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遺視角下山東地方戲曲的保護與發展时间:2023-03-13 地方戲曲凝聚了地域的風俗習慣和民俗風情,是地域傳統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以山東為例,山東現有28個地方戲曲劇種,每一種戲曲都有自身獨特的表演風格和藝術特色,是當地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年來,山東各個戲曲劇團在傳承戲曲文化的過程中不斷改革表演形式,創新表演架構,吸引了大批戲曲愛好者和從業者的關注,獲得了較好的傳播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地方戲曲在新時期仍然面臨文化大環境變革的新挑戰;谶@一形勢,相關部門需要做好準備工作,以實際舉措應對嚴峻挑戰。 非遺視角下山東地方戲曲保護和發展的意義 地方戲曲作為地方特色文化的表現形式,具有重要的傳承價值,當前已成為順應社會發展的重要文化形式。黨和國家為大力發展地方戲曲,做出了許多發展指示。山東作為文化大省,在戲曲文化保護和發展工作中起到了帶頭作用,制定并實施了諸多戲曲保護措施,如此不僅能滿足大眾的精神文化需求,還能以實際經驗來保護和傳承地方戲曲,實現戲曲文化的多樣性發展。由此可見,保護和發展山東地方戲曲具有現實意義。 有利于傳承傳統戲曲文化 我國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文化資源遍布各地,這些文化資源的保護和發展為我國文化事業的進步提供了動力支撐。以山東為例,山東傳統戲曲藝術、民間文學、民俗活動等文化種類十分豐富,為非遺保護和發展提供了資源。其中傳統戲曲文化是當地的代表性文化資源,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底蘊中發揮著重要價值和作用。如今山東在大力探索戲曲文化的保護和發展之路,相關部門也制定了多項舉措來保護地方戲曲,為地方戲曲文化的傳承提供了助力。同時,當地政府還借助新媒體技術搭建了戲曲線上培訓班、線上表演劇院等,為山東地方戲曲的保護和發展開辟了多條途徑。由此可見,這一舉措能有效傳承傳統戲曲文化,彰顯戲曲文化價值。 有利于拓寬戲曲發展之路 山東地方戲曲的劇種十分豐富,有花鼓戲、呂劇、梆子等,形式多樣,特色各異。這些戲曲傳遞著祖輩的人文情懷和智慧成果,是我國傳統戲曲的代表。當前,山東地方戲曲面臨失傳的困境,保護和發展戲曲已成為迫在眉睫的現實任務。因此,對山東地方戲曲進行保護和開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助力地方戲曲向良好的方向發展,同時挖掘出的優秀戲曲文化、創作出的優秀戲曲作品也能傳播到其他地區甚至海外國家和地區,促進了地方戲曲文化的傳播和發展,有利于拓寬地方戲曲發展之路[1]。 有利于滿足大眾文化需求 在文化市場中,大眾是作品的直接接觸者和體驗者,大眾對作品的反饋決定了作品的成功率,同時還會影響該文化品類的市場發展成效。如今,山東地方戲曲在保護和發展中牢牢掌握了觀眾的心理需求,創作出一些與觀眾需求相適應的戲曲作品,這一舉措不僅能夠獲得觀眾的認同,同時還能拉近戲曲與觀眾之間的距離,達到滿足大眾文化需求的目的。同時,山東地方戲曲作品都是根據觀眾的真實生活來創作和表演的,因此戲曲作品能最大程度地滿足大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非遺視角下山東地方戲曲的特征 山東地方戲曲是山東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能反映出地方特色文化藝術水平和當地民眾的審美水平。同時,這些戲曲將生活元素以戲曲表演的藝術形式呈現出來,承載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其不僅貼近群眾的生活實際,更拉近了群眾與藝術之間的距離。在非遺視角下,相關部應重視對地方戲曲的特征進行剖析,深入了解了地方戲曲在當前文化領域中的獨特藝術魅力,更好地挖掘并傳承戲曲文化。 地域風格鮮明 山東因其特殊的地理條件和人文優勢,在地方戲曲保護和發展中形成了豐富且個性鮮明的地域風格。比如,淄博地方戲曲大量使用方言俗語,呂劇靈活順口、易學易唱,山東梆子動作粗獷、架勢夸張,不同的地方民俗構造了不同的地域戲曲風格。