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揚優勢、避短板、補不足:城市出版社發展之路时间:2023-07-10 城市出版社誕生于1985年至1995年之間,是指依托計劃單列城市和副省級省會城市而開設的出版社,在出版社之前冠以城市名,如青島出版社、濟南出版社、南京出版社等,總計16家。城市出版社設立時間短、區域性強,核心競爭力普遍不強,F結合濟南出版社發展路徑,論述城市出版社的發展歷程、優勢及面臨的挑戰,希望對城市出版社的發展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城市出版社的優勢與面臨的挑戰 國有文化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載體與傳播平臺,也是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性力量,更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發展論述要求的“排頭兵”和“領頭雁”。但是,隨著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以城市出版社為代表的國有文化企業面臨著不少內部問題與外部挑戰,突出表現為以下幾點。一是體制機制不夠靈活,經營模式僵化,不能完全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二是人才結構不合理,晉升通道比較單一,管理團隊成員普遍年齡較大,合理的人才梯隊尚未建立,限制了出版業務發展。三是產業業態單一,拘囿于傳統出版主業,主要產品市場認同度低,社會效益不高。尤其是隨著以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出版產業面對著完全不同于以往的讀者群體和市場環境,行業發展困境和瓶頸也逐步顯現。四是城市出版社不僅要面對來自省級出版集團、中央出版集團以及大學出版社的競爭,還要面對如雨后春筍般出現的民營圖書機構的競爭,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 當然,城市出版社也有很多優勢。比如,依托城市,易得到地方支持,弘揚城市文化,參與城市出版資源開發;企業規模普遍較小,能夠在決策后迅速執行,船小好調頭;與歷史悠久的大出版社相比,負擔輕,機制靈活;與民營出版機構相比,出版資源豐厚,信譽好,保障力量強;等等。如果城市出版社能充分運用這些優勢,其發展前景依然廣闊。 濟南出版社發展路徑 濟南出版社建社于1988年,2009年轉企改制,2012年進入快速發展階段,2022年實現凈利潤6006萬元。在全國16家城市出版社中當選為全國版協城市出版社工作委員會會長單位;在全國584家出版社中,利潤總額排在第18位。濟南出版社的騰飛主要依靠兩個方面:一是深挖主業優勢,打造出版品牌;二是創新驅動,融合發展。 聚焦主業,打造品牌 1.深耕主題出版,服務中心大局 目前,市場上有一些主題出版圖書選題內容同質,偏說教、偏學術,與讀者生活有一定距離,不能使大多數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產生共鳴,感同身受。而如何在唱響國家主旋律、弘揚正能量的同時使內容更接地氣,把有意義的內容講得有意思,是每個出版社都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近年來,濟南出版社整合國內外知名學術權威人士和行業專家,打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兩個國家級出版高地,并持續發力;“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叢書”入選2022年中宣部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選題名單;《紅色齊魯365》《季羨林如是說》兩本黨建教材被中宣部、中組部評為第五屆全國黨員教育培訓教材,山東省只有一家出版社入圍;《制度自信與制度之治》、“中華元典學術史叢書”入選國家“十四五”時期出版業發展規劃項目;為賡續“紅色基因”,重點打造了《百年文學主流:小說大系》《人格的力量——中國共產黨老一代革命家人格風范》等一批紅色圖書。 2.弘揚傳統文化,樹立優質品牌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家談》獲國家出版基金資助;《諸子百家國風畫傳》(全6冊)版權輸出法國、美國、德國、韓國等國家;與國際儒學聯合會、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共同策劃的《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教師讀本》《中華傳統文化經典誦讀》,發行總碼洋達5000萬元;厚植地方文化,《濟南故事》《濟南味道》《千泉之城》等突顯濟南歷史文化特色、人物風情的圖書為展現濟南文化底蘊,弘揚優秀歷史文化提供了助力。 