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顏氏家訓》英譯與海外傳播时间:2023-05-19 魏晉南北朝時期著名學者顏之推創作的《顏氏家訓》是中國古代第一部家訓巨著,其體制宏大,內容廣博,是最早被翻譯和傳播到海外的中國傳統經典典籍之一。迄今為止,《顏氏家訓》共有三部完整的英譯本,分別由早期留美華裔學者鄧嗣禹(Teng Ssu-yu)、中國學者宗福常、哈佛大學華裔學者田曉菲翻譯并傳播到海外,F通過梳理國內外《顏氏家訓》的譯介和傳播動態,分析譯者及其譯本的翻譯背景、翻譯特點和研究趨勢,以期豐富中國古代文化典籍譯介和傳播史料,為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提供個案參考。 引言 中國傳統家訓卷帙浩繁,在眾多著名的家訓典籍中,《顏氏家訓》享有“古今家訓,以此為祖”之美譽。20世紀60年代至今,共有三部完整且質量較高的《顏氏家訓》英譯本在海內外廣泛傳播。近20年來,國內學者對該著作進行了大量的本體研究,成果豐碩,但海外譯介和傳播研究較為少見。本文將從顏之推與《顏氏家訓》、《顏氏家訓》英譯綜述、譯者與譯本背景研究、《顏氏家訓》英譯本的海外傳播及其影響四個方面進行闡述,以豐富家訓典籍翻譯研究史料。 顏之推與《顏氏家訓》 顏之推(531—595),字介,生于仕宦之家,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顏回的第三十五世孫。顏之推的祖父和父親均能文善書,顏之推受家族環境熏陶,勤勉為學,19歲便入仕。然而,顏之推所處的時代戰爭頻繁,國家分裂,他曾歷仕五個王朝,三次被俘,并自稱“三為亡國之人”,命運多舛,備嘗艱辛。在其著作《觀我生賦》中,他曾寫道:“予一生而三化,備荼苦而蓼辛!必S富而深刻的經歷使他對人生有諸多不俗的洞見。范文瀾先生稱贊他“是當時南北兩朝最通博最有思想的學者,經歷南北兩朝,深知南北政治、俗尚的弊病,洞悉南學北學的短長”。顏之推的著作大多已失傳,《顏氏家訓》是他留存下來的為數不多的傳世著作。 《顏氏家訓》是一部記述顏之推個人經歷、教育思想、深厚學識的經典家訓,也是一部涉及多個領域的學術著作。在《顏氏家訓•序致》一篇里,顏之推闡明將一生的經驗和心得系統地整理出來,以達到“整齊門內,提撕子孫”這一目的,告誡子孫要見賢思齊、勤勉上進,強調學以致用、傳業揚名!额伿霞矣枴饭财呔,二十篇,案例生動,立論平實,影響深遠!锻s錄》中寫道:“六朝顏之推家法最正,相傳最遠!鼻宕蹉X評價《顏氏家訓》:“篇篇藥石,言言龜鑒……可家置一冊,奉為明訓!比珪娘L質樸,實證豐富,情理交融,“平而不流于凡庸,實而多異于世俗……自成一家之言”(范文瀾,1964),故而成為中國經典家訓。 《顏氏家訓》英譯綜述 國內對《顏氏家訓》的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以文本研究為主,近10年來成果劇增。截至2022年,知網能夠檢索到相關研究論文500余篇,研究內容為文本內涵的闡發、家教文化的傳播和思想價值的挖掘等。根據“讀秀”圖書統計,“新中國成立以來,各類《顏氏家訓》出版物高達493本”(周仁成,2019)?梢姟额伿霞矣枴芬殉蔀榇蟊娢幕x物并廣為傳播,深入人心。家訓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體現,學界對《顏氏家訓》價值意蘊的挖掘以及研究成果的轉化應用仍然較為重視。 《顏氏家訓》的英譯始于20世紀30年代末,其是最早被譯介到海外的經典典籍之一。1936年,燕京大學史學講師鄧嗣禹與博晨光(Lucius Chapin Porter)準備共同翻譯《顏氏家訓》(Family Instructions for the Yan Clan)。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鄧嗣禹在炮火中的校園里堅持翻譯《顏氏家訓》。不久后,鄧嗣禹應邀前往美國參與編纂圖書,繼而到哈佛大學繼續深造,譯事不得不中斷,直到1946年回到北京大學任教才重拾譯事。博晨光去世后,翻譯由鄧嗣禹獨自完成。1968年,譯著由E.J.Brill出版社出版。2004年,常熟理工學院宗福常教授翻譯的《顏氏家訓》(Admonitions For the Yan Clan:a Chinese classic on household management)由外文出版社出版,該譯著是國家重大出版工程“大中華文庫”100部經典文化典籍譯著之一,其出版后被推介到海外,被多家海外圖書館收藏。