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糾結陶淵明一生的隱逸與立功思想时间:2023-05-29 陶淵明一生可以用“亦仕亦隱”來概括,在其完全歸耕田園之前,陶淵明共有過五次為官經歷,從陶淵明多 次“出仕”來看,陶淵明是含有“立功”情結的,甚至在陶淵明完全退隱之后,這種“立功”情結仍然作用于陶 淵明的內心,并與陶淵明的“隱逸”思想有一定關系。 在《左傳·襄公二十四年》中有:“太上有立 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逼渲械摹傲 德”“立功”“立言”即“三不朽”思想。本文參考唐初 十八學士之一孔穎達于《春秋左傳正義》中對“三不朽”思 想的解釋,即“立德,謂創制垂法,博施濟眾”“立功,謂 拯厄除難,功濟于時”“立言,謂言得其要,理足可傳”, 認為其中的“立功”思想于個人價值觀、行為上體現為對政 治理想、功名有所追求。陶淵明作為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 多以超然淡泊的歸田隱士形象出現于后人的視野中,但這與 陶淵明的“立功”情結并不矛盾,甚至這種對功名的追求在 一定程度上與陶淵明言“志”以及追求隱逸有著密不可分的 聯系,探究陶淵明的“立功”情結對于構建陶淵明的整體形 象有著重要的研究價值。因此,本文圍繞陶淵明的生平經歷 及其相關作品探究陶淵明的“立功”情結。 陶淵明“立功”情結來源 “立功”源于《左傳·襄公二十四年》中的“三不朽” 思想,其本質是儒家事功思想,是中國古代大多數士大夫的畢 生追求之一,是封建統治下道統與政治結合的產物。據考,陶 淵明的一生大部分時間(55年)生活在東晉(317—420), 晚年入宋(420—479)!稌x書·范宣傳》載,陶淵明家鄉 江州當時“諷誦之風,有若齊魯”,可見當地儒學風氣之盛, 為陶淵明儒家傳統“立功”思想的培養提供了良好的環境。且 陶潛“總角聞道”,自幼接受儒家思想的熏陶,《陶淵明集箋 注》一書有言,陶淵明“自幼修習儒家經典,愛閑靜,念善 事,抱孤念,愛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可見少年陶淵明 “猛志逸四!敝斜憩F出的“立功”之心。 從身世來看,陶淵明出生于仕宦之家,從其詩作《命 子》“悠悠我祖,爰自陶唐。邈為虞賓,歷世重光。御龍勤 夏,豕韋翼商。穆穆司徒,厥族以昌”中可見陶淵明祖上便 有出仕的傳統,且榮光卓著。雖然到了陶淵明這一代家道中 落,但這種家世背景仍使得陶淵明自小便開始接觸儒家的事 功思想,這種思想甚至成為陶氏家學的一部分,陶淵明的曾祖父陶侃更對陶淵明“立功”情結的產生有較大影響。 陶淵明“曾祖侃,晉大司馬”,是東晉政治舞臺上的風 云人物,有著顯赫的地位!稌x書·陶侃傳》記載:“(陶 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戲賊人稻!笨梢娝兄鴿夂 的重農思想,這一思想在陶淵明歸耕田園后的“躬耕”上有所 體現;陶侃曾于鎮守武昌期間植柳,這與陶淵取別號“五柳” 有所照應。以上種種,可見曾祖在陶淵明心中地位之高,影響 之大。陶淵明《命子》一詩中“桓桓長沙,伊勛伊德。天子 疇我,專征南國。功遂辭歸,臨寵不忒。孰謂斯心,而近可 得”,更是贊揚曾祖英姿威武、功勛卓著與品行高尚,流露出 對曾祖赫赫功勛的敬仰以及自己作為其子孫的自豪。