、資料等公之于眾,例如屠呦呦發現的青蒿素,被德國搶先申請了專利;原產于吉林省的人參蜂王漿,被美國搶先申請了專利等[4],我國不僅經濟損失嚴重,還流失了大量的中醫藥知識、中醫藥資源和研究成果的原始數據。近年來,隨著中央及各級政府相關政策的出臺,我國的中醫藥專利數量有所增加,但是與國外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 中醫藥文化產業發展緩慢 中醫藥文化產業是我國文化產業的分支,是以滿足人民對中醫藥文化消費需求為目的而對中醫藥文化產品和服務進行設計、生產、經營以及提供相關服務的產業群和產業鏈活動的綜合。隨著中醫藥文化的不斷發展,人民群眾對高質量中醫藥文化生活的新需求與文化產業發展不平衡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第一,種植監管缺乏,藥材質量參差不齊。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不少與中醫藥相關的政策,推動了中醫藥的發展,但是在中藥材種植規范化、土壤檢測、農殘、重金屬等方面的監管力度卻明顯不足,不穩定的中藥源頭質量直接影響了臨床效果。第二,炮制技術不規范,藥物療效受影響。目前,傳統炮制技術人才越來越少,加工工藝的不規范會直接影響藥效,F代炮制進行機械化生產,但是炮制設備的工藝參數差別較大,如加熱方式、升溫速度、轉速等。技術人員的專業知識與工作經驗會直接影響中藥飲片的質量穩定和用藥安全[5]。第三,產業轉化率低,經濟效益受損嚴重。我國是中醫藥科研高產出國,但是產業轉化率較低,科研沒有無縫接軌市場,理論沒有及時應用于臨床,更沒有充分實現專利應有的經濟效益。 中醫藥文化安全的保障策略 為了更好地保護中醫藥文化,保障人們的健康,結合中醫藥文化的特殊性,提出以下六點建議。 完善中醫藥文化安全制度 政府及相關部門應根據中醫藥的特點,適當地修改現有專利法,簡化、縮短中醫藥專利的審批流程,延長其保護時間,制定來源披露制度,保護創始人或傳承者的利益,逐步建立科學的中醫藥保護制度。借鑒他國的先進經驗,參照國際專利申請標準,健全我國中醫藥文化保護制度,與國際接軌,提高海外專利的申請率。除此之外,還要加強中醫藥文化安全管理,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將中醫藥文化的甄別、保護、推廣、產業、監管更好地銜接起來,進行全流程管理,建立評價體系,形成閉環管理,進行統籌管理與規劃。 深化中醫藥文化安全意識 解決中醫藥文化安全問題,應從思想層面入手,讓中醫藥安全文化意識深入人心。對于相關專業人士來說,要深入挖掘中醫藥文化安全的內涵,在高等院校、醫院、文化產業等相關領域開展中醫藥文化安全教育,組織相關講座、研討會等,提高專業人士的認識,防患于未然。此外,要加強中醫藥文化安全宣傳,可以通過融媒體進行主題宣傳,或推送相關影視劇,或組織內容豐富的中醫藥專題展覽等活動。張其成提出建設國家中醫藥博物館,設立專項資金并搜集散落民間、流失在海外的中醫藥文物和文獻等,對中醫藥文獻進行修葺、保護和利用[6]。通過建立中醫藥博物館,以中醫藥文物、文獻、標本等為載體,促進中醫藥文化傳播,宣傳中醫藥文化安全的重要性,創設積極的心理環境,提升整個社會的中醫藥文化安全意識,增強文化自信。 提高中醫藥文化再創新能力 在進行中醫藥文化創新時,首先,要進行調研,了解民眾的需求,以人們對中醫藥文化的需求為研發目標,提高中醫藥文化再創新能力。其次,在研發過程中,政府要加大資金投入,支持和鼓勵專業人員進行研發、創新。再次,深入學習國內外相關的先進技術和研究成果,在此基礎上,結合我國特色與民眾需求,進行再次創新,這樣既可以節省時間,減少研發成本,又可以提高起點,同時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此外,還要制定激勵制度,加大研發創新的獎勵力度,鼓勵創新,激發相關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最后,提高專利技術轉化的成功率,加強“產學研”一體化深度融合,提高經濟價值,建立協同體系,協同合作、利益共存,將人才、技術、資金等資源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實現價值最大化。 