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文旅融合 傳播博物館文化时间:2023-05-30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不斷發展,我國民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斷增加。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館作為連接文化與旅游的橋梁,成為旅游業發展的新風向,F對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館文化傳播的內涵和作用展開研究,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研究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館文化的傳播策略,以期為我國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一定的借鑒。 我國的博物館中收藏著豐富的歷史文物,記載著許多具有重大社會影響力的革命英雄事跡,其在促進我國優秀文化的傳播,豐富我國民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文旅融合背景下,積極開展對博物館文化傳播新策略的研究,有利于充分發揮博物館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作用及對我國民眾的教育作用,激發博物館在文旅融合背景下發展的新活力,有力發揮博物館在連接文化與旅游方面的橋梁作用,從而在帶動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促進我國歷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并進一步增強我國民眾的民族自信心?傊,隨著文旅融合水平的進一步提升,我國博物館的人流量大幅增長,博物館也逐漸成為歷史文化資源的集聚核心。為充分利用這一資源優勢,博物館應科學選擇展品,并在陳列過程中加大對政策、規章制度等的宣講力度,引導游客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促進文旅融合蓬勃發展。 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館文化傳播的內涵 文旅融合,即將文化發展與旅游密切結合起來,以文化為內核,旅游為載體,以文化帶動旅游,以旅游激發文化的發展活力,使旅游不僅僅是一種觀光游玩方式,更是一種多元化的信息傳播和教育實踐。文化是涵蓋自然科學、人文科學等多個領域的綜合性概念,其覆蓋面極廣,內涵也極為豐富。旅游則是一種以旅游觀光為目的的空間遷移社會活動,其以大自然和人文景觀為主要對象。通過旅游觀光,人們可以釋放壓力,獲得美的享受。將文化與旅游緊密結合,利用旅游景區的特質,能吸引更多的游客積極參與到對傳統文化和先進文化的了解和學習中來,從而有力地傳播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凝聚全社會的向心力,最終推動我國文化事業和旅游事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并促進多行業共同發展,提升我國文化和旅游的整體發展水平?傊,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館作為我國文化旅游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應堅持將自身的公益性、教育性和服務性與旅游業的盈利性區分開來,致力于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努力在整個社會中承擔起信息傳遞和輿論導向的責任。 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館文化傳播的作用 實現博物館的多元化發展 博物館見證了歷史的變遷,承擔著保護和傳承文化遺產的重任。博物館中的文物有著獨特的史學文化價值,有助于啟迪后人,使后人以史鑒今。博物館的文化傳播功能多數是依靠文物實現的,文物是人類社會經濟、科學和藝術不斷演變的成果,是探索過去人類社會發展狀況的依據,也是中國傳統社會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發展的重大體現,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歷史財富。在文旅融合背景下,積極探索博物館文化傳播的策略,有助于充分發揮文物的歷史文化價值,通過文物將精神文化轉化為實際符號,從而使精神文化長久發展下去,并在不同的時間和空間內得到傳播。博物館人流量的不斷增加有力地提升了博物館文化傳播的時效性,促進了博物館文化的多元化發展。