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絲路影像的審美共同體建構时间:2023-06-19 絲路影像是絲綢之路沿線各國以絲綢之路為創作主題,以官方或個人身份攝制的電影、電視系列片、綜藝片、自媒體視頻等各種形式的影像作品,其反映出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個體對于“絲路”這個共同審美符號的一致性的文化心理需求。而影像作品在世界范圍內的傳播建立在人類審美共同體建構的基礎上,F試圖從絲路時空的斷裂重組所構建的想象共同體,絲路資源的文化共識所構建的資源共同體和絲路影像的復調文本所構建的實踐共同體三個方面,分析絲路影像審美共同體的建構。 絲路影像審美共同體的建構基礎 絲路影像 絲綢之路從古至今都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通道,其既是商品貿易的重要通道,又是文化思想的流通渠道,由此衍生出了獨特的“絲路文化帶”。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兼具政治和文化屬性的絲路重回大眾視野,利用影像資料直觀形象的傳播優勢,古老的絲路被賦予新的時代使命,成為影像的重要講述對象。絲路影像利用現代科技對傳統文化進行復原,使世界各國從不同視角對絲路文化進行新的詮釋與解讀,搭建起新時代文化互通的橋梁。 審美共同體 審美共同體是建立在審美共通感基礎上的文化體系與價值追求,其以個人的情感體驗與生存感悟為基礎,反映了集體共有的審美意識與文化規約?档略凇杜袛嗔ε小分袑徝赖谋举|與構成,審美交流的發生機制與根本原因做出了理性的分析。作為康德美學的理論核心,共通感在審美交流中具有重要意義。所謂審美交流,即不同主體就各自的審美體驗與看法進行溝通。由于不同主體在文化背景、個人經驗、審美解讀方面存在差異,因此,通常來講,審美體驗具有主觀性,是不可交流的。但康德通過對審美的分析,認為審美活動蘊含著具有先驗性的共通感,由此提出審美具有普遍性的觀點。 康德首先提出了引發人們愉悅感的三種可能性,即善、快適和審美,并剔除了依據理性、邏輯和概念而產生愉悅的“善”,然后從功利性層面判定為了滿足個體喜好與期望而產生的感官愉悅是“偽審美”,不具有普遍性,剩下最后一種引發人們愉悅感的可能性即真正的審美。這是超越個人意識與現實功利的產物,是超越個體、民族、地域、文化差異,能夠自覺、和諧、互通的審美狀態。這種審美狀態的存在源于一種“自由游戲的情感狀態”,是審美活動中主體憑借自身想象能夠進行的情感交流,而這種個體情感的可傳達性是以共通感為前提的。因此,康德認為,從在完全自由的內心狀態下進行的具有超越性、包容性的情感活動中所獲得的愉悅才能被稱為真正的審美,而共通感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絲路影像審美共同體的建構可能 康德理性地分析了審美共同體存在的可能性,即以共通感形式存在的藝術活動帶給人們自由愉悅的本質精神。審美活動所蘊含的先驗性共通感,是形成文化場域和產生鑒賞共鳴的基礎,是建構審美共同體的理論支撐。 首先,從人類社會的發展趨勢來看,全球互助共存意識不斷覺醒,使得全球化成為不可避免的發展趨勢。其次,絲綢之路的出現建立在國際貿易交往的基礎上,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崛起使陸上絲路貿易受阻,才有了后來西歐各國轉戰海上開辟新絲路的地理大發現。因此,全球化始終是世界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重提“一帶一路”的歷史導向。再次,從文化交流層面來看,減少文明沖突,共享信息資源,增加文明多樣性,促進文化融通與創新,構建統一的價值體系是從古至今的發展需求。最后,從技術發展層面來看,照相技術的誕生引發了“技術主導下的視覺革命”,以影像為中心的視覺文化影響逐漸增強,以概念性語言為中心的文化形態逐漸式微。