培養中醫藥文化復合型人才 人才培養是推進中醫藥文化發展的動力,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尤其是高校教育的過程中,要讓學生了解中醫藥文化,深刻體會其內涵,增強對中醫藥文化的認同感;同時,還要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況,增設文化產業、經濟管理、農業、炮制技術等與中醫藥文化產業相關的專業課或選修課,為發展中醫藥文化培養復合型人才。除此之外,醫院、文化產業、中藥種植等機構要鼓勵員工進行交流學習、定期培訓、在職教育等,提高員工的專業素養和水平。 創建中醫藥文化數據庫 印度是世界上較早利用數據庫保護傳統知識的國家。我國可以借鑒印度建立傳統知識數據庫治理體系的經驗,構建并持續完善中醫藥文化數據庫,在維護和整合數據庫的過程中,對各主體制定統一的信息收集、整理、錄入標準,避免不同建設主體的重復錄入。建設多種板塊,側重中醫藥文化的不同方面,全面收集數據。在數據庫中記載的信息可以構成專利申請中的“在先技術”,防止中醫藥知識被他人或他國授予專利權;同時,我國應與他國簽訂協議,注明此數據庫僅能用于專利的檢索和審查,并以多種文字呈現,爭取國際競爭中的主動權。 規范中藥材種植生產程序 好的中藥材是保障臨床效果的源頭,張伯禮多次提出提高中藥材質量的建議,尤其是對道地藥材、野生藥材的保護。一方面,要規范中藥材種植。鼓勵、支持建立更多的中藥材GAP基地,健全種植過程追溯體系,根據新版《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2022年第22號),應嚴把中藥材種植生產質量關口,保護野生中藥材資源及生態環境,確保中藥材質量安全,促進中藥材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政府應合理規劃種植,防止出現扎堆種植一種藥材、哄抬價格的現象。另一方面,要規范制藥生產程序。保護傳統炮制技術,中藥炮制技術已經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但是現在掌握此技術的人越來越少,政府應出臺相關政策,建立傳承基地,對各流派的炮制技術進行挖掘、整理、傳承,防止中醫藥炮制技術失傳。同時,要順應科技發展趨勢,利用先進的工業技術和現代智能技術,從實際需求出發,加強對高質量制藥生產技術設備的創新,讓中藥材生產更加現代化和智能化。此外,對加工人員進行定期培訓,促進員工之間的經驗交流,使其更好地掌握炮制技術。 中醫藥文化不僅是守護人民健康的文化,還承載著厚重的人文和歷史,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在傳承和弘揚中醫藥文化應去偽存真,更好地推動中醫藥文化生態的健康發展。 山東省藝術科學重點課題“中醫藥文化安全的現狀及保障策略探析”(項目編號:L2022Z06170300)。 參考文獻: [1]張濰漪.山東省中醫醫院中醫藥文化建設現狀及對策研究[D].濟南:濟南大學,2016. [2]趙海濱.從文化安全角度探討中醫藥文化的發展[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4,34(10):54-58. [3]王詩恒,劉劍鋒,秦培潔,等.日本漢方藥產業管理現狀概況[J].世界中醫藥,2021,16(02):351-354. [4]李茵,柯尊麗.傳統中醫藥專利保護制度檢視——以日本漢方藥發展戰略為例[J].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9,24(05):62-66. [5]鄒戩,吳瓊,夏晨.中藥炮制歷史沿革及現狀分析[J].湖北中醫雜志,2023,45(01):54-58. [6]張其成委員:加快搜集散落民間中醫藥文物文獻[Z/OL].(2023-03-04)[2023-05-01].https://www.163.com/dy/article/HV133K1R0521P4KG.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