游客可以通過參觀博物館,體驗博物館文化的魅力,感受博物館歷史文化的豐富內涵,更好地感受我國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此外,在文旅融合背景下積極開展博物館文化傳播工作,有利于提升游客參觀博物館的體驗感,能夠在豐富游客對博物館認識的同時促進從博物館到游客,再從游客到博物館等多種渠道的文化傳播;同時,博物館工作人員也可以在此過程中及時發現和處理游客面臨的問題,以更好地服務游客,促進文化交流,推動文化發展,提高文化的傳播效率和發展潛力。 促進游學活動開展 博物館是一種以實體展品為依托,通過展示和講解展品傳播歷史文化和科學知識的機構。其以獨特的形式為公眾提供了一種無法被替代的教育方式,具有重要的文化傳播價值和作用。我國的博物館中有著豐富的歷史文物和自然科學展品,它們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社會發展史的縮影,是我國人民智慧的象征。博物館擁有開展游學活動的優勢,且在青少年教育方面有著獨特價值。在開展學校教育活動期間,學生不應局限于從書本上了解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和傳統文化,而應深入博物館內部進行實地參觀。在參觀的過程中,可以將書本知識與實物進行對比,以便更好地了解我國的歷史文化;也可以將理性與感性進行有機結合,在參觀的過程中體會祖先的聰明才智和精湛技藝,感受先輩為保衛祖國而不畏犧牲的精神,并且為我國古老燦爛的優秀傳統文化感到自豪。博物館研學活動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提高他們的文化修養,讓學生在大量的實物展示中充分領略歷史的厚重,提高認識世界、理解世界的能力?傊,博物館文化傳播能促進游學活動的開展,對于學生而言意義重大,因此,有關部門應重視在文旅融合背景下開展博物館文化傳播工作。 促進文創產業發展 文化創意產業是一種以文化為基礎,通過創新思維和藝術手段將其轉化為商品的產業。它不僅能夠傳播文化,還能創造出獨特的文化商品。博物館文創產品是文化創意產業進入博物館領域的產物,文創產品是一種將博物館藏品的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相融合的產品,是一種獨特的藝術作品形式。與一般文創產品不同,博物館文創產品所依托的出土文物具有獨特的傳統文化內涵,這些內涵得到消費者的認可,能夠為博物館帶來美譽;且博物館文創產品的“商譽”“商標”更是將出土文物和博物館的文化底蘊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新的文化形態。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館文化的傳播,有利于促進博物館文創產品的開發,彰顯博物館的品牌形象,助力歷史文物走進人們的生活,結合文化與創意,以動態的形式對歷史文物加以保護與傳承,讓博物館的主題或特色形成獨特的品牌形象,走進當代人的視野中。 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館文化傳播策略 利用新媒體平臺,保證傳播內容質量 新媒體作為博物館的宣傳推廣平臺,既是新聞媒體,也是傳播手段,還是文旅融合的放大器。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館文化傳播不僅需要深挖文化資源,還需要借助新媒體進行傳播推廣。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館文化通過新媒體平臺傳播的具體措施如下。一是實施積極的新媒體傳播策略。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館應充分利用大數據、5G等新技術,加速推進科技與文化的深度融合,推動文化對外傳播,拓展文物價值傳播的廣度和深度,形成完善合理的傳播體系,讓更多人在潛移默化中感受中華文化的力量。二是提升內容質量,傳遞主流價值觀。文旅融合背景下,有關部門在運用新媒體助力博物館文化傳播的過程中,應堅持以正確的文化發展觀為導向,實事求是,不斷豐富新媒體信息發布內容,多出精品,發揮博物館的培根鑄魂、教化導向作用,真正發揮其“以文化人”的作用。三是打造博物館新媒體特色文化傳播體系。不同的博物館要圍繞自身文物藏品、展覽特色,打造出包括語言風格、信息鏈條等在內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媒體文化傳播體系,形成獨具時代特色和地域特點的文化傳播格局,以更好地吸引游客的注意力,更好地傳播豐富多彩的中華文化。四是加大對新媒體宣傳的投入。博物館應積極引進信息技術人才,建立專門的新媒體維護管理團隊,加強與博物館的協同合作,讓文物從庫房走向社會大眾,更好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多元文旅需求。 加強文物內涵研究,實現資源共享 文物是一種珍貴的文化資源,蘊藏著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繼承著時代的精神,是國民民族自信的重要來源。博物館應深入挖掘館藏文物的獨特性,堅持精品展覽原則,將文物研究與歷史緊密結合起來,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博物館特色融入陳列中,將節慶活動與陳列相結合,充分發揮資源共享平臺的優勢,有效利用文物,發揮其積極作用。