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媒體背景下如何做好文化館的數字化建設时间:2023-07-10 在融媒體時代,傳統的文化館服務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用戶的需求,亟須探索一套新的服務模式。數字文化館不僅可以在現代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服務更多的個體,提高服務的質量和效率,還能讓群眾享受到更便捷、更深入的文化服務。加快數字文化館建設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群眾與文化館的雙向選擇。 報紙、廣播和電視作為傳統媒介,具有傳播信息的作用,這些媒介各有特點又相互補充。將不同媒體整合起來,使其發揮各自優勢,就成了融媒體。如今融媒體早已成為一種趨勢,很多機構部門、公司企業紛紛利用融媒體的優勢,將各種資源和信息精準地推送給用戶。 融媒體的發展 融媒體作為一個全新的理念,經歷了跨媒體、全媒體等階段。融媒體時代,各種媒介之間實現了融合互補,打破了過去門戶網站“我寫什么,你看什么”的繭房效應,開始重視互動和社交,按照受眾的思維習慣和接受能力進行傳播。這一方面提高了信息傳播的效率,另一方面也將受眾納入信息傳播體系中。在這場變革和創新中,媒介的發展和信息的傳播日新月異,人們對融媒體的接納和依賴程度越來越高,融媒體已經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在為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存在信息娛樂化、碎片化等問題。如何在融媒體背景下做好數字化宣傳工作,成為值得認真思考的問題。 融媒體的特點 如今,融媒體傳播的交融性、集成性已經逐漸被大眾接受,其借助數字化技術的優勢,逐漸成為主流的宣傳方式,走進了群眾的生活。近年來,隨著群眾的文化需求激增,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要求也越來越迫切。2020年以來,各級文化館均開通了線上服務功能,開展了一系列健康宣傳、資源服務、遠程培訓等活動,可以說時代的發展成為文化公共服務體系數字化發展的契機。 融媒體時代下數字文化館建設的趨勢 文化館是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承擔著豐富群眾文化生活、保障群眾基本文化權益、讓群眾廣泛享有免費或優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等責任。但傳統的文化館建設存在一些問題,包括自身服務設施不完善、服務方式和服務手段單一、場館有限、服務覆蓋面小、群眾接受文化服務不均等。因此,數字文化館是數字化、信息化、網格化環境下文化館的新形態,是利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提高文化館公共文化服務能力的新途徑。數字文化館適應了新形勢、新發展,在體現文化館公益性、普惠性的同時,突破了時空的限制,創新了文化服務形式。 融媒體時代建設數字文化館的必要性 《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中指出,要不斷加快推進文化館數字化建設,使之成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個公益性文化服務機構,文化館只有不斷滿足群眾的需求,才能不落后于時代。文化館的數字化建設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 建設數字文化館是群眾和文化館共同的需求。文化館可以通過數據分析技術了解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服務效率;群眾可以通過獲取文化館的數字化服務打破時空限制,豐富自身的精神世界。群眾不僅是數字化服務的受益者,也是文化館數字化建設的參與者,其文化需求主導著數字文化館的發展方向,他們的文化交流可以促進文化館的創新,他們的文化反饋是數字文化館不斷進步的動力。 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和普及促使文化館必須加強對數字化技術的使用,在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時提高服務水平。融媒體時代的到來改變了過去人們獲取信息和參與文化活動的方式,傳統的文化館運作模式必須作出改變。 當前數字文化館建設中存在的不足 第一,專業人才不足,阻礙了數字文化館建設的進程。專業的數字技術人才是融媒體時代文化館提供數字化服務的核心力量,數字文化館要想提供良好的公共文化服務,離不開人才的培養和儲備。文化館雖然可以在短時間內利用網紅效應激發人們前往文化館的熱情,但這種方式帶來的用戶往往黏性不強,不利于文化館的可持續發展。由于融媒體時代文化館數字化建設具有較強的專業性,許多沒有配備專業人才的縣域文化館通常采用服務外包等外聘方式來提供數字化服務,這種方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自主運營,但卻無法深入開展數字化建設,不利于數字文化館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必須加強專業人才的培養和引進。 第二,線下活動不夠豐富,無法吸引年輕群體的關注。由于縣域文化館的行政職能、財政預算相對固定,往往基于政府視角提供數字化服務,無法吸引群眾的參與。目前互聯網已經得到了普及,截至2022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67億。但是數字文化館的融媒體矩陣專業內容較少,僅依靠超星圖書館的數字資源和館內業務骨干的公益培訓課難以支撐起數字化服務體系。另外,縣域文化館的服務器帶寬不足、內存有限,每當舉辦報名預約、有獎活動時,經常出現擁擠、掉線等問題,且缺乏年輕人感興趣的VR設備、實景觸摸屏等設備,文化館網站的首頁大多是政務新聞、政策宣講和通知公告,無法滿足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第三,數字文化館建設的非標準化導致資源無法共享。