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挖掘黃河三角洲特色藝術及其時代價值 ——以東營市呂劇為例时间:2023-04-29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等22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若干措施》。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應系統認識黃河文化的豐富內涵和主要特征,深入挖掘黃河文化的時代價值,促進黃河文化在新時代的保護、傳承、弘揚與創新,F以山東省東營廣饒縣呂劇為例,研究分析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和地方特色的廣饒縣如何走好藝術賦能鄉村轉型之路,提出呂劇文創產業助力鄉村轉型的新思路;并對廣饒縣等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農村提出發展建議,以改善鄉村發展問題,推動文旅產業可持續發展,彰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新時代價值。 緒論 研究背景及其意義 研究背景 藝術賦能鄉村轉型的時代趨勢。在當前形勢下,應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堅持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用藝術賦能鄉村轉型,充分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資源,積極引進高水平的專業人才,完善呂劇藝術人才結構。同時,還應結合當地旅游業創新發展,開發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創產品,打造當地特色品牌,推動當地經濟發展。(2)鄉村社會經濟資源匱乏,基礎設施不完善;A設施是推動鄉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是實現鄉村轉型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國農村基礎設施還有待完善,與實現農村基本設施、公共服務均衡的目標仍存在一定的差距。(3)經營發展模式較為落后。生產經營模式主要受生產力、農業科技、機械化規模、傳統生產經營方式等因素的影響。農村生產力水平低,農業結構比較單一,主要以種植業為主,沒有形成農、林、牧、漁業一體化農業。 研究意義 呂劇的發源地是現今東營廣饒縣。100多年前,以廣饒縣時殿元為代表的民間藝人,在坐唱琴書的基礎上首創了化妝揚琴,其處女作《王小趕腳》的推出,標志著一個新劇種在齊魯大地上誕生,即呂劇[1]。1953年,廣饒縣成立了一個由國家出資組建的職業劇團。1959年,廣饒縣被山東省文化廳確定為呂劇發源地。經過實地考察走訪發現,廣饒縣經濟條件落后,呂劇傳承不容樂觀,呂劇傳承現狀堪憂,呂劇文化難以吸引年輕人等問題急需解決。 本文旨在將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呂劇文化與現代藝術形式相結合,對呂劇進行創新推廣,以達到藝術賦能鄉村轉型的目的。 目前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 研究現狀 一方面,在廣饒及其周邊地區有著很好的呂劇觀眾基礎,呂劇團演出的劇目受到大眾的喜愛。另一方面,在大型劇目的創作和展演中,呂劇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贏得了口碑。但是,廣饒縣呂劇團在演出市場中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票房的收入無法支撐辦公經費和劇目投入的開支,不得不依靠財政撥款。當地政府非常重視呂劇團的發展,在財政上給予了充分的支持。但是如果沒有財政撥款的保障,呂劇團的發展恐怕難以為繼。 發展趨勢 20世紀60年代之前,國際學術界將中國文明稱為“黃河文明”,其與埃及的“尼羅河文明”、西亞的“兩河流域文明”、印度的“印度河文明”并稱為世界四大文明。因為種種原因,其他三大文明都消失了,只有中華文明從古代延續至今。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快餐文化很好地迎合了大多數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但同時也給中華傳統文化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傳統文化只有積極創新,與時俱進,才不會被遺忘。近年來,文旅產業興盛,傳統文化創新轉化也呈現良好態勢。由此可見,“呂劇+文創+特色旅游產業”形式的轉型策略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 研究的可行性與創新性 可行性 鄉村地區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發展理念落后,沒有完整有效地將呂劇發展與鄉村轉型相結合。