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展覽是公眾教育和文化傳播的重要平臺。而傳播展覽的兩個主要手段就是視覺傳達與媒體宣傳,它們基于共同的敘事框架和邏輯,打破了博物館僅依靠實體空間進行傳播的壁壘,將公眾文化生活陣地向線上遷移。現以“煙雨樓臺——西營村考古紀實展”為例,分析視覺傳達與媒體宣傳這兩種傳播方式如何以敘事為邏輯原點,將色彩屬性轉化為設計表達,將考古成果轉化為展覽語言,旨在突破有限資源和空間,不斷拓展博物館展覽傳播邊界,使其適應新形勢下博物館的新定位與新角色。
傳統意義上的“敘事”是一種文學術語,指通過文字講故事,手法上講究“起、承、轉、合”以及首尾呼應。展覽形式設計亦是如此,設計師通過空間、色彩、燈光、材質、聲音等媒介,實現文化信息傳達。它們共同的“敘事性”為文本信息和視覺元素二者之間的轉換提供了思路。在博物館展覽策劃與宣傳工作中,展覽的形式設計歸屬于“空間敘事”的范疇,其在滿足信息輸出的基礎上,強調視覺元素和敘事內容的融會貫通;“文本敘事”則以展覽為立足點,深入挖掘其中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通過各類宣傳平臺拓寬傳播渠道,擴大展覽影響力。因此,本文將從“空間敘事”和“文本敘事”兩個方面探索敘事在視覺和信息傳達中的運用。
“煙雨樓臺——西營村考古紀實展”展出了南京市考古研究院自2019年8月至今在南京西營村地塊考古發掘出土的文物200余件(套),以該地塊的歷史變遷為展示內容,分為南朝佛寺遺址、南唐窯業遺存、宋代灰坑遺存、明代琉璃窯遺物4個單元訴說南京故事,以期喚起人們對城市歷史的深刻記憶。根據展覽大綱的敘事線索,展廳分為6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序廳,介紹西營村地塊及周邊地區的考古發現概況;第二部分至第五部分詳細展示4處考古發掘成果;第六部分為展覽結語,總結南京西營村地塊考古項目的重要意義。
展覽視覺傳達的空間敘事
展陳空間是由文化記憶與文化認同構建而成的,是文化的“記憶場”。它通過文化信息的傳遞與藝術審美的互動讓觀眾產生聯想、移情、想象或共鳴,承擔著空間敘事的重要職能。
空間敘事中的視覺語言
視覺語言是展覽設計中空間敘事的呈現手段,由視覺元素組成,不僅與文本大綱關系緊密,還受到設計方法中“意象”的影響。設計師選取南朝佛教、南唐窯業、宋代生活、明代琉璃和考古發掘五個方面作為視覺設計的轉換對象,采用“直接提取法”“抽象轉化法”“意象轉化法”三種視覺轉化方法,構成此次展覽平面的設計思路。
直接提取元素突出時代背景
南京屬于典型的古今疊壓型城市,古代城市位于現代城區之下,同時,歷代疊壓的遺跡也成為了解城市沿革最寶貴的材料。在長期的朝代更迭中,每個歷史階段都有其鮮明的地域文化、環境風貌和時代審美,這是每個時代文化特有的文化符號。云紋是一種古老的傳統紋樣,它的演變反映出歷史的更迭和發展。在四個單元名稱展板的設計中,設計師以云紋為構圖框架,將具有時代代表性的佛造像、手。铣鸾淘兀,文字磚瓦(南唐元素),瓷器器型(宋代元素),琉璃構件(明代元素)進行重新構圖,通過不同的文字排版和配色豐富視覺層次。
元素抽象解讀豐富展覽語言
與具象藝術不同,抽象藝術是將自然形態的事物通過抽離、簡化和變形等方法進行再創造。幾何抽象派的先驅蒙德里安認為:“藝術應該根本脫離自然的外在形態,以表現抽象精神為目的,通過純粹的抽象構成表現,運用象征性符號來傳達信息,構建與觀者新的默契和對空間新的認識和理解。”[1]在南朝佛教大事記展示墻設計中,設計師對棲霞山石窟、南朝佛塔、佛坐像、蓮花等元素進行輪廓化概括,化繁為簡,使其突破形體的束縛,給觀者留下無限的想象空間。