3.加大原創力度,打造童書精品 濟南出版社注重內容原創,實施精品戰略,相繼策劃出版了《王一梅給孩子的情商童話》《快樂小書蟲》《童話莊子》《噓,老師來了》《給孩子的詩意童年》《魯冰七彩童話系列》等一系列注重青少年品德教育、素質教育的優質圖書,全方位提高了童書出版在業界的知名度、美譽度。版權引進產品《小恐龍可可奈》,在全國出版業深受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影響的大環境下,創新營銷模式,通過網絡大V推薦、教育機構團購等新興渠道,面世兩個月即線上銷售24萬冊,其受到了國內小讀者的喜愛,也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4.聚力名師團隊,做強教育出版 濟南出版社的教育類圖書做的時間最長,經驗最豐富,成果也比較豐碩:教材教輔一直是濟南出版社的“看家本領”,早在建社之初就是其盈利重點,目前國標教材《生物學》年銷量260萬冊,教輔《學習與檢測》《知識與能力測試卷》經久不衰;課程化閱讀產品《小學生小古文100課》年銷量逾百萬冊,延伸開發的《小學生小散文100課》也賣得很不錯;近幾年在主題教育、安全教育、傳統文化教育、德育等專題教育類圖書方面下的功夫也很深,基本具備迅速根據國家政策組織作者編寫圖書的能力,發行渠道也比較成熟,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面向中學生的傳統文化教育讀物,出版5年,總銷量達390萬冊。 融合發展,實現騰飛 “聚焦主業”是在圖書主業上持續精進,在主題出版、定制出版、精品出版等領域不斷拓展,夯實主業根基;在此基礎上的“融合發展”則是以“文化服務城市”為現代文化企業發展的戰略定位,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核心,實現融媒體賦能與出版融合發展轉型,形成圖書出版發行、多媒體數字服務、會展會務經濟等多產業模塊的融合發展態勢,用文化引領企業轉型升級。目前,濟南出版社擁有13個全媒體賬號和15個融合發展平臺,已發展成為集圖書、期刊、電子音像、數字出版、廣播電視、網絡傳播、教育培訓及會展會務、旅游研學、酒店等多業態于一體的綜合性文化創意產業集團,邁入全國出版行業前列。 1.素質技能多元化,提升團隊競爭力 企業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全媒體時代使得傳統出版業急需加快培養一支與融合發展相適應的高素質、高水平人才隊伍。近年來,濟南出版社注重多領域人才隊伍的培養和組建,打造了一專多能的知識服務文化隊伍,不僅圍繞各部門業務引進復合型人才,而且注重對創新型、專業型人才的培養,在各編輯室的基礎上,成立了數字融合發展中心、影視制作、會展會務、電子商務、旅游公司等10余個多業態部門,從而形成了以圖書主業為基礎,融合發展全面開花的局面。 2.融合方向多元化,推動新興文化業態 圍繞文化產業,濟南出版社以政府服務、民生服務為重點,拓展會展會務、展館設計展陳、人力資源管理、多媒體數字服務、影視制作、活動策劃、高質量PPT制作、網絡安全、境外衛星落地服務等業態,在主業之外衍生出更多發展實業。其中,在推動媒體融合發展業態中,創新研發出“系統推演、組合優化、無縫銜接、系統集成、現場總成”會展會務模式,形成了規范化、模塊化、集成化會展會務“生態鏈”,先后承接文旅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人社部中國智能制造大賽及外交部、工信部、中國社科院等籌辦的國家級展會;連續三年承接由中共濟南市委、濟南市人民政府主辦的中國·濟南新動能國際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承接的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大型圖片展受到中共濟南市委宣傳部領導的高度肯定;多項會展活動先后被中央電視臺、新華社、中國政府網、《人民日報》等國家級平臺宣傳報道。在2020年年末創下一個半月承接山東旅發大會暨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游博覽會、第六屆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全國糖酒會、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際論壇四個國家級會議的歷史記錄。經過努力,濟南出版社會展會務板塊已經形成品牌,樹立了會展會務行業的標桿。 城市出版社發展路徑思考 依托城市,發揮優勢,樹立品牌 城市出版社最大的優勢資源就是城市,保護、傳承、開發、利用好本土文化資源,使本土文化與時代精神相適應,讓優秀文化跨越時空,為提升城市軟實力提供強大的文化動能,是城市出版社應承擔的使命與擔當。