而廣饒縣作為呂劇發源地,雖然擁有濃厚的呂劇文化氛圍和豐富的呂劇文化元素,但是由于很少有年輕人愿意繼承祖輩的曲藝,呂劇傳承面臨著極大的挑戰。筆者結合了目前非遺文化發展戰略,以藝術賦能非遺文化,進一步推動鄉村轉型發展。 創新性 文旅產業開展鄉村轉型新路線。筆者在調研過程中立足于呂劇發源地——廣饒縣,對呂劇的傳承與發展進行了較為全面細致的調研。首先,在調查當代年輕人對呂劇的了解程度后,以呂劇文創產品為基礎,結合當地旅游景點,讓更多的年輕人了解呂劇,進而了解呂劇發源地東營廣饒縣。其次,通過自媒體平臺如抖音、微信公眾號構建呂劇創新體系,打造廣饒縣呂劇特色文化品牌,推廣銷售呂劇文創產品,帶動當地旅游業發展,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助力廣饒縣經濟高質量發展。(2)“呂劇文創+旅游產業+自媒體”開啟轉型新模式。通過自媒體平臺售賣文創產品,借助呂劇文創的品牌效應和當地旅游資源招商引資,通過自媒體平臺推銷農產品,拓寬銷售渠道,建立文旅產業新體系,促進廣饒縣其他產品的銷售,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呂劇文化產業助力非遺創新發展 立足呂劇創新,打造文化產業新路線 打造特色品牌 打造特色品牌要跳出呂劇藝術傳播的框架,將大眾所熟知的呂劇進行分解、重構、再整合、再包裝,以嶄新的姿態推廣給大眾。廣饒縣可以借助呂劇發源地這一“特殊身份”,溯本求源,打造特色品牌。筆者認為,借助呂劇藝術專業性,深入挖掘廣饒縣獨特的呂劇文化歷史故事、獨特的非遺傳承文化以及現有的呂劇劇團資源,可以快速樹立品牌形象,找準品牌切入點,抓住品牌推廣點。 打造品牌優勢 呂劇大眾化。呂劇作為中國八大戲曲之一,有著極高的地位。而呂劇曲風樸素真實,給人一種強烈的親切感,深受大眾喜愛。(2)呂劇劇種創新的可能性大。呂劇有許多特色元素,如由墜琴、揚琴、三弦、琵琶組成的“呂劇四大件”;呂劇唱腔特有的鄉言俚語以及呂劇唱段中具有特色的劇目故事等,這些元素都可以進行分解、重構、再整合、再包裝。(3)以發源地“廣饒縣”為品牌,名號響亮。作為中國呂劇的發源地,廣饒縣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具有獨特的歷史文化價值和較強的推廣性,可以吸引更多的觀眾[2]。 特色東營呂劇,推動非遺轉型 呂劇戲曲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前景 文化創意產業是新時代的一種新型產業,是順應當前時代發展要求而形成的新發展模式。它的基本原則為傳承、創新、整合。因此,相關部門要大力開發新型旅游資源,建立健全相關制度,推動旅游產業的發展。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精神文化生活。呂劇既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又能提升人們的審美素養。再加上,國家越來越重視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推進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因此,呂劇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前景廣闊。當前,文化和創意融合是大勢所趨,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 綜上所述,文化創意產業市場廣闊,再加上國家政策扶持,發展態勢良好,前途光明。作為21世紀最具發展前景的行業,文化創意產業受到了全世界的廣泛關注,具有極大的社會經濟價值。 “呂劇+”形式的文旅產業開發 “呂劇+農家樂”形式。通過對廣饒縣的實地考察訪談,筆者了解到廣饒縣近年來朝著蔬菜大棚種植業和農家樂的方向發展。目前廣饒縣已有幾個蔬菜大棚,但尚未形成規模。而與單純的農家樂旅游業相比,“呂劇+農家樂”的形式更加吸引人。此外,由于廣饒縣地理位置偏僻,旅游資源匱乏,將廣饒縣特有的呂劇文化與農家樂旅游業結合起來,更加有創意,更能碰撞出新的火花。還可以以“呂劇體驗坊”和“呂劇文創”為切入點,加大宣傳推廣力度,提升農家樂旅游業的吸引力。 “呂劇+文旅”形式。要想打造廣饒縣的IP形象,吸引更多的游客,就需要明確文化定位。廣饒縣的文化定位是“呂劇發源地”,因此可以深挖廣饒縣呂劇文化底蘊,形成以文化為導向的旅游開發新模式。國內具有借鑒價值的便是“烏鎮戲劇節”!盀蹑倯騽」潯币苑睒s戲劇事業,培養戲劇創作人才,提升戲劇作品的藝術水準,拓展戲劇市場為目的,旨在加強國際戲劇交流,發展和繁榮國內戲劇文化,進而實現江南小鎮的文藝復興[3]。而廣饒縣有發展以文化為導向的旅游業的前提和背景,“呂劇故里”“呂劇起源”一直都是廣饒縣最有標識、最有內涵的核心特點,呂劇文化也一直是廣饒縣最吸引人的存在。 