利用影像進行文化互通成為新時代的社交方式,影像成為超越年齡、身份、性別、種族的一種更為自由的表達方式。 綜上,以絲路沿線各國多元的地緣文化為背景,用影像的形式講述民族文化,促進文化溝通,是全球化時代審美發展的必然途徑,而基于此構建審美共同體也是可能且必要的。 想象共同體——絲路時空的斷裂重組 1979年,日本NHK電視臺與中國中央電視臺合拍《絲綢之路》紀錄片,拉開了中外合拍電視紀錄片的序幕,也為后續反映絲路沿線地域歷史文化的影像作品提供了新話題。在影像呈現的絲路圖景中,古今絲路的社會記憶被重新建構,媒介的話語文本借助科技手段在視覺上實現了絲路跨越時空的對話與文明歷程的復現,并借助影像所營造的虛擬時空,使觀眾跨越真實世界的空間斷裂,實現了對絲路“想象共同體”的精神重組。 通過展現絲路沿線各國經濟、文化和貿易在新時期的交流,絲路影像進行了一種基于虛擬、相似、感性的審美經驗的疆域重構,這是超越民族和國家邊界、非地理學意義上的共同體建構,其建構基礎是具有不同美學思想的觀眾通過絲路影像的虛擬時空所形成的同一想象族群。絲路影像從最初單純為了記錄真實的歷史遺存,發展到后來不同視角的文化表征超越直接的現實關聯,再到如今趨于取代真實成為滿足受眾想象的審美文化,絲路影像已不再是單純的景觀再現,而是成了一種思維的演繹。根據康德對審美經驗的學理性論述,絲路影像作為一種審美文化,在引發思想共鳴方面具有獨特的精神內涵,即通過想象對歷史遺跡進行挖掘與重組,在歷史中搜尋人類最底層的集體無意識軌跡。 當絲路作為一段歷史被表述時,它不僅是一種空間性的地理描述,同時也是一種時間性的歷史勾勒。那段對彼此文明的想象,是人類共同的記憶。當絲路影像用復現的手法去追尋那段時空,曾經彼此交匯的文化形態將在時空之外的鏡像之中,敘說一個全新的立體空間。影像強大的表征功能可以輕易跨越“文字疆域”的思想斷裂,打破現實空間的隔離,在觀眾共同的倫理思想與審美渴望基礎上,圍繞絲路文本構筑影像時空的想象共同體。用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話來說,“想象共同體不在于語言、文化的相似,指的是心理的認同感”。絲路影像代替文本,在虛擬感官中為觀眾構筑了一個足以與現實抗衡的“想象時空”,絲路的曾經與現在也不再是單向流逝的時間,而是在屏幕中被想象重組與定位的歷史。 資源共同體——絲路資源的文化共識 所謂資源共同體,即在共同需要的基礎上,基于保護各自利益的考慮,在資源供求方面達成的內部協商和相互依存關系。而絲路影像作為挖掘和表現絲路文明的載體,在想象與理性營造的屏幕空間中,使中國、印度、波斯、阿拉伯、古希臘、古羅馬等沿線各國的歷史形象被再次激活,衰敗的文明遺跡被再次開啟,神秘、復雜、豐富、難解的異質文化融通交錯,形成了人類文化共享與文明共識的資源共同體。 德國社會學家滕尼斯在《共同體與社會》中強調共同體的公共性、自然性和相互性,強調其是自然發展形成的,由共同地域和共同關系所構成。絲綢之路自開通伊始,就是亞歐大陸之間動植物、手工業品、奇珍異寶、商業技術的貿易通道,同時還是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政治交往帶,別具一格的生態環境分布帶,以及多民族交織的文化帶。正是絲綢之路博采眾長、有容乃大的文化精神,才使得全球多元的文化形態能夠求同存異,互通共榮。所以絲綢之路從來就不是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域的私有財產,它是人類文明共有的歷史與回憶。異質文明在這條以長安為中心,東達朝鮮半島,西貫通羅馬、埃及的茶馬古道上,得以保存凝聚,創新整合,形成了世界文化交流的中心。 古絲綢之路雖然湮滅在了歷史中,但歐亞大陸的文化連接與精神資源卻得以留存和延續下來!耙粠б宦贰背h的提出使絲綢之路從信息傳遞的通道,演變為新時代全球文明交往的文化表征符號。圍繞絲綢之路形成的各種審美文化資源不但是東西方交往的見證,更是當代影視作品改編與創作的母題與素材。在絲路影像構建的想象空間中,絲綢之路可以是有固定路線的具象空間,也可以是濃縮上千年歷史的抽象圖景。