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趣識土壤看微展覽模式的實踐與展望时间:2023-08-07 微展覽是一種體量小、省時、省錢、省事的展覽模式,能夠以更經濟、高效的方法為觀眾帶來更多元的體驗,對于大部分經費不足、空間有限的博物館來說是值得推廣的展覽模式。且微展覽的“微”只是對其特征的概述,它背后有著廣闊的研究空間,除了藏品本身的故事可供挖掘外,還有更廣泛的主題可以開發,讓博物館“接地氣”地走進大眾當中。 國際博物館協會于2022年8月對博物館的定義進行了更新,由新定義可以看出,博物館的功能已隨時代發展發生了變化。其中,“可及性”“包容性”“多樣性”“可持續性”“社區參與”和“反思”等概念首次出現。正如國際博物館協會副主席安來順所說:“新定義反映了過去15年中博物館在新時空條件下對其機構使命、功能領域及其實現方式等方面認識的更新,也是全球博物館共同達成的‘最大公約數’!边@意味著博物館不僅要更新各種配套服務,展覽作為博物館的主要功能,其主題、內容、闡釋以及形式也需要產生變革,從而為觀眾“提供多種體驗”。 當下是中國博物館的大發展階段,而展覽是博物館最核心的業務之一。但場地受限、經費有限、專業策展人員不足等問題制約著大量中小型博物館的展覽實施。除近年來興起的研學活動、博物館劇本殺等體驗活動外,展覽該如何革新并為觀眾提供多元的體驗?或許“微展覽”模式是優選之一,這種“小而精”的新型展覽同樣可以打造成有深度、有原創性和影響力的精品展覽。 本文以貴州省地質博物館“趣識土壤——世界土壤日”微展覽為例,介紹微展覽的實踐經驗、特征,總結此類展覽的策展過程,提出反思與展望,希望為各同行提供參考。 微展覽的概念與特征 概念 微展覽的出現并不讓人意外,其一方面是中小博物館受制于人員經費限制的突破之舉,另一方面也是社會節奏不斷加快后人們的必然選擇!岸唐娇臁迸c“小而精”文化傳播方式的流行,使博物館不得不嘗試從原本力求呈現整體性和規模性的宏大敘事,轉而著眼于更“短”、更“精”的微敘事。在博物館中,微展覽的概念由臺北故宮博物院策展人嵇若昕根據“微電影”的概念提出,她認為:經過認真考慮和遴選,以一兩件、三四件,最多不超過十件的展品同樣能夠組織出一個或一系列生動有趣、信息豐富的展覽,即所謂的“微展覽”。2022年,南方科技大學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正式推出了“微展覽”的概念,并在深圳博物館推出了“微展覽系列目錄”。 特征 1.展示空間靈活 微展覽所使用的展示場地,既可以是博物館中的任何一個區域,又可以用一面墻作為主要展示空間,打造半開放的展廳或全開放的空間,這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一般臨時展覽對場地的需求。 2.搭建成本低 因其場地要求不高,可以建立模塊化的展示空間或重復利用搭建材料。利用館內現有的場地,因地制宜進行空間搭建即可,成本相對更低。 3.展覽主題選擇面廣、更新快速 由于微展覽對場地、時間、成本等的要求都不高,展覽主題的選擇面相對更廣。除博物館本身的藏品之外,可加入更多與現代社會相關的主題,隨社會熱點時事變化快速更新。 4.展覽主題內聚焦 微展覽將更加聚焦某一段歷史、某一件文物/藏品、某一人物、某一板塊的知識內容,每場微展覽都是科技理念與人文知識的結合。 5.展覽受眾更具靶向性 微展覽的受眾定位更加精準,可以單一定位也可以雙向定位。針對不同的受眾,可以策劃不同主題的展覽,比如適合年輕人的時尚珠寶科普展、服飾收藏展,等等。 微展覽的實踐歷程 微展覽模式在歷史上并非無跡可尋的新鮮事物。20世紀50年代,浙江博物館曾出于政治宣傳的目的,將三輛汽車改裝為移動陳列柜,將小型流動展覽搬上街頭;同時期,陜西省博物館與西安半坡博物館也在僅有三箱文物的情況下舉辦了以拓片和照片等圖文資料為主的小型展覽。進入21世紀以來,2007年3月,為了配合當時正在進行的意大利文化遺產圖片展,意大利著名雕塑家喬凡尼·貝尼尼的美杜莎雕像在首都博物館展出,無意間構成了只有一件文物的展覽。