2021年,美國哈佛大學東亞系中國文學教授田曉菲出版全英文學術著作《顏之推集》(Family Instructions for the Yan Clan and Other Works by Yan Zhitui),該書包含《顏氏家訓》全文內容。至此,《顏氏家訓》的英譯本共三部。目前,學者主要關注鄧嗣禹及其譯本研究、宗福常譯本研究,以及鄧譯本和宗譯本的對比研究,相關研究暫未論及田曉菲譯本。 譯者及其譯本的翻譯背景 近5年來,鄧譯本和宗譯本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鄧嗣禹譯本作為最早被翻譯和傳播到海外的《顏氏家訓》英譯著作,在20世紀起到了文化和學術的推介作用,其“學術化”的翻譯方法為海外漢學提供了重要的學術參考。宗福常譯本作為21世紀初國家重大出版工程重點打造的中國文化經典典籍被翻譯和推介,具有“普及化”的特點,譯文簡潔流暢,通俗易懂,適用于普通讀者。最新的譯本由田曉菲翻譯,于2021年3月出版問世。本小節將著重介紹譯者田曉菲及其譯本的翻譯背景。 田曉菲筆名“宇文秋水”,現為哈佛大學東亞系中國文學教授,也是美國著名漢學家宇文所安(Stephen Owen)的妻子。田曉菲早年畢業于北京大學英國語言文學系,2000年入職哈佛大學。她重點關注中國古典詩學、中古文本文化、宮廷文化以及中國文學等,研究方法新穎,研究視角獨特,頗受國內外學者關注。田曉菲于2019年開始著手撰寫專著《顏之推集》,內容包括致謝、長篇簡介、《顏氏家訓》注釋譯文、顏之推其他詩文(賦)、縮寫詞、注釋、附錄(歷代顏之推傳)幾個部分,并采用直譯法進行翻譯。田曉菲復譯《顏氏家訓》并非一時興起。早在2008年,她就在《諸子的黃昏:中國中古時代的子書》中指出,《顏氏家訓》的撰寫形式是六朝晚期傳統子書的變形,展現了顏之推獨特的風格特點,因而“立一家之言”,成就了不朽聲名,后世家訓基本遵循這一范式。她還研究和翻譯了顏之推的其他詩文作品,為其撰寫專著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因此,《顏之推集》不僅是一部譯著,更是對顏之推及其作品進行全面審視和分析的學術巨著。這部專著不僅為中外學者提供了新的典籍翻譯研究史料,還具有重要的學術參考價值。 四、《顏氏家訓》英譯本的傳播及影響 國外英譯本研究動態 國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國漢學界。20世紀70年代,鄧嗣禹的譯本產生了較大的影響。該書出版后,美國學院派學者表現出極大的關注,認為該著作具有重要的史學、文學、文化等學術價值。多名學者開始以“他者”的眼光審視中國文化,闡釋家訓文化的內涵,挖掘中國家庭倫理和社會關系,審視中國社會的變遷和演化,并發表論文予以評鑒,如王伊同、包弼德(Peter K.Bol)、王美秀(Wang Mei-Hsiu)、丁愛博(Albert E.Dien)等。王伊同高度評價此作“開啟魏晉南北朝英譯先河”;包弼德和王美秀認為《顏氏家訓》英譯本對研究南北朝社會和文化具有一定價值;丁愛博發表書評對譯本進行全面評價,并有相應的研究成果數篇。但是,20世紀80年代到21世紀初,國外學者鮮有新的研究成果。 2007年,美國著名的中國古代史專家、斯坦福大學李國鼎中國文化講座教授陸威儀(Mark Edward Lewis)在《早期中世紀中國》(Early Medieval China)發表長篇論文《在<顏氏家訓>中書寫世界》(Writing the World in the Family Instructions of the Yan Clan)。該論文的著眼點和關注點較既往研究有較大的不同。陸威儀以鄧嗣禹的譯本(1968)和周法高的《顏氏家訓匯注》(1960)為底本進行研究,認為《顏氏家訓》更加系統地體現了寫作在前現代中國的多重作用,如寫作的社會經濟作用,經典語言文本對中國文明的詮釋功能,文獻學在捍衛人類文明遺產中的重要性等。陸威儀在其著作《分裂的帝國:南北朝》(李磊譯,2016)中以多元視角展示了南北朝的整體面貌,史料新穎,視角獨特!额伿霞矣枴氛悄媳背瘯r期政治、社會、文化、風俗、宗教信仰、家族關系的生動畫卷,由此可見陸威儀與《顏氏家訓》的淵源。 國內英譯本研究動態 國內學界對《顏氏家訓》英譯本的研究起步較晚,始于2018年。張大英(2018)、周延良(2019)評述了《顏氏家訓》在日本、韓國、美國等國的譯介和傳播;周仁成(2019)發表多篇論文重點梳理《顏氏家訓》在國內外的譯介和傳播概況;彭靖認為鄧嗣禹“學術化”英譯《顏氏家訓》具有重要的意義。國內學者對宗福常譯本的研究始于2020年,集中在對兩部英譯本的對比研究上。