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其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來越高。文化館肩負著群眾文化輔導這一重要的責任與使命。但從目前來看,文化館并未真正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文化館需要不斷加強自身能力,深入開展群眾文化輔導工作,加大群眾文化輔導工作的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推動群眾文化輔導工作的順利開展,為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以及祖國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添磚加瓦。
文化館是群眾參與文化活動的一個重要場所,肩負著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責任。文化館應盡最大可能發揮自身的作用,深入開展群眾文化輔導工作,從而更好地助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實現地方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當前,文化館雖然在群眾文化輔導工作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但仍需與時俱進,深入研究,不斷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從而更好地滿足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夯實群眾文化基礎,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
文化館開展群眾文化輔導工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秉持“為人民服務”的理念,文化館成為群眾參與文化活動,提高文化水平以及生活品質,進行溝通交流的一大場所,以文化人,凝聚人心,為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供助力。近年來,在開展群眾文化輔導工作的過程中,文化館不斷進行實踐和探索,總結經驗,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由文化館牽頭組織實施的文化宣傳活動如火如荼地開展,給群眾送去了豐富的精神食糧,極大地豐富了群眾的業余生活,其生活品質也在不斷提高。但是不難發現,文化館在開展群眾文化輔導工作的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文化館必須正視這些問題,并找準根源,積極妥善地解決問題,為更有效地開展群眾文化輔導工作提供依據。
以活動為中心,忽視群眾需求
目前,工作人員在開展文化宣傳以及文化咨詢工作的過程中,更加注重活動的形式,至于活動是否真正滿足了群眾的需求并沒有引起工作人員足夠的重視。總體來看,文化活動的確起到了一定的宣傳作用,但是大而廣、寬而泛的宣傳活動看似熱鬧,實際缺乏重點和針對性。不同文化水平的群眾,其精神需求也不同,對文化活動的理解也存在差異。因此,在文化活動的開展過程中,需要全面了解和掌握群眾的文化需求,積極與群眾溝通交流,做好前期的調查工作,才能有效開展文化活動,確保文化活動取得預期的效果。工作人員要關注群眾的文化需求,深入了解群眾的文化水平,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開展群眾文化輔導工作。
咨詢形式單一,工作人員素質有待加強
當前,不少文化館開通了文化咨詢業務,但效果并不理想。這從側面說明文化館與群眾之間的緊密度不夠。當前群眾文化輔導工作存在輔導課程較為單一,輔導的次數以及內容都較少等問題。文化館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也有待進一步提升。工作人員在接受群眾咨詢時應具備一定的應答互動能力,但在實際工作中,工作人員的溝通能力不足。一些工作人員并未認真傾聽群眾的心聲和訴求,并結合群眾的訴求為其提供具有一定內涵的答復。同時,工作人員還需要根據群體差異,設計有針對性的調查問卷,以此為基礎,開展文化輔導工作。目前,雖然一些文化館設計了群眾文化咨詢問卷,但其中的問題較為膚淺,無法達到調查效果,而且有的問題設置并不科學合理,在文化咨詢過程中,形式大于實效。面對這些問題,一方面,要提升文化館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幫助其樹立正確的服務奉獻意識,端正其為群眾提供咨詢服務的態度;另一方面,要加強群眾文化輔導員隊伍建設,目前,群眾文化輔導員隊伍存在專業能力欠缺、綜合素質不高等問題,需要不斷加強隊伍建設,從而更好地為群眾提供文化服務。
注重自身發展,忽視文化輔導工作