這種自豪 與敬仰之情體現了陶淵明對追求功名其實是不排斥的,他本身 期望如曾祖陶侃一樣在政治上有所建樹,而這種對于卓著功績 的向往與追求正是陶淵明“立功”思想的雛形。 因此,作為仕宦子弟,環境與家庭是陶淵明“立功”思 想的來源,陶淵明的思想中根植著當時時代文化背景下的士 子追求與家族文化基因中的濟世豪情。 “立功”情結對陶淵明的影響 對“出仕”的影響 陶淵明一生可以用“亦仕亦隱”來概括,在其完全歸耕 田園之前,陶淵明共有過五次為官經歷,中間穿插著他短暫 的“退隱”生活。從陶淵明多次“出仕”來看,他必然是有 “立功”情結的,“種豆南山下”的躬耕生活無法實現他的 志向。甚至從多次為官的“嘗試”來看,在“立功”思想的 影響下,陶淵明對為官從政,乃至建功立業,是有一定“執 念”的。本文將探究陶淵明前三次為官經歷,分析“立功” 思想對陶淵明仕隱抉擇的影響。 第一次為官經歷 陶淵明在諸多作品中提及自己為官多是迫于生計,但袁 行霈教授指出,僅僅因為生計為官,這個理由是不充分的, 而這一點從陶淵明第一次出仕中就可以看出。 陶淵明第一次為官的官職是江州祭酒從事,這是他仕途的開端,應當最顯露初心。從官職來看,祭酒從事,簡稱 “祭酒”,據《宋書·百官志》記載,“祭酒分掌諸曹:兵、 賊、倉、戶、水、鎧之屬”,可見祭酒分管事物繁雜,與《晉 書·陶潛傳》中“以親老家貧,起為州祭酒,不堪吏職,少日 自解歸”恰好對應,因此陶淵明此次為官未滿三月便不堪官務 繁忙與勞累而辭職似乎十分合理。此外,除去身心疲憊之外, 當時征辟陶淵明的主官王凝之,即王羲之第二子,是一個昏庸 之人,迷信鬼神,使得官場烏煙瘴氣,這或許也是陶淵明辭官 的緣由之一。但不論是不堪重負還是鄙棄官場黑暗,如果陶淵 明出仕單純是為了“養家糊口”,他根本不必在意這些,或同 流合污,或玩忽職守,這些都可以成為規避以上這些“形役” 的選擇,但陶淵明偏偏選擇了歸田,這一完全自斷后路的選擇 恰恰反映出了其“立功”之心,即當陶潛直面官場后,其內心 的追求與現實的黑暗形成反差,現實與理想的巨大沖突致使其 一蹶不振,理想“暫時性”幻滅,其繼而“退守”田園,而這 也就可以解釋其后面再次“出仕”的原因。而陶洲明的生活也 許是艱苦的,但并不像他作品中談及的那樣苦,他雖家道中 落,但先祖積累的家業仍在,《晉書·陶潛傳》中寫道:“又 不營生業,家務悉委之兒仆。未嘗有喜慍之色,惟遇酒則飲, 時或無酒,亦雅詠不輟!弊嫔鲜a蔽之下,陶淵明的生活或不 富足,但也確實無須為“五斗米折腰”,甚至還有家仆侍奉左 右,因此,他的出仕或許包含了“親老家貧”的因素,但這并 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更多的還是他個人希望建功立業的自主選 擇與追求。 由上可見,第一次出仕的失敗并沒有讓陶淵明對官場完 全絕望,反倒讓初出茅廬的陶淵明在有了初次為官經驗的同 時更加認清現實,其所表達出的對現實的不滿,更多展現了 一個有著鴻鵠之志的少年形象,而這一點從陶淵明的第二、 三次為官經歷中也可以得到進一步驗證。 第二、三次為官經歷 晉安帝隆安四年(400),陶淵明三十六歲,辭去江州 祭酒六年后,他離家遠赴江陵,出任荊州刺史桓玄的幕僚。 這是陶淵明第二次為官,也是陶淵明一生中最長的為官經 歷,約三年之久,而這段為官經歷也是陶淵明“立功”情結 的集中體現。 首先是出任幕僚的主官選取。