以淄博地方戲曲為例,在唱腔和念白中大量使用方言俗語,體現出了濃厚的地域特色和生活氛圍,比如頭午(上午)、夜來后晌(昨天晚上)、盤巴起腿來(蹺二郎腿)等。這些方言展現出淄博地區獨特的戲曲風格,容易引起大眾共鳴[2]。 表演靈活 對于地方戲曲而言,每個行當都有一套相對完善成熟的表演程式,表演者在演繹戲曲的同時,結合劇中情境進行藝術加工,從而為大眾呈現出靈活寬泛的表演作品。以山東梆子戲為例,山東梆子是家喻戶曉的戲種之一,其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動作夸張,黑臉上場亮相時,雙手五指分開,舉過頭頂,推圈走圓場,四肢跟隨節奏的變化而靈活變化,整場動作不盡相同,十分靈活。而且從唱腔板式上來看,梆子板式可以根據節奏、旋律的變化而隨時調整,表現手法十分靈活多樣。 內涵寓意豐富 山東人民在生產生活中創造了許多獨特的富有“山東味”的藝術形式,人們從當地的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根據時代風尚創造出不同的戲曲表現元素,形成了內涵豐富、形式多樣的戲曲文化。其中與文化基礎結合較深的是戲曲中的內涵寓意,比如一些特色小劇種中的內涵寓意就十分明顯,其中包含了歷史故事、民間故事,也融入了人們的生活常態,這些內容豐富了戲曲創作的架構,充實了戲曲故事情節,給人以很強的代入感。比如茂腔《楊八姐游春》《風箏記》,兩個劇目在內容上都有締結兒女親家的主題,但語言風格各有特色,充滿了勞動人民的奇思妙想,內涵寓意十分豐富。 非遺視角下山東地方戲曲的保護與發展困境 眾所周知,山東是一個文化大省,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無論是在文學、手工藝領域,還是戲曲藝術領域,其在國內文化領域都名列前茅。尤其是山東地方戲曲,吸引了許多戲曲藝術家和愛好者對其進行研究。然而在實際保護和發展山東地方戲曲的過程中,一些地方戲曲由于某些客觀條件和因素的限制,面臨著宣傳力度不夠、傳播手段受限、傳承人斷代、市場狹窄等困境,阻礙了戲曲文化的發展。因此,需要深入分析現存問題,厘清問題脈絡,制定應對策略。 宣傳力度不夠 山東部分戲曲劇團在長期的戲曲演出中暴露出效果不理想的現象,究其原因與地方宣傳力度不夠有關。相關部門在政策下達和監督落實的過程中,并未跟進劇團的演出進展,也未了解演出效果,對戲曲的演出方式關注較少,且對其宣傳力度不夠,導致劇團對戲曲文化傳承不夠重視,在宣傳方面尚未鼓足全力。同時,劇團內的多數成員僅將戲曲演出當作一種工作,并未從深層次理解戲曲的文化內涵。而且也未專門開展關于戲曲文化的展示和宣傳活動,導致戲曲只能在小范圍內流傳,難以傳播到其他地方[3]。 傳播手段受限 受新媒體的沖擊,許多戲曲傳承人尚未找準地方戲曲的信息化轉型方法,平時多沿用以往單一化的戲曲表演形式來進行傳播,傳承形式運用較少,地方戲曲傳播手段受限,不利于戲曲的保護和發展。同時,隨著當前新媒體技術手段的普及,社會大眾不再局限于通過觀看傳統戲曲來進行情感解壓,而是通過觀看或收聽電視廣播、娛樂新聞的方式來釋放壓力,這一形勢導致地方戲曲文化的傳播效應逐漸弱化,傳播方式逐漸落后。 傳承面臨斷代風險 從當前的文化環境來看,山東地方戲曲的保護和發展面臨傳承斷代的危險。具體表現為,戲曲傳承人才流失十分嚴重。受多元文化的沖擊和影響,許多年輕群體都將精力投入聽流行音樂、民族音樂中,對戲曲這一元素的認知和了解較少,因此在興趣愛好方面較少有人選擇學習戲曲表演。同時,地方有關部門尚未找到戲曲傳承人的培育方法,較少與學校、社會其他行業主體合作開展人才培育工作,導致現有戲曲傳承人人才隊伍建設不足,不能很好地保護和發展戲曲文化。 傳承市場狹窄 縱觀山東戲曲的發展歷史,其雖然在某一特定年代得到了廣泛關注和流傳,但在新時代背景下,山東地方戲曲與其他地方戲曲文化一樣,同樣面臨著失傳的危機。究其原因,除了與傳承斷代、傳承手段受限等因素有關之外,還與市場狹窄有關。地方相關部門僅從文化產業領域對戲曲發展之路進行了探索,較少將其與制造業、信息化產業等其他行業相聯系,導致戲曲文化只能在文化產業領域發展,市場狹窄性較為明顯。同時,山東地方戲曲自成一脈,在保護和發展中也較少與其他地區的戲曲文化進行融合交流,導致戲曲文化的傳承市場局限于本地,難以有效拓展[4]。 非遺視角下山東地方戲曲的保護與發展路徑 山東地方戲曲是記錄山東勞動人民生產生活、民俗文化以及歷史發展的重要載體,其見證了不同歷史時期下山東社會、政治、經濟及文化的發展。許多戲曲劇目中的內容都展現出了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和智慧成果,是值得永久流傳的經典藝術。