董麗坤、薛睿等(2021)梳理了《顏氏家訓》英譯本研究現狀及研究成果,探討了英譯翻譯理論及翻譯策略的應用;賈誠(2020)從語言微觀層面和翻譯策略宏觀層面分析歸納《顏氏家訓》鄧譯本和宗譯本,認為鄧嗣禹的直譯忠實于原文,注釋豐富,背景知識詳盡,而宗福常的意譯語言簡潔,句式多變,省譯較多;王玉(2020)以接受美學的視角對比分析了兩種英譯本的差異,認為宗譯本更能滿足目的語讀者的期待視野。以上研究豐富了《顏氏家訓》及其英譯本的研究內容,拓展了研究的廣度和深度,為進一步深化《顏氏家訓》的譯者研究、英譯研究和譯本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參考。 海外傳播動態 目前,《顏氏家訓》的三個英譯本均在海外不同程度地傳播。首先,鄧譯本在1968年出版后主要在美國漢學界傳播。由于《顏氏家訓》涉及的古代歷史人物較多,歷史事件較為復雜,鄧嗣禹使用了大量的注釋,著作偏重學術性,受眾有限。其次,宗譯本作為官方有組織的翻譯成果,在2004年出版后被大力推介到世界各地,成為文化“走出去”的先行使者。呂劍蘭(2021)的研究發現:截至2020年12月,有52座美國圖書館收藏了宗譯本,在被收藏的55部“文庫”典籍排名中占第8位,體現了該譯本在美國的傳播力和影響力。根據蔣亦文(2022)對“文庫”在域外傳播的研究成果可知:宗譯本館藏分布地域遍及20余個國家和地區,但分布不均衡,國別差異較大,主要集中在以英語為母語或官方語言的國家,其中,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英國館藏較多。2021年,田曉菲的英文學術專著《顏之推集》由國際著名的德古意特出版社出版,并向全球開放電子書在線下載。國際權威學術出版社將為新譯著的海外傳播提供絕佳的平臺。 總體上看,鄧嗣禹譯本和宗福常譯本雖然被世界各地不同的圖書館收藏,但與傳統儒家經典典籍相比,讀者的歡迎度和認可度還不太理想。田曉菲與國內外學者互動頻繁,其扎實的文學和雙語功底、獨特的學術思想和研究視野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重視。田曉菲譯本的出現將為《顏氏家訓》英譯帶來新的研究熱度,她豐富的學術背景和身份優勢將賦予著作天然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結語 綜上所述,《顏氏家訓》的英譯和傳播研究在近幾年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在研究內容、研究視角、研究方法、史料挖掘方面還需進一步完善和深化。田曉菲著《顏之推集》是海外中國學的新貢獻,其研究成果值得國內外學者進一步審視和分析!额伿霞矣枴返挠⒆g研究不僅可以豐富翻譯理論和實踐研究的內容,其譯介模式還可以為中國文化和學術“走出去”提供一定的參考。
參考文獻: [1]Deng Ssu-yu.Family Instructions for the Yan Clan[M].Leiden:E.J.BRILL,1968. [2]Xiaofei Tian.Family Instructions for the Yan Clan and Other Works by Yan Zhitui[M].Berlin:De Gruyter,2021. [3]Mark Edward Lewis.Writing the World in the Family Instructions of the Yan Clan[J].Early Medieval China,2007(01):33-80. [4]顏之推.顏氏家訓[M].宗福常,譯.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 [5]蔣亦文.《大中華文庫》的域外傳播與塑造[N].中國社會科學報,2022-09-05(07). [6]彭靖.鄧嗣禹《顏氏家訓》英譯研究與傳播意義[J].國際漢學,2020(04):161-166+203. [7]田曉菲.諸子的黃昏:中國中古時代的子書[J].中國文化,2008(01):64-75. [8]張大英.《顏氏家訓》的外譯流傳情況[J].興義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8(04):101-104. [9]周仁成.英語世界中國家訓的譯介與研究綜述[J].長江師范學院學報,2019,35(02):84-91+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