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吸引大眾參與博物館的文物保護工作时间:2023-07-26 博物館是連接歷史與未來的橋梁,是人們了解歷史、體驗文化的重要場所。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各級政府在博物館建設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博物館藏品的數量大幅增加。然而受經濟條件、受教育水平和審美能力等因素的影響,大眾對于博物館文化傳播作用的認知不足,主動參與博物館文化傳播活動的積極性不高。如何調動廣大群眾參與博物館文化傳播的積極性,是博物館面臨的重要問題,F就如何吸引大眾參與博物館的文物保護工作談幾點看法。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不斷提高,文物保護意識也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民眾開始加入保護文物的行列。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物資源,這些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對中國乃至世界都具有很重要的價值。黨和政府十分重視文物保護工作,從政策法規、資金投入等方面對其給予了充分的保障。 博物館公眾教育的形式與內容 公眾教育是博物館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也是吸引民眾參與博物館文化傳播的重要形式。目前,全國各大博物館都在不斷加大對公眾教育的投入,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開展公眾教育活動 博物館要想吸引更多群眾參與博物館文化傳播工作,就必須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開展公眾教育活動。這樣才能讓更多的群眾對博物館文化傳播工作產生興趣,并積極參與到博物館文化傳播工作中。例如,可以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建立數字化博物館,對文物資源進行數字化處理,將其以圖片、聲音、文字等形式向公眾展示,讓廣大群眾在參觀博物館時能更加直觀地了解文物。同時,博物館還可以利用現代科技手段開展公眾教育活動,比如可以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開展公眾教育活動。這種方式不僅能提高公眾參與博物館文化傳播活動的積極性,還能讓群眾了解到更多的文物信息。 采用多種形式吸引公眾參與博物館文化傳播活動 首先,要不斷完善博物館的公共服務設施,確保博物館服務功能的正常發揮。其次,要加強對博物館工作人員的培訓和教育力度。工作人員對博物館服務工作的了解程度會影響到博物館文化傳播活動的開展。為了能讓廣大群眾更好地參與博物館文化傳播活動,必須加大對工作人員的培訓。 針對不同群體設計不同的公眾教育活動內容 博物館的公眾教育活動應該針對不同群體設計不同的內容,這樣才能讓群眾對博物館公眾教育活動產生興趣,從而提高博物館公眾教育活動的效果。 博物館的文物保護 文物保護工作是博物館工作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博物館文化傳播的重要內容。 加強宣傳,提高民眾對文物保護重要性的認識 加大宣傳力度,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例如,在國際博物館日開展主題展覽、講座、研討會等活動,向群眾普及文物保護的相關知識。浙江博物館曾推出“跟著非遺去旅行”主題展覽,以非遺為切入點展示浙江地域文化;陜西歷史博物館也曾推出“陜西歷史文化展”等展覽活動。通過這些活動,讓廣大民眾了解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此外,還應大力宣傳文物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從法律層面提高民眾保護文物的意識。 加強科技考古的力度 科技考古是指利用科學技術手段和方法進行的考古活動,是以科學研究為基礎的考古學方法。隨著科技在考古領域中的廣泛應用,科技考古已成為現代考古學的重要研究內容。通過開展科技考古,可以對古代文明進行深入的研究與探索,從而揭示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的規律及本質特征。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一是要引進高素質專業人才,彌補博物館專業人才短缺的現狀。二是要加強對在職工作人員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升,可以通過業務培訓、參觀學習等形式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三是要向在職工作人員普及文物保護知識,可以通過組織開展座談會、專題講座等形式對現有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四是要鼓勵和支持在職工作人員參加專業技術資格考試。 加強文物數字化技術的應用力度 隨著數字化技術在各行各業的廣泛應用,文物保護工作也要實現數字化。要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提高文物保護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把文物保護工作由“經驗”時代帶入“數字”時代。 加強對館藏文物養護的管理力度 為了更好地發揮博物館的文化傳播功能,可以在館藏文物保護方面做一些嘗試。例如,在新進藏品保管過程中進行預防性養護;對館藏文物進行分級分類養護;建立健全館藏文物檔案;利用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對館藏文物進行信息化管理等。博物館工作人員要充分認識到出土文物是博物館文化傳播中最具特色和優勢的資源,同時加強對出土文物的研究,利用新技術提高出土文物的保護質量。