為確保出土文物安全,文物保護人員應積極展開研究,深度發掘出土文物的內涵,分析其社會歷史意義、文化美學意義和科學意義,從而實現對出土文物的合理利用,更好地保護和傳承出土文物。為了更好地展示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博物館應致力于規劃和打造出一系列主旨鮮明、內容充實的出土文物陳列展,讓人們在觀賞文物的過程中感受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魅力。在新形勢下,有關部門應堅持對外開放的全球視野,認真學習汲取世界各地先進文明研究成果,保持對自身文化的信心,強調和而不同、兼收并蓄,以更好地服務社會大眾。通過對外交流,促進我國文化與世界文化間的交流互鑒;參與全球公共文化產品供給,將對外文化交流與豐富人民生活緊密結合起來,建構“文化價值鏈”,構建中國文化國際交流合作與文化共享新格局,為實現人類共同繁榮和共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優化文物展覽方式,全面展現文物的文化價值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館應積極優化文物的展覽方式,以更加全面、準確地展現文物的文化價值。首先應以立體化思維為基礎,積極打造出具有獨特個性和多維度展示內容的展覽。在藝術展覽中,不能忽視立體化內在邏輯的重要性,其能夠以多種形式全面地展現文物的價值。因此,策劃人員應該摒棄傳統的展覽模式,以更加新穎的方式向公眾展示文物,將創新意識融入其中,打造出具有創意的個性化文物展覽,以更加個性化、新穎的形式將文物展現在大眾面前,通過多種方式、多個層面展示文物的文化價值。隨著科技的進步,數字化技術已成為博物館領域發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博物館陳列工作也應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積極將數字化技術融入文物保護陳列過程,以創建具有時代特色的智能陳列體系,并將傳統文化展示與現代數字化技術相結合,提升文物保護陳列效果。博物館可以運用多種平臺,如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借助“H5”“微視頻”“云直播”“‘碼’上看展”等方式,將出土文物的美傳遞出去,讓更多人了解它們的精彩?傊,博物館可以將數字化技術與文物展覽相結合,利用線上、線下的互動方式,為公眾提供更多的服務,更好地傳播博物館的文化。 做好陳列展覽工作 博物館的展陳是面向公眾傳播歷史文化信息的一種手段,是體現其專業水平的一種方式。展覽效果不僅取決于文物本身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展陳設計、展陳手段也至關重要。一個好的展覽能夠帶給觀眾的不僅是感官上的享受,還有更深層次的文化傳播與教育體驗。展覽空間是展覽陳列的載體,通過設計展覽空間,可以突出展覽主題,增強展覽的藝術效果。因此,博物館有關部門應采取多元化且具有創新性的方式構建展覽空間,具體而言,設計者在設計展覽空間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展區的大小和布局要合理,不要過于擁擠或過于空曠。由于文物具有獨特的形態、色彩和質地,因此在展覽陳列中要通過展品展示、燈光配合、陳列環境營造等方式突出文物,以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增強展覽的藝術效果。二是要有意識地設計主題、形式、風格等特點明顯的展區,以突出展覽主題。在設計展品陳列方式時,需要根據文物特性和展覽主題靈活運用現有的陳列方式,以使展品之間有一定的關聯性和呼應性。如在展示中國古代書法藝術的展覽中,可以使用特殊的展柜和燈光設計,使書法作品的線條和氣息等方面的特點更加鮮明,讓觀眾更好地欣賞和感受書法藝術背后的精神內涵。三是要根據觀眾的需求和交流方式設置適當的互動展臺和科普展板,便于觀眾了解文物背后的信息。如在中國青銅器展覽中,可以使用具有流動性的組合陳列方式,把原來在不同博物館陳列的青銅器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些有意義的展品組,以便觀眾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比較不同時期、不同地區青銅器的制作技術和樣式。 總之,博物館是重要的文化載體,其不僅保存著歷史文物,隨著文旅融合時代的到來,其還不斷創新博物館文化傳播方式,在滿足民眾文化需求的同時,促進自身的創新發展。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館文化傳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但能夠豐富文化內涵,傳遞文化訊息,引導文化發展,還能提升民眾的品位,增強民眾的文化情感。因此,博物館應該加強對文化傳播方式的創新,以促進其實現更加有效的傳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