意象創作元素升華展覽立意
意象符號傳達是指按照形式法則創造的形象通過人的心理活動引發聯想機制,并通過該形象直接或間接地表達“意象”內涵。傳統文化與現代審美之間有著不可規避的時代差異,以現代審美對傳統文化符號進行再創造,或將傳統藝術表現形式融入現代視覺表達中,既可以找到傳統元素與現代表達的平衡點,又能增強文化自信,提高價值認同[2]。在展覽的視覺設計方案中,設計師采用線、面將文化信息轉化為視覺符號的表現形式,讓考古地塊、歷史源流等概念通過意象轉化成曲線和色塊兩個元素,它們不僅是展覽平面設計中的裝飾元素,更是突出展覽性質的重要線索,能夠使觀眾更準確、更高效地感知展覽立意。
空間敘事中的色彩運用
與圖形相比,色彩對人的視覺神經的刺激作用更強。在展陳空間中,色彩是最能突出展覽主題,體現展覽基調的設計元素之一。它在展陳空間的氛圍營造、主題表達、情緒渲染、視覺引導等方面都有著關鍵作用。
色彩與空間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不同的色彩會使人受到不同強度的視覺刺激,讓觀眾在潛意識中對看到的不同顏色(即不同色相、明度、純度)進行分類。設計師將這種視覺習慣運用于展覽的視覺設計中,可以使色彩起到符號化的作用,從而成為展覽空間敘事中重要的“修辭手法”。
色彩設計暗合敘事邏輯
設計師根據展覽“考古”和“煙雨樓臺”兩個主題,利用色彩的指代性與象征意義,提取一組互補色作為展廳視覺設計的主色調。展覽序廳和尾廳采用土褐色,引發觀眾關于考古環境的聯想;藍綠色是“煙雨樓臺”的意象概括,四種不同明度和飽和度的藍綠色,既指代四個考古地層遺跡,又框定出四個單元的功能分區。利用互補色和相似色的對比調和規律,形成“起、承、轉、合”的視覺引導,明確展覽單元邊界,使觀眾在心中形成清晰的展覽敘事邏輯。
色彩層次營造敘事起伏
在此展覽視覺設計中,設計師還比較注重展廳中所用顏色的面積、強弱及比例,從而使空間整體色調和諧統一,層次豐富分明,利用顏色明度和飽和度的變化,形成跌宕起伏的展覽敘事情節。單色配色的使用既能讓展廳在視覺上更舒適協調,也能形成或強烈,或柔和的明暗關系。除了四個單元采用相似色進行區分,各單元中的展板分級也采用單色變化的方式,成為展覽敘事空間中“承上啟下”的紐帶。
空間敘事中的場景營造
如今博物館工作強調將“受眾思維”轉變為“用戶思維”,因此,“以人為本”成為博物館辦展最基本的原則。場景是展覽空間敘事中營造氛圍的載體,是引發觀眾共鳴的場域。通過空間中的場景講述展覽中每個部分的核心內容,利用場景形成良好的空間敘事環境,可以幫助觀眾更好地接收展覽信息,為觀眾帶來沉浸式觀展體驗。此次展覽中的場景排布基本可分為四個階段:開始階段、過渡階段、高潮階段、結束階段。
懸念設置(起)
展廳入口是展覽敘事的起始,是展廳中的第一個場景。此次展覽的展標就設立在這里,采用弧線形的立面結構,形成了一個半開放空間。展標畫面寬12米,高3.4米,采用木結構加宣絨布噴繪的制作工藝,以藍綠色為主色調,疊加的噪點效果烘托出“煙雨樓臺”的意境氛圍。展覽名稱字體采用金色毛筆手寫體,以突出畫面的視覺中心,體現考古展所依托的歷史文化背景的厚重感。畫面中由深到淺的色塊逐層交疊,是四個朝代考古地層“古今疊壓”的抽象表達,穿插其中的文物剪影吸引觀眾走進展廳一探究竟。
