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足文化生態學視域,觀衡陽稻草龍文化之發展时间:2023-06-28 省級非遺項目九市稻草龍是一項由當地民眾演繹、傳承,具有娛人、祀神、表演三重身份的民俗傳統活動,F如今,在當地相關部門的重視與相關政策的推動下,稻草龍得到大力發展,其走出村鎮,面向更廣泛的受眾。但繁榮的背后,有必要注意到大量的宣傳表演在使這一民俗傳統走向大眾、增強文化影響力的同時,傳統民俗閉合式的“文化場”被打破了,“繁冗”的儀式被簡化了;诖,引入文化生態學中的“生態整體性”概念,從表征、信仰、環境等方面對該民俗事項進行闡釋,進而分析九市稻草龍的生存與發展狀態,有效加強對非遺項目的整體性保護。 湖南省衡陽市臺源鎮的九市稻草龍是在南方稻作文化中生成的,是一種由當地民眾演繹、傳承,具有娛人、祀神、表演三重身份的民俗活動。2012年,經批準,衡陽縣“九市稻草龍”被列入湖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當地相關部門的重視與相關政策的推動下,稻草龍得到大力發展。但繁榮的背后,我們必須要注意到大量的宣傳表演在使這一民俗走向大眾的同時,也使傳統民俗閉合式的“文化場”被打破了,“繁冗”的儀式被簡化了,文化整體呈現出碎片化的發展態勢。但民俗文化空間本身是完整的,其構成的因素也是綜合的。就九市稻草龍而言,其存在、發展與民俗儀式、龍具技藝、口傳故事、文化信仰、地域環境等因素密切相關,這不僅是稻草龍文化源遠流長的基礎,也是其文化的組成部分。具體可以概括為地域環境、文化信仰與形式表征三部分。值得注意的是,這三者的關系并不是獨立的,而是交織的,它們在互動中生成文化生態系統。這種存在于民俗形式內部中整體性關系的體現,恰恰也是文化生態學研究的關鍵所在——生態的整體性。筆者之所以引用這一概念,是希望在調查研究中對民俗事項進行全方位的認識,不只是著眼于其表演形式,而是廣泛地研究整個文化系統中的各項因素,進而分析九市稻草龍的生存與發展狀態,有效加強對非遺項目的整體性保護。 形式表征:龍具技藝與儀式場圖 龍具技藝 據調查,九市稻草龍源于當地百姓抵御蟲害、祈求豐收的美好愿望。而這種以草龍祈求的方式早在南宋時期便已存在!秹袅讳洝分杏杏涊d:“以草縛成龍,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燈燭萬盞,望之蜿蜒,如雙龍飛走之狀!辈粌H如此,以稻草作為編織材料的舞龍在全國范圍內也并不少見,如上海的葉榭舞草龍、廣西仫佬族舞草龍、四川沐川草龍等。同樣以稻草為編織的主要材料,九市稻草龍的特別之處在于,其對稻草的擇用與制作有著獨特的規則與講究。在對稻草的擇用上,制作九市稻草龍的師傅會選擇長而白的稻草,用耙梳掉表層的枯皮,留下其中的莖作為編織的主要材料。選材之后,更重要的是扎稻草龍的方法。九市稻草龍一般分為龍頭、龍身、龍尾三部分。在龍身部分,扎稻草龍的師傅會將竹篾折成圈狀,并用粗棉線扎緊接口,把稻草絞在竹圈上,再用麻繩捆成束狀,每圈七束。除龍頭、龍尾是22圈之外,龍身其他節大約為18圈。在龍頭與龍尾部分,一般會邀請經驗豐富的紙扎藝人專門制作。其中,龍頭部分又以眼睛與嘴巴部分為關鍵之處,因為龍的形象是否生動主要取決于對眼睛、嘴巴等細節的刻畫。其核心要義在于以眼睛傳神,以嘴巴傳情。正是在這精細的制作技藝中,稻草龍靜時如龍臥深山,蓄勢待發;動時氣勢澎湃,飛騰萬里。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國多樣的舞龍圖騰形象中,不同地區的龍往往會被人們賦予各種各樣的寓意,如有人將龍體制作成近似桃子、蠶、繡球等物象的樣貌,以表達美好、和諧的寓意。但九市稻草龍并不是對其他物象的再現或借喻,而是力圖刻畫“真龍”降世的形象。這種樸素的社會心理為人與“龍”之間的溝通提供了可能,同時也直接反映了當地民眾的民俗信仰。 儀式表演 舞龍民俗儀式作為一個綜合文化事項,其自身形成了一個系統的組織體系,在特定的空間場域中,有著規范穩定的儀式行為。九市稻草龍的儀式流程主要分為請燈、出燈(又稱“開神門”)、進村、進屋、送燈五部分。請燈常在農歷正月初一進行,包括宰豬、沽酒、祭拜神位等程序,其中,領燈者口念咒語,燒香化紙,通賀者領眾人讀頌詞……接著,出燈、龍燈進村,在舞龍結束后,其他舞蹈才會進行表演。在進屋部分,先在禾坪上表演,而后龍隊挨門逐戶舞龍。進屋先拜四方,再拜二十四節令,然后表演舞龍。最后,送燈。各種表演一齊出動,通宵達旦。舞畢,將龍拆解開,點燃,送龍。這樣,整個龍隊的活動便宣告結束。年復一年,樂此不疲。 舞龍儀式由舞龍表演與其他相關民俗活動共同構成,舞龍表演貫穿其中。