千佛洞、莫高窟、樓蘭古城、尼雅遺跡,這些神秘復雜的絲路文明通過形象易懂的視聽語言傳達給不同國家的觀眾,借助影視語言立體、直觀的聲畫效果和便捷高效的傳播手段,使人們在文化層面超越個體、地域和民族的限制,形成跨越地區的、和諧自由的審美群落,對曾經共有的歷史進行想象與重溫。異質文明可以通過影像表達疏通審美交流的途徑,走向思想融通、價值匯通的境界。 絲綢之路上多種文明體系共存和多元文化匯通的追求理念,應該成為絲路影像在世界范圍內傳播,促進文化共識構建的重要價值導向,也應成為新時代語境下構建審美共同體的精神保障。通過絲路影像激發全球范圍內廣泛的審美共識,創造具有典范意義的文化互通場域,是人類資源共享與文化共識的希冀。 實踐共同體——絲路影像的復調文本 審美實踐共同體的建構以“共通感”為基礎,在康德理論中,“共通感”就是包含在藝術中的本質精神——自由愉悅。藝術作品中審美理念的形成與各民族的文化歷史積淀以及時代風尚密切相關,如同眾多絲路影像作品的多元表現形式與外部形態,從官方到個人的多民族、跨地域創作主體,到影視、綜藝、紀錄片、個人短視頻等包羅萬象的創作形式,絲路影像圍繞共同的母題所形成的作品結構各異。雖然影像的創作理念與載體不同,但能夠在多元文化語境中構建審美共同體,實現個人創作差異與大眾審美共通的結合,離不開影像語言先天具有的“復調”敘事結構。呈現形式各異的影像作品可以在“內外二重”結構模式下擁有一個共同的核心追求,即康德提出的,在藝術創作與反思中所體悟到的主觀精神與內心狀態自由愉悅的“共通感”。 “復調”一詞原本是音樂術語,形容多個聲部不分主次、共同演繹的和聲關系。20世紀60年代,蘇聯美學家巴赫金最早將這一術語引入文學批評領域,形容現代小說不同于傳統創作中作者意圖統領全文的獨白式作品,而是“眾多地位平等的意識及其各自的世界結合為某種事件的統一體,但又互不融合”的創作現象。從創作和傳播的途徑來看,影像比文字更適宜呈現“復調”的特征。 影像作品的編創環節不僅包括作者的構思,還包括主創團隊中每個成員的創意過程,漫長復雜的創作流程使影像作品天然成為凝結集體藝術構思與個性的“復調”風格審美對象。而絲路影像在符合上述所有文本特征的前提下,由于其獨特的文化地位與史學價值,吸引了全球媒體的關注。從絲路影像的構成類型來看,目前中、日、美、英、意等多國都曾經拍攝制作過絲路題材的影像作品,呈現以官方機構拍攝的大型系列紀錄片為主導,電影、電視劇、綜藝晚會、講座論壇、新聞報道、創意節目、自拍視頻等多種媒體形式共存的絲路影像創作形態。 絲路影像的“復調”結構不僅表現在其呈現的形態和使用的視聽語言上,更在于它多重的思想意蘊。伴隨影像技術進入數碼時代,影像作品易傳輸、易復制、易修改的特性,使其擁有了理論上無限的重塑空間,也決定了絲路影像的復調語言更加復雜的可能性。觀眾不再是傳統意義上被動的接受者,而是成為影像的“再創造者”。每位參與者都可以根據自身的成長經歷、文化背景、宗教信仰、思想觀念,創作出一個眾人參與、多方互動、意識多元、立場多樣、語言豐富、眾聲齊鳴的文化場域。這些聲音“不是某一個意識把其他意識作為客體加以吸收,而是若干意識的相互作用,其中任何一個意識都沒有完全成為另一個意識的客體”,本著以包容為前提的審美態度,絲路影像基于想象力完成了對絲綢之路歷史的主觀重構,并在想象的空間中達到了審美主體自由愉悅的精神狀態,在“共通感”的作用下,完成了對同一主題的復調講述。 絲路影像的創作實踐,是不同意識形態面對人類共享的歷史遺存與文化資源所形成的審美共識。絲路審美文化是人類文化體系重要的子系統之一,它“嵌入”全球化的審美共享史中,是人類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有本著“天下情懷”保護人類共有的文化生態,絲路文明才能在跨文化的歷史挖掘中呈現出再創造的價值。 2023年度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專項青年項目“‘一帶一路’視域下絲路題材紀錄片研究”成果(2023QN00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