如前文所述,陶淵明出生 于仕宦之家,其外祖父孟嘉曾任桓玄父親桓溫的長史,桓氏 與孟氏交好已久,這為陶淵明在桓玄府中擔任參軍攢下了人 脈基礎。但從陶淵明前一次的“任性”辭官來看,陶淵明的 第二次出仕絕不可能僅僅因為外祖父的家族關系,其中也有 陶淵明個人的考量。 桓玄出身于東晉一流士族譙國桓氏,其父桓溫曾三次北 伐,廢海西公立會稽王為帝,任荊州刺史,都督荊、司、雍、 梁、寧、益六州軍事,其幕中更有袁宏、伏滔等人,都是東 晉政局中的風云人物!妒勒f新語·賢媛篇》記載,“晉之士 大夫感溫之恩,多黨附桓氏”,桓玄也因父親權傾一時而在東 晉士族中得到廣泛支持。同時,桓玄本人也頗富才學,《晉 書·桓玄傳》描述其“形貌瑰奇,風神舒朗,博綜藝術,善屬 文”,桓玄的個人魅力也是其能夠廣納人才的原因之一。 此外,從當時的政局來看,朝廷昏庸無能,諸王割據嚴 重,晉王朝岌岌可危,而桓玄作為混亂政局中少有的青年將 才,時年三十二歲的他以荊州為基地,在經過與當時的“亂 臣賊子”司馬道子的兩次對抗之后,已經占據了晉王朝約三 分之二的江山,沿江東下“舉兵勤王”只是時間問題。在這 樣的情形下,398年,桓玄于眾望所歸下在江州被推為對抗 司馬道子的盟主,而江州正是陶淵明的家鄉,且位于長江中 游,是戰略要地之一。 受地理位置影響,陶淵明為動蕩時局所波及,陶淵明仕桓有家族關系的原因,更是因為其希望在政治中有所作為, 有跟隨明主濟世的理想。這也體現出了陶淵明積極入世和關 心政局,對時局有所掌握的一面,這些都是“立功”情結作 用下的行為表現。 第三次為官也是如此,陶淵明擔任劉裕的參軍,主官作 為當時“平叛”的主力,陶淵“出仕”的目的更加明顯—— 匡扶晉王朝,于亂世之中建立功業。 對“歸園”及之后的影響 陶淵明有著“立功”的情結,從其最終“歸園田居”來 看,他走上了與之完全相反的道路,但是這一思想情結在他 歸隱的道路上仍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甚至在陶淵明完全退 隱之后,這種“立功”情結仍然作用于陶淵明的內心。 從第一次“出仕”到完全退隱,中間幾次為官的曲折便 是陶淵明在“立功”情結影響下的左右為難,這種“仕隱” 糾結甚至一度折磨著陶淵明,化為“本性相違”“白首無 成”以及“營己屢空”三種愧疚心理。 在《感士不遇賦》中,陶淵明感慨“閭閣懈廉退之 節,市朝驅易進之心”“雷同毀異,物惡其上,妙算者謂 迷,直道者云安。坦至公而無猜,卒蒙恥以受謗”,這份對 政治的失望流露出的是自己無處安放的“立功”之心。陶淵 明的退隱或包含對黑暗時政的厭惡,但陶淵明對于政治無法 做到完全抽身,甚至在退隱之后,面對先輩功業,他直言 “嗟余寡陋,瞻望弗及”,仰慕之下藏著他作為后輩沒有繼 承先祖風光的愧疚和面對“八表同昏”東晉王朝的無力,這 些都是“立功”情結所致。 結合其退隱后所作的《責子》,詩中提及自己的五個 兒子“總不好紙筆”,只得無奈慨嘆“天運茍如此,且進杯 中物”。根據《飲酒》等詩,后人都認為陶淵明早已心歸田 園,“立功”情結所致的矛盾也已和解,但在面對兒子時, 陶淵明仍然流露出了希望兒子讀書為官的期待,“立功”思 想早已根植于陶淵明的內心。 “立功”與陶淵明隱逸的關系 陶淵明詩文多言志,陶集中有不少帶“志”字的句 子。例如: “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薄昂ㄓx賦詩,以樂其 志!