如今在非遺視角下,許多社會大眾都對山東地方戲曲加大了關注,山東地方戲曲的發展潛力巨大。因此,相關部門可立足當地文化優勢,從問題角度出發思考地方戲曲的保護和發展路徑,為戲曲的未來積極努力。 加大地方戲曲宣傳力度 當前,山東地方戲曲的衰落給我國傳統文化的保護和發展工作帶來了警示。相關部門只有加大對地方戲曲的宣傳和重視力度,才能重新將地方戲曲文化放到文化事業的突出位置,做好戲曲文化的保護和發展工作。具體來看,相關部門可在前期政策基礎上派遣專家學者到鄉村、社區、公共博物館等場所進行公開宣講、公開座談,向社會大眾普及地方戲曲的文化價值和傳承價值;或者可以組織劇團到社區、廣場進行公益演出,吸引大眾關注,提高地方戲曲的知名度;還可以在當地每年定期舉辦一些戲曲文化節、戲曲創作大賽等活動,進而達到宣傳戲曲文化的效果。 借助數字媒體技術進行傳播 若要更好地保護和發展山東地方戲曲,就需要相關部門利用好數字媒體技術的優勢,通過數字媒體技術加大對山東地方戲曲的推廣宣傳力度,提高山東地方戲曲在國內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首先,相關部門需做好地方戲曲文獻資料的采集和整理工作,將民間故事、民俗文化等內容與戲曲文化之間的關系梳理清楚,了解地方戲曲的來源和發展脈絡,最終形成文獻資料以供大眾學習。其次,相關部門可借助數字化技術建立戲曲資源數據庫,其中可設立電子文獻資料模塊和經典戲曲作品模塊等平臺,同時還可將學習培訓、作品創作等模塊納入數據庫,實現地方戲曲的傳播和共享。 加強傳承人才培育力度 保護和發展山東地方戲曲離不開傳承人才的支撐。因此在當前階段,相關部門需要注重加強對傳承人才的培育力度,為地方戲曲文化發展奠基。一方面,相關部門可與高校進行合作,共同開設戲曲輔修課程或者創建戲曲表演社團,匯集一些志同道合的戲曲愛好者和學生,并對其進行專項培訓,以此做好人才儲備工作。另一方面,相關部門還可在社會中廣泛招攬一些戲曲專業人才、鄉村戲曲人才,對其進行分班培訓,從戲曲理論、戲曲實踐、戲曲觀摩、排練演出等方面展開培訓,以此提升人才綜合素質,盡快培育出高質量的戲曲傳承人才[5]。 拓寬傳承渠道和市場 山東地方戲曲的保護和發展離不開傳承渠道和市場的拓展。當前雖然山東部分地區已經借助新媒體技術創建了一些線上傳承渠道,但這些渠道的深度和廣度仍有待加深和拓寬。因此今后相關部門需要從渠道和市場兩個角度思考山東地方戲曲的發展之路。在渠道方面,相關部門可借助新媒體技術在戲曲文化中心創辦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體驗平臺。大眾可根據需求在平臺上選擇不同的戲曲劇種,達到隨時隨地學習戲曲文化的效果。在市場方面,相關部門可與其他企業進行合作,協同構建戲曲一體化發展鏈條。比如,可與旅游企業合作,在旅游景點內增設戲服體驗區、戲曲排演區、戲曲文化閱覽區等,吸引大眾的關注;也可與制造類企業合作,設計有戲曲元素的服裝和飾品,以此來擴大戲曲發展市場。 綜上可知,山東地方戲曲蘊含著中國勞動人民千百年來的智慧和情感,是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今在非遺視角下,社會大眾開始關注非遺的發展動向,為地方戲曲的保護和發展創造了良好前景。對此,需要地方相關部門做好地方戲曲的保護、傳承和發展工作,打通地方戲曲與外界交流的窗口,用現代人喜愛的方式傳播和發展戲曲文化,助力地方戲曲藝術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董睿.山東地方戲曲非遺保護與傳承研究——以全省傳統戲曲藝術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為例[J].中國文藝家,2020(09):52-53. [2]甄颯颯.地方戲曲的保護與發展可否“分類施策”——戲曲百戲(昆山)盛典觀演后的幾點思考[J].人文天下,2021(23):17-24. [3]周季,高建群.山東傳統地方戲曲的傳承與發展——以高密茂腔為例[J].黃河之聲,2020(03):176. [4]馮霞.非遺視域下地方戲曲傳承與發展的思考[J].中國文藝家,2022(05):76-78. [5]孫皓雨.新媒體視域下地方戲曲的突破與發展——以山東呂劇為例[J].文學藝術周刊,2022(02):93-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