2022年,汕頭市博物館與南方科技大學主辦,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協辦的“理解三星堆——祭祀場景中的銅器、玉器與象牙、虎牙”展覽開幕,展覽突出“小而精”,有來自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和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的文物14件(套),其中一級文物有13件(套)。此外,陜西歷史博物館和南京博物院特設國寶廳,定期更換展示鎮館重器。上海博物館另辟蹊徑,利用中庭開放區域建立區隔,打造展覽空間,連續舉辦各類微型展覽,2023年的“玉兔精靈:上海博物館兔年迎春展”在上海博物館一樓大堂舉辦,展出6件文物,以慶祝農歷新年。近年來舉辦的微展覽題材與形式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趨勢,讓觀眾在視覺盛宴中享受藝術與文化的雙重洗禮。 “趣識土壤——世界土壤日”微展覽實踐詳述 2022年12月5日是第九個世界土壤日,貴州省地質博物館在世界土壤日圍繞“土壤:食物之源”主題,舉辦了“趣識土壤——世界土壤日”微展覽。展覽將長約16米的墻體作為主要展示區域,另搭建了6米可移動的墻體作為補充,實際占地面積不到100平米,展線長度不到30米,展覽搭建總體經費約48000元,其策劃過程分四個階段。 圖1 展覽現場全貌圖(作者自攝) 展前觀眾調研 以觀眾為本是當代博物館的基本特征,而微展覽的特征之一就是受眾更加精確!拔⒄褂[要為哪些觀眾服務”“這些觀眾需要微展覽提供什么”成為策展團隊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根據對貴州省地質博物館觀眾的數據分析,自2021年開館以來至2022年底,貴州省地質博物館共接待0—18歲的觀眾366404人,占總人數的29.32%。針對此特征及展覽科普內容,本次展覽的主要目標觀眾為中小學生。因此在展覽中除了科普內容外,還要結合受眾熟知的事物進行策劃,以加強目標觀眾對展覽的理解、思考和推理;另外,后續的展覽文本撰寫與形式設計需更具童趣、更易讀懂。 展品遴選 1.按主題需要劃定展品范圍 博物館的展品一般以館藏為基礎,但在不同主題的展覽中,展品可能會空缺,因此,微展覽可以以合作的方式精心挑選空缺的展品。貴州大學煙草學院于2022年開展了土壤調查工作,共在貴州采集32塊不同類型與地區的土壤并制作成了標本,與本主題所需的展品契合,作為主要遴選范圍。 2.按主題需求篩選主要展品 為了突出本次展覽中土壤與食物的關系,根據貴州的主要土壤類型并結合貴州主要的農作物,先選出其中7件最具代表性的標本,將展品與內容深度結合,并將目光聚焦在這7件展品及其適合生長的農作物上,以突出表現土壤與食物的關系。 3.按場地特征補充輔助展品 受場地限制,展覽策劃團隊選取了6種貴州代表性農作物,制作成生長展示盒固定于墻面,展示盒中真實地種植了土豆、紫薯、豌豆、玉米、小麥等農作物,并養殖了蚯蚓和螞蟻,固定于距地面100cm及以下的墻面上,方便兒童能夠清楚地看到植物根莖生長的過程以及蚯蚓和螞蟻在土壤中行動的軌跡(如圖2)。 圖2 展覽現場——農作物生長展示盒、蚯蚓之家、螞蟻城堡(作者自攝) 為提高展覽的互動性與趣味性,在土壤保護板塊設計輔助互動展項“塑料森林”,將樹枝插在可移動的墻體上,邀請觀眾共同捆綁塑料袋,以達到出其不意的視覺和體驗效果(如圖3)。 圖3 展覽現場——塑料森林(作者自攝) 展覽策劃與設計 由于場地小、展品少,微展覽與以往大型臨時展覽的設計流程有所不同,主策展人在內容設計時就可以同步完成展覽初步的形式設計。內容設計與形式設計同步進行解決了內容與設計之間理解偏差與分離的問題,所需時間更短,其呈現效果更具完整性和統一性。 在結構上,為保證科學性、準確性、完整性,展覽以書籍《土壤地理學》(第二版)、《貴州省自然資源圖集》中的內容為主要科普內容,講述了土壤形成、地質循環、中國主要土壤類型和貴州省主要土壤類型等內容,并以此引申出土壤中的生命,包括微生物、植物和動物。 展覽文本首先要具備科學性、準確性,其次要具備精簡性、可讀性。