建立連接(承)
通過界面、緩沖和路徑等節點實現展覽場景中各個過渡空間的連接,這決定了展覽場景敘事的方式。場景布局通過路徑進行編排,同時設計空間和事件的順序以及空間序列。觀眾游走于設計好的展線中,展覽中的敘事線索便一步一步展開。此次展覽利用三面柜打造出四個龕柜,并設置了單元標題和單元說明的版面,在觀眾心理上起到標記節點的作用。這四個場景的設置既打破了展廳過于平直的基礎參觀流線,又突出了該單元所展示的重點內容。
設置高潮(轉)
在路徑、入口處設置懸念讓觀眾產生期待,高潮場景是為了滿足這種期待而在適當環節設計一個主題性的沉浸場景。第一單元的主要內容是西營村遺址考古發掘成果中最值得關注的部分,這也是篇幅占比最大的部分。這里設置了第一個高潮場景,它是展覽中的重點文物——地宮石函的陳列空間。設計師將45cm高的地臺作為展示道具,一方面圍合出石函的展示區域,隔離出文物與觀眾之間的安全距離;另一方面抬高文物的展示高度,以適應大部分觀眾觀展時的視線高度,帶給觀眾良好的觀展體驗。地臺后以南朝佛寺復原意象圖為背景,利用視覺連接現實與歷史,營造出身臨其境的現場感,再次激發了觀眾的想象力,使其探索空間的情緒無限延伸。
第二個高潮場景位于參觀流線的中段,也是第一單元的結尾部分。設計師使用2.5D的墻面裝置來展示南朝佛教大事記一覽表,四個層次的2.5D墻面再次呼應西營村考古地塊地層疊壓的特點,漸變色彩和燈帶的運用也豐富了這個半圍合場景的視覺層次,使觀眾產生記憶點。
在結尾處對整個展覽敘事進行整合,并引導觀眾總結瀏覽整個展廳的感受。設計師用照片墻和考古時間軸兩個畫面構成最后的結尾場景,尾廳主色調與序廳一致,首尾呼應。巧妙的場景設計跨越時間和空間的邊界,讓觀眾充分展開聯想,用想象去構建完整的展覽敘事脈絡,思索展覽所蘊含的深意,進而在觀眾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歷史解釋的基礎是由原視覺文件構建的歷史實事,是由歷史現實主義決定的。以唯一存世的真實影像為文獻證據,最具歷史價值。”[3]合理的場景編排使觀眾在場景中產生的積極心理體驗形成場景意象,產生這種意象之后觀眾就有了體驗記憶,就會參與到場景中,從而實現沉浸式觀展體驗。
展覽宣傳推廣的擴展敘事
展覽宣傳推廣是打造博物館文化品牌的著力點。新媒體時代下,博物館應當利用網絡平臺“主動出擊”,將展覽內容進行視覺化轉型,進而推動展覽的傳播。展覽期間,六朝博物館采用了多樣化的傳播方式,既注重將展覽與社會熱點相結合,也注重使展覽契合年輕群體的精神需求,表現出時效性、針對性、開放性的特點。
擴展敘事中的熱點造勢
隨著社會上可消費文化產品的多樣化,博物館必須以內容為基石創新宣傳形式,提高自身的文化輻射力和社會影響力。其中,“熱點營銷”作為展覽推廣的方式之一,是指把握熱點新聞發生規律,通過抓住廣受關注的社會事件制造話題,從而構建有利的輿論環境進行宣傳。利用熱點造勢主要適用于展覽的預熱期和高度曝光期。
巧借節日熱度吸引流量
六朝博物館一直以來積極將熱點內容與自身文化特色融會貫通進行知識普及。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考古和文物保護工作,強調新時代的文物工作要更好展示中華文明風采,多渠道提升中華文化國際傳播能力。文化遺產已然成為當下全民關注且持續發酵的熱點。每年的4月18日為“國際古跡遺址日”,六朝博物館曾于該日推出重大考古發現的系列展覽,讓考古成果惠及大眾。