舞龍儀式有嚴格的秩序,并未與日常生活完全分開,其是在無秩序中進行的短暫的精神狂歡。九市稻草龍中的舞龍表演主要表現為對舞龍套路的展示。通常情況下,舞龍表演都有固定的流程,即由龍珠帶領隊伍先逆時針繞場一周,以滾龍動作為中介,再連接舞龍套路。常規的滾龍動作是舞龍者正步或大八字步準備。由舞龍頭者手握龍桿,通過身體的運動,帶動龍的走勢,由右至左,由斜下至斜上,整體呈現出“∞”的動態效果。稻草龍中的舞龍套路有三十余種,包括單梅花、雙梅花、九州黃河、大開門、太極圖等。其主要表現形式為跑路線。如“太極圖”是沿逆時針方向,繞圓一圈,而后走向圓中,走出太極圖路線,然后繞出,沿逆時針再轉一次;“雙梅花”是由臺右舞至臺左,按照左前、左后、右后、右前、中心的順序繞一圈半,而后滾龍帶出;而“單梅花”的順序路線與“雙梅花”相同,區別在于除了中心外,其余皆繞1圈。上述種種舞龍套路不僅在形式調度層面極具視覺效果,其名稱也具有一定的形象性,從中可以看出其運動軌跡對“圓”的偏愛。 文化信仰:龍圖騰與圓文化 任繼愈先生曾在《宗教大辭典》中提到,“信仰者相信這種神秘力量一切并統攝萬物,擁有絕對權威,主宰著自然和社會的進程,決定著人世的命運及禍福,從而使得人對這一神秘境界產生敬畏和崇拜的思想感情,并由此引申出相關的信仰認知和禮儀活動”。九市稻草龍是從歷史上沿襲下來的傳統,其留存著當地民眾對自然與超自然的價值認知,而這種信仰認知的背后實際上蘊含著神秘力量,且在民眾面前具有絕對權威。因此,對九市稻草龍的分析不能只看到其形式表征,更要剖析舞龍儀式背后的信仰權威。 龍圖騰信仰 九市稻草龍來源于一個傳說,“某年秋天,突然蝗蟲飛來,瘋狂啃噬莊稼……肖氏百姓心急如焚。此時大風刮來,蝗蟲逃之夭夭,當年稻谷豐收。從此興起稻草龍舞,每年臘八后開始用稻草編織,初六興燈一直舞到元宵。正月十六再拿到稻田里燒掉。年年如此,一直沿襲至今”。當民眾對超自然現象難以解釋時,便會將其歸結為某種神力。而九市稻草龍便是源于當地民眾對超自然的解釋與價值認識,將蟲疫的消散歸結為神龍庇佑的結果。盡管看似與現代科學的種種理論背道而馳,但是其實其深耕于當地民眾的思想觀念與價值訴求——一種樸素的龍圖騰崇拜。人們認為龍是神物,具有除穢納福的力量。而這種對龍的信仰崇拜,可以追溯到《子夏易傳》中,即“九五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云從龍,風從虎,圣人作而萬物睹。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盡管其屬于政權統治范疇,但依然體現了龍在古人心中的形象與地位,“既可上天,也可入地”。而九市稻草龍通過將龍圖騰信仰意識對象化的方式,使這一文化信仰在特定意識的“文化場”中,得以源遠流長,生生不息。 圓文化遺存 在九市稻草龍中,無論是舞龍套路中的走四門、單雙梅花、九州黃河,表演者身體旋轉形成的立圓、八字圓,還是稻草龍整體向心與離心的運動態勢等,都共同指向了“圓”這一特征?傊,舞龍是在圓的運動路線上不斷繞、鉆、盤、旋、繞,從而得以發展。這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太極圖!兑讉鳌は缔o上》記載:“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标庩杻蓛x,相互融合,此消彼長。從宏觀來看,其蘊含著中國人自古以來的宇宙觀,反映了中國人看待世界的思維方式;從微觀來看,其體現著中國人的處事之道,即中庸與和融。換句話說,稻草龍實際上是傳統圓文化根性意識物質化顯現的方式之一,其不僅滲透著人們溝通萬物、聯結天地、循環往復、團結族群的集體意識,還賦予了龍和諧、圓融的氣質,拉近了神龍與人之間的距離。 保護傳承:文化生態視域下的整體性保護 傳承現狀 正是因為稻草龍這一民俗事項內部穩定的組織結構,舞龍才能夠在民間傳統生態場域中得以留存。而地緣傳承的方式也為農耕社會下稻草龍的傳承與發展提供了物質保障。迄今為止,衡陽九市稻草龍已歷經六代傳承。乘著時代的東風,在當地政府和民間組織的共同努力下,九市稻草龍逐漸成為衡陽當地的文化名片,也形成了獨具地域特色的舞龍文化。在時間上,舞龍的場合不再局限于傳統歲時節慶,人們在其他重要場合也會以舞龍的形式進行慶祝。在空間上,舞龍也不再拘泥于衡陽縣這一活動空間。特別是當下,當地相關部門還會適當地舉行一些非遺活動,讓更多人參與其中,使其感受這一傳統民俗所帶來的文化浸潤。除此之外,以肖求進為代表的非遺傳承人,恪守文化傳統,在非遺中心的協助下,成立了九市稻草龍傳承基地。其以傳承民俗文化為目的,為人們傳授舞龍套路和稻草龍的編織技藝,并通過“非遺進校園”活動,讓非遺走進當地學校,進而實現非遺在年輕一輩中的傳播。