目前,大多數縣域文化館的數字化建設尚未采用統一的標準,由于每個文化館使用的數據庫不同,資源共享成為一個難題。此外,還將視頻、圖片、電子讀物等資源的格式進行統一,否則無法進行統一的數據管理,各文化館之間也無法進行數據交互,許多珍貴的特色數字資源只能在小范圍內傳播,造成了資源的浪費。目前,多數數字文化館還處于獨立發展的階段,沒有與數字圖書館、數字博物館、數字美術館合作,這導致用戶必須登錄多個網站才能搜集完整的資料,給用戶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建設數字文化館“文化云”的思路 在融媒體時代,人們對公共文化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線下活動的形式和內容日新月異,各類數字資料也在不斷增加,數字文化館工作人員每天都要面對大量數據,即使基層文化館不斷加大對數字文化館的人才和資金投入,仍然存在資源利用不充分的問題。如何高效高質地存儲、共享館藏資源,成為融媒體時代迫在眉睫的問題。 文化館的文化資源是公共的,要想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就要打通各文化館間的技術壁壘,利用融媒體時代的“互聯網+”運營模式,以及成熟的總分館體系,自上而下地實現云計算、云存儲、云交流,在云端實現信息交互和資源存儲,“文化云”建設是融媒體時代的必然要求,也是文化館實現社會效益、提高服務質量的必要途徑。 “文化云”建設是指依托云計算技術,將文化館的各類數字化文化資源進行整合處理,并通過構建相應的網絡信息平臺,實現文化館資源共享的建設方式。通過“文化云”建設,不僅可以促進文化資源的共享,優化服務模式,加強總分館制建設,避免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還可以推動數字文化館建設的標準化,真正做到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的創新。 建設數字文化館的融合發展思路 整合資源,豐富資源庫內容 近年來,山東省部分縣域文化館在建設“文化云”的要求下,著力開展數字建設工程,搭建數字化惠民平臺,打造新型“互聯網+文化館”的服務模式,將文化館與數字信息技術有效結合起來,建立了群眾文化數字資源庫。文化館充分利用數字技術,打造了公共文化服務云平臺,開設了云課堂、線上非遺共賞等板塊,提供了演出、講座、展覽等線上文化服務,讓市民足不出戶便可“云”享文化盛宴。受時間和資金等因素的影響,文化館數字資源庫建設更多關注網站的互動性、便捷性和低門檻等特點,通過整合現有資源的方式,讓群眾更容易獲取和利用文化資源。搭建數字資源庫是一個融合資源的過程,各文化館的資源庫是相互連接、不斷更新的,群眾的需求也是個性化、多樣化的,只有整合資源,才能高效高質地建設數字文化館資源庫。 搭建數字文化館網絡訪問平臺 上文提到的數字文化館正是建立在數字化訪問平臺的基礎上的。過去,文化館服務群眾的方式局限在“群眾—場館—老師”這一單向聯系中,但是在融媒體時代,群眾可以利用數字化平臺隨時隨地表達訴求,文化館也可以將自己的資源和服務隨時提供給轄區內的受眾,不受時空的限制,提高了服務效率和服務質量。 對于基層文化館來說,網絡訪問平臺不僅可以發揮數據儲存、展覽展示、直播回放、公益教學、意見反饋等作用,還可以全方位地展示文化場館的服務職能,并與國家“文化云”、省級“文化云”互聯互通,豐富館藏資源,并在此基礎上以群眾需求為導向,采用自建、聯建、購買、租用等方式,真正有效地提升數字化服務的質量。 增加數字文化館服務功能 融媒體時代的信息量巨大,群眾獲取信息和服務的途徑也在不斷增加,要想準確把握群眾的需求,為其提供更加高質量的服務,就要增加文化服務的內容,滿足其不斷增長的文化信息需求。 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并非單一化、同質化的,每個人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建立數字化服務平臺沒有萬能的模板,需要根據不同年齡段和文化水平的人群的特點提供不同的服務。比如中老年人比較關心養生,文化館可以開設太極拳培訓課;青年人喜歡旅游,文化館可以開通講解地域歷史文化知識的課程。此外,文化館還要充分考慮文化館網站頁面布局的合理性,讓用戶可以根據導引輕松找到自己需要的資源。 文化館在優化數字化服務的過程中,還需要減少緩存內容,以確保系統可以安全平穩地運行,提升服務質量。 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和資金投入 數字化服務作為文化館服務的新方式,需要人才和資金的支撐。服務外包雖然方便,但不利于文化館的長期運營。許多文化館的多媒體設備和數字資源庫在剛建成的時候受到了極高的重視,但時間一長就出現資源更新滿、菜單功能不全、在線交流回復不及時等問題。專人運營、專人管理、專人審核是數字化建設的首要問題,要有專門的人才負責數字資源管理、網站維護、客服交流等工作。此外,數字化服務離不開政府的重視和資金投入,政府在政策制定、資金預算方面需要提前做好調研,設置專項資金幫助文化館完成數字化建設。數字文化館需要工作人員和政府年復一年的堅持和投入,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群眾享受到最便捷、最滿意的公共文化服務。 綜上所述,融媒體時代,數字文化館建設已經成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首要任務。群眾要想獲取文化服務,首先想到的就是拿起手機,或尋找附近的電子引導屏,獲取數字化服務。在此背景下,基層文化館在建設數字化服務體系和資源庫時,必須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增加服務內容、充分整合現有資源、聯合各級“文化云”平臺,以建設高標準的數字文化館;同時,還要主動搭建文化館公共文化信息咨詢門戶網站、文化資源管理系統、文化館掌上客戶端等,吸引更多群眾走進文化場館,獲得良好的文化體驗,享受貼心的文化服務,激發群眾學習文化的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