保ā段辶壬鷤鳌罚 “于是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保ā稓w去來兮辭》) “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保ā峨s詩八首》) “斯濫豈攸志?固窮夙所歸!保ā队袝鳌罚 因陶淵明多以隱逸詩人的形象出現在當代大眾的視野之 中,后世多推測陶淵明之“志”即“返自然”。但從陶詩中 可以看出,陶淵明談及其志,多含有未遂的遺憾,結合其最 終選擇“采菊東籬下”的退隱生活,亦可推測陶淵明之志是 與田園生活完全相反的仕宦生活。但若如此一概而論,或失之偏頗。陶詩中傳達出的對于自然以及躬耕生活的熱愛,不 應僅僅是個人追求失敗后的安慰之詞,如吳云教授提出“陶 淵明的一生的主導思想是建立功業”,過于以偏概全。但一 個人的志向往往反映其思想,陶淵明思想的“立功”情結與 陶淵明的志向應當是有一定關系的。夏元明教授指出,陶淵 明一生之“志”是幾經變化的,這種變化與陶淵明的“亦仕 亦隱”幾乎同步,從“猛志逸四!钡健肮谈F節”,從“立 功”到“棄功”,陶淵明的所作所為其實可以看作在兩個 完全相反的道路上不斷“嘗試”,陶淵明追求的其實不是 “志”,而是“性”,是一種人的自覺的表現,是一種對個 體精神自由解放的追求!傲⒐Α笔翘諟Y明受原生環境影響 所以為的“性本愛”,但幾度仕隱讓他不得不面對現實—— 從小接受的思想、教育是與自己不合的,幾度為官最終只能 得到“心為形役”的結果;相反,在一次次退隱中,陶淵明 得出了“性本愛山丘”的結論。葉嘉瑩先生在《漢魏六朝詩 講錄》中指出,陶淵明的人生是一種“自我實現”的人生, 他是真正達到“自我實現”境界的詩人。由此,可以說陶淵 明的“志”其實是“找到自己的‘性’”,而對“性”的追 求過程是一種自我精神價值實現的過程,求仕為官則是一種 尋找、實現自我價值的路徑嘗試。陶潛所處的時代決定了他 生活的環境、接受的教育以及最終形成的思想,“立功”思 想是時代文化的產物之一,但陶淵明沒有被時代局限性所裹 挾,他仿佛一根破石之竹,向世人展現出他人格的自覺與獨 立;仡櫶諟Y明的一生,“立功”僅是他的嘗試,甚至為了 排除嘗試的偶然性,他幾度出仕,這大抵也是后人崇敬陶 淵明的原因之一——他尋到了他的“性”,擺脫了時代的束 縛,實現了自我,而實現的途徑即隱逸。 綜上,“立功”是原生家庭、時代背景給予陶淵明實現 自己之“志”的一條道路,也是驗證后被舍棄的一條道路, 而隱逸則是陶淵明一生探尋“本性”后得出的答案,二者是 陶淵明一生的兩種選擇,雖截然不同,但又彼此驗證,最終 成就了遺世獨立的靖節先生。 魯迅曾言,陶潛并非渾身是“靜穆”,本文綜述了陶 淵明隱逸與立功思想的張力關系,對陶淵明“立功”思想的 來源、影響以及其與陶淵明隱逸思想的關系進行了探究,發 現陶淵明在傳統“隱士”的形象之外新增了其作為“士人” 的掙扎和作為“哲人”的自我探索與追尋,對陶淵明本體人 物形象的構建研究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中國的歷史,亦可 看作一部士大夫史,“立功”思想情結是儒家事功思想的凝 練,陶淵明體現出的其實是后世無數士子在“仕隱”矛盾之 下的政治情結、理想追求,最終展現為人在社會大環境下的 自我獨立,完美地體現出了中國的文化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