此外,民間收藏也是文物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缺乏科學系統的管理,民間收藏在藏品的保管、展覽以及對外交流等方面存在很多問題。因此要充分發揮博物館的文化傳播職能,加強對民間收藏文物的保護力度,將民間收藏納入博物館文化傳播體系。 建立開放的博物館文化空間 博物館作為一個社會教育機構,通過為社會公眾提供高層次、高質量的文化服務來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博物館要通過開展不同形式、不同內容的社會教育活動,提升公眾的文化素養。首先,博物館應該建立一個開放的文化空間,讓公眾在開放、舒適的環境中學習和體驗歷史,感受歷史文化。其次,博物館應提供免費、開放的服務,在保證藏品安全的情況下,為社會公眾盡可能多地提供藏品信息,并適當延長展覽時間。再次,博物館應定期舉辦專題展覽或臨時展覽,并在官方平臺向公眾公開展覽信息,做好宣傳工作。最后,博物館應定期舉辦學術講座、研討會、座談會等活動,以提升公眾的文化素養和藝術欣賞能力。 舉辦各類專題展覽 專題展覽是指以某一主題為中心,通過科學系統地搜集、整理、研究和展示相關文物,來反映某一時期某個區域的歷史發展進程、地域文化特色及其社會生活面貌的大型展覽。專題展覽具有選題突出、主題鮮明、內容豐富、結構完整的特點,能夠發揮博物館的教育功能和社會服務功能,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眾多的珍貴文物及歷史遺跡。受經費、人員和管理體制等方面的限制,長期以來,我國博物館在文物保護和利用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特別是在展覽方面,存在著重藏輕展,重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問題。為了改變這一狀況,博物館應認真貫徹落實《關于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見》中的相關要求,以滿足廣大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為宗旨,以滿足社會各界對博物館資源的需求為目標,將文物保護作為博物館工作的重要內容。對非物質文化遺產要做到“4個結合”,即與經濟建設相結合、與發展文化產業相結合、與傳承傳統美德相結合、與開發文物資源相結合,加大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基礎研究工作的投入,將其納入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規劃中。 近幾年,各博物館通過舉辦展覽,向社會公眾展示了豐富的文物資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如中國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系列特展等。這些展覽向人們展示了中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 提供公共服務 博物館公共服務是指博物館向社會公眾提供的各種服務,包括免費開放、基本服務、教育活動、參觀優惠等。在免費開放方面,首先要明確免費開放的基本內容和原則,其次要明確免費開放的時間、方式和范圍,再次要明確免費開放的要求和標準,最后還要對免費開放的效果進行評估。只有做到這些,才能真正發揮博物館的公共服務職能,才能吸引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博物館文化傳播活動。 在提供基本服務方面,首先要確保博物館有足夠的空間,以便工作人員開展相關工作;其次要定期開展相關培訓工作,提高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再次要為博物館提供適當的支持,鼓勵博物館開辦更多的展覽;最后要明確基本服務項目的具體要求,使博物館的基本服務項目能夠更好地被群眾所接受。 在開展教育活動方面,博物館首先要制定相應的活動計劃和方案,明確教育活動的目的、內容和要求等;其次要選擇合適的活動形式和內容,以提高活動效果;再次要為廣大群眾提供學習平臺。例如可以開展線上專家講座等活動。 在提供參觀優惠方面,可以通過制定一些優惠政策來吸引更多社會公眾到博物館參觀游覽,在此過程中,要確保公眾能享受到良好的服務。例如,博物館可以在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等線上平臺發布相關信息,使公眾通過網站、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了解博物館的基本信息,并進行入館預約或登記;也可以提供線上展覽等服務。 總之,吸引大眾參與博物館文化傳播活動是一項復雜又艱巨的工作,需要每個參與其中的單位和個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只有充分激發廣大公眾參與博物館文化傳播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才能更好地實現博物館文化傳播活動的目標。 設立文物保護專項基金 目前,很多博物館都設立了文物保護專項基金,但由于缺乏嚴格規范的管理制度,導致一些資金并沒有用到指定的項目中。針對這一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管理。 設立專門的主管部門,對文化保護專項基金的使用進行監督,并公布文化保護專項基金的使用明細,接受上級主管部門和社會公眾的監督。 制定完善的資金使用和管理制度,通過嚴格規范的制度,使文物保護專項基金真正用于博物館文化傳播活動和文物保護工作。 建立健全監管機制。要加強對專項基金使用情況的監督和檢查,定期對其使用情況進行復盤,確保專項基金真正用在“刀刃”上。 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廣大民眾對博物館文化傳播活動的作用有了新的認識。博物館作為開展文化傳播活動的主要場所,應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采取多種宣傳手段和方式,讓廣大民眾了解更多文物知識。同時,要積極引導大眾參與博物館文化傳播活動,提高大眾保護文物的意識,使其成為博物館文化傳播的主力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