2022年考古展依舊選擇在該節日后開展,這樣做既有利于塑造博物館展覽品牌形象,也有利于將節日熱度所帶來的流量最大化地應用于展覽宣傳之中。此外,六朝博物館利用“5·18國際博物館日”的話題熱度于當天順勢推出考古展云展覽。“國際博物館日”向來是博物館界的盛事,隨著人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情日益提高,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加,這一節日也受到了人們的關注。在此節點,考古展云展覽通過信息的交互擴大展覽覆蓋面,釋放“博物館的力量”。
云展覽覆蓋助推持續曝光
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賦能,互聯網、元宇宙、數字藏品等概念也被引入當代博物館的宣傳工作之中。其中,云展覽以突破時空限制的先天優勢成為博物館展覽的新趨勢。此次考古展云展覽除了常規功能外,其觀展框架中還套嵌了14件重點文物的三維建模鏈接,點擊圖標即可360度欣賞文物細節。這一數字技術的運用將博物館中物與物、人與物、人與人之間的多維關系編織成歷史文化的敘事網絡,觀眾以故事參與者的身份融入其中,成為敘事網絡上的重要節點,推動著敘事的發展。云展覽豐富了博物館展覽的敘事內核,提高了博物館展覽的宣傳效率,是博物館敘事理念從單純地展示器物向關注“人”的需求轉變的重要路徑之一。
擴展敘事中的多重推手
當前時代背景下,博物館正在加快與新技術、互聯網、新模式聯動發展,推動游覽方式的革命性升級,利用直播拓寬展覽宣傳邊界是六朝博物館數字化轉型的一次新嘗試。“5·18國際博物館日”當天,六朝博物館與交匯點移動新聞客戶端攜手,邀請考古學、歷史學、博物館學方面的專家對展覽進行現場解讀,此次直播累計觀看量達540萬,超20家媒體平臺轉發,各平臺一小時內總瀏覽量累計突破1200萬。
展覽期間,六朝博物館在微信公眾號共推出12篇相關文章,內容涉及展覽預告、展覽形式特色、云展覽功能、重點文物解讀等方面。依托微信公眾平臺,六朝博物館將14件重點文物根據文物所處朝代、器物類型等細分為7期內容,有針對性地對文物進行深度解讀,講述展覽和文物背后的故事。
六朝博物館開館至今,始終存在展品資源稀缺和展覽空間有限兩大痛點,且相較于書畫展等藝術展,考古展具有專題性、學術性與斷代性的特征,觀眾在參觀過程中因時空落差可能難以與展示主題產生共鳴。“煙雨樓臺——西營村考古紀實展”以“起、承、轉、合”的敘事結構為框架,通過深挖文物內涵,結合相關歷史,尋找觀眾共鳴點為展覽視覺創作原點,以手機端講故事的方式作為展覽版面的拓展,更好地詮釋了展覽內涵;通過展覽敘事性的探索與應用,建立觀眾與展覽的關聯性,強調沉浸式敘事空間,為今后小型博物館突破有限資源和空間高效傳播歷史文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參考文獻
[1]周至禹.設計素描: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孟松軍.傳統文化符號在現代視覺設計中的意象表達[J].藝海,2013(06):131-132.
[3]林毓佳,陶濤.真實與虛構的影像歷史視界[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3,35(06):1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