以確定“貴州省主要土壤類型”內容為例,策展人為了解土壤分類方法,需了解土壤分類系統的起源、演化和標準。從最初的經典卻有缺陷的“土壤發生分類”,到我國“定制”的劃分方法——中國土壤系統分類,土壤的分類方法其實有很多種:1.按照常規人們能理解的顏色分類,中國有五色土;2.按照土壤診斷層分類,共有14種土綱;3.按照土壤發生層分類,共有12種。最終展覽借鑒了自1984年開始,在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主持下歷時近20年完成的《中國土壤系統分類》,并將這一研究成果作為最終展示內容。 主題聚焦是微展覽的特征之一,因此精簡文字的過程更為重要,不能追求大而全,而是要精準,策展人需要將知識反復糅合、“嚼碎”、吸收再提煉。在本展覽內容設計過程中,策展人將一本200頁的教材與研究成果濃縮成百字以內的文本與一張圖片,由此著重展示了貴州省主要土壤類型與貴州農作物的關系,以突出展覽主題。 展覽文字的可讀性一直以來是博物館討論的重點話題。微展覽在設計之初就可以明確受眾范圍,因此在撰寫展覽文本時需“咬文嚼字”,使文本契合受眾的閱讀水平及習慣。在本案例中,由于展覽的受眾以兒童、青少年為主,文字參考小學語文課本中的表達方式,盡量簡單地呈現出“對兒童友好”的文本。 圖4 展覽現場——中國與貴州主要土壤類型地圖 (作者自攝) 展覽宣傳 宣傳工作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微展覽的成敗,F階段大多博物館以微信公眾號推送的方式進行宣傳,但這一宣傳方式的開展建立在觀眾提前關注博物館微信公眾號的前提下,本身有較大的局限性,宣傳力度和效果十分有限。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策展團隊采用了“人傳人”的宣傳思路,通過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媒體“種草”式推廣本展覽,邀請觀眾分享自己的參觀體驗,以提高觀眾在微展覽宣傳中的參與感。展覽于2022年12月5日開展,至2023年2月28日,展覽參觀人數達84691人,微信公眾號相關宣傳文章閱讀數共1262次,小紅書、抖音等其他宣傳渠道可追溯曝光量共計5398次。同時,展覽邀請多家博物館相關單位進行參觀,擬與貴州省內的學校、社區進行合作,促成巡展。 反思總結 本次展覽是對微展覽模式的初步嘗試,仍有進步的空間,比如針對特定人群的展覽需要進行更深入的分析解讀,展覽評價體系需要進一步完善等。但由此也可以得知,微展覽對博物館而言是一種“投入產出比”高的項目,適用于廣大經費不多、場地有限的博物館,且微展覽的“微”僅僅是對其特征的概述,它背后有著廣闊的研究空間。微展覽以獨特的視角聚焦觀眾目光,以特有的方式清晰地傳遞展品信息,講述展品背后的故事。這也要求博物館的策展人有更廣博的知識、更廣闊的人脈、更開闊的視野、更綜合的能力,能對展品進行解讀與展覽策劃,進行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宣傳,并站在大眾的位置去思考,為其提供更優質的展覽服務,以多樣的形式增強人民的文化自信。 未來展望 目前我國博物館的微展覽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這些成功的實踐證明微展覽這種新型的展覽模式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但我國對微展覽的研究尚存在許多不足,作為一種新型展覽模式,當前對微展覽的研究多從實際工作經驗出發,沒有總結出微展覽策展工作的規律,進而上升為理論指導。本文希望以策展人的目光為微展覽的研究與發展提供新的思路,希望能夠以此模式突破博物館傳統展覽的桎梏,為博物館展覽提供更廣泛的實踐空間和更豐富的發展方向,同時為建設更包容、更可及、更多樣的博物館提供強勁的推動力,為博物館觀眾提供“親切而多樣”的博物館參觀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