非遺藝術的時代價值和傳承發展 呂劇的時代價值 呂劇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第一,有利于促進地方文化的傳播,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呂劇是山東地域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是一種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文化,重視它的傳承和發展,就是重視當地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第二,有利于推動民間藝術的繼承和發展。2008年,呂劇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社會和政府保護呂劇的熱情、力度都有了更大的提升,人們也更加重視對呂劇的傳承,這也進一步推動了民間藝術的傳承和發展。 呂劇的傳承與發展 呂劇的傳承和發展是影響整個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呂劇的藝術創作要順應時代潮流,結合具體實際,打造一批滿足當代人們審美需求的優秀作品。 新時代,對呂劇的傳承和發展進行重構,通過對一代代傳統藝術進行繼承和革新,豐富呂劇的文化內涵。呂劇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山東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劇種,但呂劇傳承與發展并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還需要依托新媒體平臺進行傳播與創新,不斷提升自身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藝術賦能鄉村產業發展 鄉村文旅產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鄉村文化旅游呈現“井噴”態勢,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鄉村旅游業是現代農業與旅游業有機結合而產生的一種新興產業,是一種新興的旅游形式。其不僅可以促進鄉村產業結構調整,加快產業轉型升級,還有利于推動鄉村經濟高質量發展。鄉村旅游是鄉村振興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主要動力和保障。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再加上促進文化產業和旅游業發展政策的出臺,東營廣饒縣的文旅產業步入了快速發展的軌道!笆濉逼陂g,廣饒縣先后建成了縣文化廣場、市歷史博物館、市呂劇團的彩排等一大批設備齊全、標準高的骨干文化設施,實施了關帝廟配套工程和倪寬墓修復工程等文化旅游景點建設。但是當地相關部門并沒有有效地將呂劇發展與鄉村旅游結合起來,這嚴重制約了東營廣饒縣的經濟發展。廣饒縣作為呂劇發源地,有著濃厚的呂劇文化底蘊與豐富的呂劇文化元素,但是由于很少有年輕人愿意繼承祖輩的曲藝,呂劇傳承面臨著極大的挑戰。 藝術賦能鄉村產業轉型 隨著經濟與科技的不斷發展,藝術賦能鄉村產業轉型成為一種新的發展趨勢。廣饒縣呂劇文創產業可以將呂劇元素加入產品的包裝設計中,為其注入新的活力。以藝術賦能廣饒縣當地特色產業,加入呂劇經典元素,在將產品商業價值最大化的同時,實現其內涵的最大化表達。 總結 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復雜,文化資源豐富,應結合不同地區的具體情況探尋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隨著經濟與科技的發展,藝術賦能鄉村產業轉型已經成為一種新的發展趨勢。呂劇起源于東營廣饒縣,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時代的變遷,快餐文化的出現給傳統文化帶來巨大的沖擊,呂劇的發展也受到了嚴重的影響。本文立足于呂劇的創新與當地鄉村經濟發展的需求,一方面通過對呂劇文旅產品進行分析,提出通過發展呂劇文旅產業來促進鄉村經濟轉型的可行性建議。如在文創產品的設計上,可以采用提取精髓、陌生化再創作、以“意”造“型的方式。另一方面,依托先進的互聯網技術,提出呂劇品牌文化創意產業開發策略,即以呂劇文創產品為基礎,結合當地旅游景點對文旅產業進行開發,可以采用“呂劇+文旅”和“呂劇+農家樂”兩種形式。 綜上可知,以藝術賦能當地特色產業,開發具有特色的呂劇文化資源,加大高水平專業人才的引進力度,完善呂劇藝術隊伍的人才結構;同時結合當地旅游業進行創新發展,打造出具有呂劇特色元素的文創產品,有效推動當地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當地產業轉型升級。 注釋 [1]孔勇.呂劇音樂的形成和發展[J].戲劇之家,2017(16):42-43. [2]藝戲.地方戲曲劇種保護與扶持計劃實施方案[J].中國戲劇,2013(09):59-61. [3]胡玲俐.烏鎮戲劇節文化推廣中H5廣告的應用研究[D].上海:東華大學,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