此外,城市出版社還應該緊緊依托城市,在弘揚城市文化的基礎上延伸,化被動為主動,為城市各個領域的業務開展提供量身定做的出版服務。比如關注城市熱點,深挖政府需求,增強政府黏性,為其策劃一批實用性和可讀性兼具的小而精的圖書。目前,濟南出版社與市政府很多機關單位都建立了合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文化濟南”的號召,策劃了一批大力推進紅色基因傳承和省會紅色文化傳播的精神陣地建設工程,推出了《中國榮耀》《紅色印記》《紅色齊魯365》等主題教育圖書和文化活動。圍繞濟南傳統文化,打造“濟南故事”和“濟南文化名片”系列圖書和活動,塑造濟南城市文化名片,賦能濟南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同時,立足于城市軟實力建設,與中國社科院哲學院研究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打造服務于濟南城市軟實力建設的智庫群,為研究、提升濟南城市軟實力貢獻力量;為服務文化濟南建設,承辦了“家庭電視老年大學”“0—3歲嬰幼兒科學喂養工程”“文化惠民消費季”“泉城書房”“當代教育家學堂”等為民辦實事項目。 整合資源,完善制度,優化機制 出版社是黨和國家的喉舌,無論何時都應該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加強對出版領域重大問題的分析研判、統籌指導、督促落實,確保出版工作始終堅持正確方向。健全完善出版物導向管理制度,把好選題關、審讀關、質量關,著力提高行業管理水平。結合近年來的工作實踐,不斷細化和完善制度建設,在圖書出版過程中,嚴格執行選題論證、“三審三!、重大選題備案、地圖審核管理、印前審讀、書號管理等出版管理制度。另外,城市出版社還應在基礎制度、用人制度、運營制度、管理制度的創新上下功夫,努力激活企業融合發展的內在活力,提升經濟效益。千秋基業,人才為本。高度重視人才隊伍梯隊建設,把專項培訓和員工入職培訓、企業文化培訓進行充分結合,并將其作為一項系統工作長期推進,這對企業培養一批具有專業素養和出版情懷的人才隊伍具有重要意義。 認識不足,強化弱項,突出重圍 目前很多城市出版社的策劃能力、創新能力日益提高,但在整個市場環境中的表現仍顯弱勢。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有的城市出版社依托民營機構,有的依賴國外版權,卻唯獨缺少核心策劃能力。對出版社而言,核心策劃能力無疑是核心競爭力。很多編輯常年出差,經常奔赴各種學術研討會、各大書展,回來就帶來一批好選題。他們關注各種學科的發展動向,了解各專業研究帶頭人,甚至知道這些專家的創新理論。有的編輯甚至通過在出租車上聽廣播得到思路,在火車上瀏覽學習強國得到靈感,這種無時無刻不在思考、策劃的習慣值得學習。另外,還可以通過一些渠道獲得選題:比如,多關注一些好雜志的連載文章,與國內版代公司建立聯系,參加展會時多去看看國外出版商的書,逛逛微博、抖音、嗶哩嗶哩等各平臺的熱搜,關注一些粉絲量比較大的博主……互聯網時代信息互通,能夠獲取讀者想法的渠道很多,城市出版社的編輯更應該打開思路,擁抱時代,引領時代,而不是拘囿于方寸之間,整日伏案,閉門造車。再就是城市出版社的版權運營能力較弱。隨著我國在國際上各方面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中華文化走出國門是必然趨勢。在國家倡導文化產業“走出去”的大環境下,每一家出版社都必須思考如何把自己的內容國際化。近年來,城市出版社圖書版權輸出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有突破,但仍有一些出版社沒有專門的部門經營圖書版權貿易,因此對國際圖書市場需求的了解也不深入。對此,城市出版社應采取相應舉措,派出隊伍向富有版權輸出經驗的出版社學習,提升編輯的版權輸出意識,或建立部門進行統一管理。在策劃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優秀選題時,要注意語言須易于翻譯,易于被國外讀者理解,在版式、封面上注意美觀。有了輸出的經驗后,可以成立專業團隊對公司圖書版權進行統一管理,根據出版特色和品牌尋找國外對口出版社建立直接聯系,形成一批相對固定的合作公司,根據不同國家、不同出版社的需求,有針對性、成體系地進行輸出。另外,在出版業不斷數字化的過程中,城市出版社還應在努力做好傳統出版的基礎上,逐步培養編輯的數字出版意識,提高版權運營能力,努力促成與喜馬拉雅、數字圖書館等各種數字平臺的深度合作,把歷年來積累的優秀品牌,深耕轉化為音頻、視頻、電子書等,以獲得收益,努力探索出一條數字出版經營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