盡管如此,作為一種傳統文化,舞龍儀式始終隨著整個社會的發展和生活方式而不斷消長演進。特別是在現代化的浪潮中,隨著多元文化的碰撞與交織,傳統文化被裹挾其中,不得不面臨轉型的問題。為了適應社會變化,稻草龍的儀式被簡化了,只剩下片段化的舞龍表演;文化的社會效用也在向娛人的方向傾斜。這導致民眾對稻草龍的認識多停留在文化獵奇層面上,而鮮有人在整體性視域下,了解其形式表征背后的文化傳統。 保護對策 自然界中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之間存在普遍的相互作用并以“場”的形式實現;蛟S,面對現代工業文明的空間擠壓,傳統文化不得不為適應社會的發展而轉型,但是,不可再生性是文化生態的特點之一,與形式表征相伴的儀式、故事、技藝等同樣需要保護與傳承?傊,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整體性保護是傳統文化發展的必由之路。就九市稻草龍而言,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其進行保護。 第一,恢復九市稻草龍舞龍儀式的文化生態場。所謂“生態場”,是指在生態系統中,各種因素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空間存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展也是一個生態過程,它的產生、發展、繁榮與衰敗都與生態場有著密切關系。九市稻草龍生成于南方稻作文化的地理環境中,其通過人與環境的互動,由儀式場圖、龍具技藝、口傳故事、文化信仰、地域環境等因素共同構建起文化生態場。但現在,更突出的是對舞龍技藝的展示。即使走向了更廣大的民眾,但是其早已沒有了過去莊嚴的儀式秩序,當日復一日的娛人演出代替嚴肅的儀式和禮俗時,其內部所寄予的人文情感已經在無形中被異化,儀式所獨具的文化歸屬感也逐漸被消解。因此,實現整體性保護的第一步,在于對九市稻草龍舞龍儀式文化生態場的空間修復,并在強化當地族群記憶的同時,激發民眾的文化認同感。 第二,關注人在非遺保護中的效用與價值。進行整體性保護離不開人在其中發揮的作用。這一方面體現為加強非遺傳承人保護。傳承人作為非遺文化的持有者、傳承者與傳播者,作為非遺文化“活的寶庫”,當地相關部門應對其生活進行保障,以尊重的態度積極引導傳承人進行文化傳播,并為其提供穩定的傳承場所。另一方面,加強對傳承后備力量的培育,特別是優化“非遺進校園”的方式。從2002年《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宣言》將非遺的活態傳承納入教育教學的日程開始,到201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明確規定在學校教育中開展非遺教育,以及在此期間種種相關法律條令和學術論壇,非物質文化遺產進入學校教育已成為重要發展趨勢。就九市稻草龍而言,盡管近些年“非遺進校園”略見成效,但其尚未形成系統的教學體系。因此,如何建立系統的教學體系,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進行教育是當前“稻草龍進校園”的首要問題。比如能否通過展示舞龍的動態美、技藝美、文化美,激發學生對傳統民俗的興趣,再深入其背后的文化,從實地的儀式浸潤中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在以美育人、寓教于樂中實現對稻草龍文化的整體性保護與傳承。 第三,強化動態保護觀念。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最大區別在于,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強調對物化形態進行靜態保護,強調事物的原汁原味。而非物質文化遺產強調對非物化形態進行動態保護,強調活態傳承。因此,修復九市稻草龍的文化生態場并對其進行整體性保護并不等同于將其束之高閣,進行“博物館”式的傳承,而是要基于開放、包容的視角,立足于當代視野,對傳統進行再次闡釋,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對其進行創新發展。特別是在面對外來文化時,要批判性吸收其中的先進因素,從而增強傳統文化的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