個別文化館工作人員在日常工作中過于關注自身價值的提升和體現,而忽視了群眾文化輔導工作的開展。大多數文化館工作人員都有一定的藝術專長,其追求創作也是在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但是如果將精力全部花費在體現個人價值方面,難免會“厚此薄彼”,在開展群眾文化輔導工作時難以做到全心全意。在開展群眾文化咨詢工作的過程中,工作人員要與群眾進行有效的溝通,增加群眾與文化館的黏性。文化館工作人員還要以積極的工作態度參與群眾文化輔導工作,及時了解群眾的文化需求,積極為有針對性地開展文化輔導工作建言獻策,貢獻個人的聰明才智,形成合力推動群眾文化輔導工作高質量開展。
深入開展群眾文化輔導工作的有效策略
群眾文化輔導工作與地方文化相融,凸顯地域性,形成特色
各地文化館應依托本地區的主流文化,立足實際,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資源,采取有效措施,不斷深入開展群眾文化輔導工作。在工作中融入地域性、民族性文化,從而使文化館所開展的群眾文化輔導工作更接地氣,更能凸顯本土特色。目前,各地的群眾文化活動形式單一,文化表演多是普適性題材,這些節目多以主流文化為主導,傳遞文化精神。在滿足群眾文化需求方面還存在一些差距,有些文化活動過于“高大上”,難以引起基層群眾的情感共鳴,未能給其留下深刻的印象,更不要說給其帶來思想上的啟迪、精神上的升華。因此,各地文化館工作人員應在群眾文化輔導工作中融入地方特色,緊扣地方文化特色開展文化活動。在開展文化活動前,需要對當地的民族文化、流行文化進行深入調查,因地、因人而異開展各種文化活動,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如,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通渭小曲戲以及通渭皮影戲是甘肅省定西市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當地文化館在開展文化活動時將通渭小曲戲的元素融入某一節目的編排中,不僅培育了群眾的鄉土鄉情,還增加了節目的豐富性、趣味性、藝術性,增強了群眾的體驗感與凝聚力,給群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也讓群眾的鄉愁更濃、鄉情更深。文化館還要注重打造當地的文化品牌,針對不同群體,找準著力點。如,當前農村地區在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的新業態,文化館可以借此機會拓寬服務渠道,把文化與經濟緊密結合起來,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擴大其影響力,打破文化傳播的地域限制,使當地文化走向全國乃至世界。
構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進入新時代,黨和政府越來越重視文化事業,對文化事業的扶持力度也不斷加大;谶@一背景,文化館可以借勢使力,將眼光放長遠,不斷開拓和創新文化服務的方式方法,積極深入地開展群眾文化輔導工作,發揮能動性,主動增加文化服務工作的深度與廣度。可以抓住節假日等契機,將文化活動與傳統節日結合起來,創作融入地方傳統文化的文藝節目,讓群眾切實感受到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激發群眾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并自覺傳承與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文化館開展群眾文化輔導工作時如果過于追求“高雅”,就會與群眾的文化需求與認知水平不符。因此,文化活動應雅俗共賞,既要具有一定的藝術性,也要符合群眾的認知,使文化活動能夠被更多的人接受,并在群眾中獲得更廣泛的傳播,從而促進優秀傳統文化生生不息,永遠傳承下去。
搭建文化平臺,拓展發展空間
文化館在群眾中具有一定的影響力,通過發揮文化活動的引領作用,越來越多的群眾主動加入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的隊伍中。文化館應積極策劃群眾感興趣、樂于參與的文化活動,不斷拓展文化的發展空間,傳播正能量,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結合地方優秀傳統文化開展民間公益課程,對于瀕臨失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館應與相關部門攜手,對本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進行深入挖掘與了解,并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搭建溝通交流的平臺,為其提供資金,建立“工藝作坊”,使他們能夠借此渠道充分展現傳統文化的魅力。文化館可以通過組織開展文化輔導活動,引導群眾近距離參觀、學習、體驗這些傳統工藝,使得群眾切身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從而意識到地方文化遺產的寶貴,自覺保護非遺,同時身體力行成為本土文化的代言人。與此同時,文化館要發揮基礎設施作用,做好各社團的咨詢工作,推進文藝活動順利開展。
打通文化輔導工作“最后一公里”
為切實提高基層文化藝術骨干的整體素質,不斷豐富農村群眾的文化生活,進一步加快推進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文化館應定期派出文藝輔導員,打通“最后一公里”,開展基層文化服務輔導培訓工作,對每個社區、村莊的文藝骨干進行培訓,培訓內容要體現時代性,富含正能量,如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主流文化元素的文藝節目。輔導員則要現場對節目的音樂、舞蹈、樂器等加以指導,骨干學員們根據輔導員的細致講解以及示范加強練習,同時輔導員也可以對個別學員進行單獨輔導,使文藝骨干們對舞蹈動作、音樂節奏、樂器彈奏手法等有一個整體的了解,通過輔導老師的現場指導,可以使文藝骨干的表演效果更佳,營造濃厚的文藝氣氛。對文藝骨干開展培訓后,文藝輔導員還要進一步宣傳公共文化服務知識,引導大家學習相關的知識,同時指導文藝團隊開展志愿者服務,為周邊村鎮提供志愿服務,不斷提高當地群眾的文化水平,切實提升基層文藝團隊的志愿服務能力。
豐富培訓項目,拓寬范圍
文化館可以通過開展一些免費的培訓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培訓項目要做到“有規劃、有落實”,在年初就要對本年度開展的文化惠民免費培訓項目進行公示,吸引越來越多的群眾參與其中,不斷提升群眾的綜合素質以及藝術修養。同時可以利用寒暑假,進一步帶動更多的青少年參與其中,豐富他們的暑假文化生活。通過對不同群體開展有針對性的免費培訓項目,可以讓群眾從中找到樂趣和成就感。比如開展書法培訓活動,文化館可以邀請書法教師為參與培訓的學員講解與書法的有關知識,掌握正確的握筆姿勢以及基本筆畫的書寫方法,培養公眾尤其是青少年良好的書寫習慣,磨煉其心志。除了書法培訓,還可以開展古典樂器、舞蹈、傳統技藝等培訓活動。如,可以在文化館內定期由器樂教師向大眾普及古典樂器的知識;由舞蹈教師教給群眾一些舞蹈技巧;在非遺展示廳中,由非遺傳承人為大家展示具體的非遺作品以及創作方法,使公眾能夠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文化館可以在不同的培訓項目中融入地方特色,比如在舞蹈班中融入地方秧歌元素,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在琵琶演奏中融入渭源小曲,將藝術活動與當地文化緊密結合起來。群眾在參與培訓活動的過程中,既能不斷提高個人的藝術修養與技能,還能緩解壓力,陶冶情操。通過不斷將傳統文化與現代元素結合起來,可以豐富群眾的精神世界。文化館需要充分發揮自身職能,積極開展各類文化輔導工作,形成獨具特色的培訓項目以及品牌活動,為當地文化的發展與繁榮提供助力。如“我和春天有個約會”“非遺進景區”“鄉土之旅”“遇上鄉音”等品牌文化活動,吸引更多群眾主動走入文化殿堂。這些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不僅可以使群眾獲益匪淺,還能促進文化輔導工作的良性運轉。文化館通過開展免費的文化輔導項目,可以提高群眾對文化的興趣,從而主動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承。文化在開展文化培訓項目的過程中,要秉持“文化惠民”的理念,做好每一個項目,并形成特色,文化課程要體現多元性,不斷拓寬服務范圍,為群眾提供更多選擇,培養群眾的興趣,逐步提升群眾的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軟實力。
加強隊伍建設,實現人才保障
文化館深入開展群眾文化輔導工作需要一定的人才支持。人才是確保群眾文化輔導工作高質量開展的基礎,文化館需要一支優秀的文化輔導人才隊伍。文化館要從多方面著手建立一支業務精、能力強、素質高、品德好的文化輔導人才隊伍,從而確保文化輔導工作高質量開展。一方面,文化館可以通過精心選拔優秀的文化輔導員,并對其進行專業培訓,提高其專業素養,發揮文化館員的基本職責。通過“老帶新”的方式補充新生力量,為文化館注入“新鮮血液”,立足于群眾,開拓思想,挖掘更多文化活動可用的素材。另一方面,文化館要積極與當地的美術館、博物館、圖書館、民間文化組織進行合作,聯合舉辦各類文藝活動,提升文化輔導員的專業素養,產生輻射效應。在開展群眾文化輔導工作的過程中,人才是必不可少的,在人力資源不足的情況下,可以廣泛吸納具有藝術專長的志愿者加入群眾文化輔導工作中。在開展文化輔導工作的過程中,文化館還要廣泛聽取群眾的建議,積極探索更有效的文化輔導方式,及時發現工作中的不足,并進行彌補修正。如與社區、村委聯合舉辦公益講座,普及文化知識,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借助社區公共網絡平臺,發布輔導內容,利用新媒體,線上線下聯動,助推群眾文化輔導工作良性發展。
總之,各地文化館應立足實際,深入開展群眾文化輔導工作,融入地方文化特色,加強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拓展文化發展空間,完善輔導人才隊伍建設,切實發揮文化陣地作用,為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劉吉蕾.文化館群眾文化輔導工作探索[J].活力,2021(22):100-101.
[2]宋兵.文化館群眾文化輔導工作的深入實踐途徑研究[J].文化產業,2021(13):103-104.
[3]劉華.略談文化館如何做好群眾聲樂輔導工作[J].明日風尚,2021(05):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