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變義復詞發展原因及趨勢时间:2023-03-03 研究背景及意義 變義復詞,由兩個具有不同語義、相同義項的詞根構成,兩個詞根合并后會形成一個新的語義,其并非兩個詞根的簡單組合。如“眉目”“骨肉”“水火”。 變義復詞是指將兩個相同義的單音節詞結合成一個復合詞,其中包括“咽喉”“唇齒”等名物化的復詞,自然現象如“風浪”“風霜”,特定的東西,如“把柄”“矛盾”,以及“煎熬”“沐浴”等具有動詞性的變義復詞。這些詞語通過比喻、引申等演變方式,產生了抽象的概念,通過類比擴展,產生了新的意義。 聯合式合成復音詞可以分為三類:“珍寶”“逃亡”“技巧”等同義復詞;“國家”“好歹”“蠻夷”等偏義復詞;“爪牙”“清薄”“尺寸”等變義復詞。關于同義復詞和偏義復詞,學術界已有大量研究,但關于變義復詞的研究卻相對較少。盡管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用到變義復詞,但對變義復詞的了解卻甚少;诖,本研究主要從變義復詞意義指向與語素之間的聯系、變義復詞語素與意義指向的關系,以及變義復詞語素組合方式及優越性三方面展開論述。希望可以通過對現代人使用變義復詞的研究,為大家提供一個新的視角,豐富大家對變義復詞的認識,從而對古代漢語變義復詞的教學研究提供一定的幫助,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現代漢語與語言學的詞匯教學,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聯合式合成復音詞中的同義復詞和偏義復詞。 變義復詞的意義指向與語素之間的聯系 引申的途徑大致可以分為兩類:隱喻和換喻。 隱喻性 在當代隱喻認知理論中,隱喻既是一種修辭方式,又是一種人類認識世界的思維方式。從本質上講,隱喻就是通過一種事物了解另一種事物,通過原本事物的甲義與另一事物的某種聯系來引申出乙義。在主體性認知與推理的雙重影響下,隱喻可以把一個域中的概念映射到另一個域中,從而實現由源域到目標域的映射。如果用一個概念來描述其他概念,那么二者之間的聯系就會由此而來。而這種聯系是基于對象的認識范圍的,并要求對象之間具有某種相似性。 隱喻對詞語引申義的產生具有重要作用,而變義復詞指向意義的產生也有很大一部分來源于隱喻。從認知角度看,語言隱喻的構成要素主要由源域、目標域、映射和映射范圍四大來源構成,以上四類語言隱喻的組成要素都是從認知層面分析文本隱喻的基礎。 首先,映射是一個重要的概念,從廣義上講,它是一種動態機制,可以使各種不同的認知領域產生概念化現象。在概念隱喻生成的過程中,映射不僅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還在相似性、意象圖式等方面有不容忽視的影響。變義復詞的語素本義中包含很多現實事物,其指向意義的出現和明確表意,都是以這兩者意義的相似性或意象圖式的映射為基礎的,其使變義復詞的指向意義的概念含義依靠變義復詞語素義的組合得到了明確形象的體現。根據映射的不同類型,隱喻包括完全映射隱喻和部分映射隱喻兩種方式。完全映射隱喻是指將源域中的東西全部映射到目標域中,以便讓人對其領域中的抽象概念有更多的了解;后者則是將源域的某一部分而不是所有的特性映射到目標域中,從而突出目標區域內的某一特定特性。 其次,源域也可以作為一種分析的隱喻層面。在源域中的東西往往更具體,更容易被人們感覺到和熟知。例如,在以人類的感知為來源的源域隱喻中,有以聽覺、觸覺、嗅覺等五感為方式的隱喻類型。這一類隱喻在變義復詞指向意義中的存在數量巨大。如“肝膽”“肝腸”等。而由于隱喻的體驗性,很多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也可以作為相關的隱喻來源,如水隱喻、風隱喻、植物隱喻、動物隱喻、顏色隱喻,等等,形成的變義復詞有“豺狼”“葛藤”等。上述范例均以隱喻中比較抽象的事物作為依據,幾乎覆蓋了人、事、物的每一個語義層面。我們可以根據其使用范圍將隱喻分為情感隱喻、時間隱喻、政治隱喻等不同類型,形成的變義復詞有“群眾”“朝夕”等。這種隱喻的特征是將源域中的東西的特征映射到目標域中,使得人們可以理解抽象的東西,如“情感”和“時間”。本文認為,隱喻在變義復詞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隱喻是變義復詞詞義延伸的一條重要途徑,它的形成以兩種語義所反映的實際現象為基礎,兩者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之所以有相似之處,是因為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具有相似之處。與之相對應,變義復詞所具有的個性詞義的產生則是因為個人在認知過程中留下了不同的文化痕跡。在一些詞出現后,人們通過隱喻使其本義得到延伸,而符合變義復詞的隱喻義被社會接受,于是就形成了變義復詞的指向意義。 換喻性 換喻和隱喻都是我們認識抽象事物的重要手段。換喻和隱喻有相似之處,也有區別。隱喻遵循認知的相似原則和順接原則;換喻著重展現本體和喻體之間的“鄰近關系”,是同一認知模型(域)內部的映射,即同一認知模型中的一個范疇被用來代替另一個范疇。隱喻以事物之間的相似性為依據;換喻涉及兩個不同認知領域事物之間的映射關系!袄斫鈸Q喻,主要是從喻體的特征中找出真正指向的對象,而理解隱喻的過程其實就是將源域中的特征映射到目標區域!盵1] 換喻是一種比隱喻更基本的認知思考方法,其實現的是認知的接近原理和突顯原則,借助對象的特定特性,從而引發相關的認知圖式。通常,人們會從一個容易理解的或明顯的方面(特點)來表現整體,或表現其另一面,抑或另一部分。換喻可以分為提喻和換稱兩種類型。一些學者對換喻、提喻和換稱進行了嚴格的區別,認為換喻強調了本體和喻體之間的聯系,也就是用與本體關系密切的喻體來表現本體;而提喻則偏重依附,也就是以局部代替整體,用突出特征來象征或替代整體意象;換稱是用別名(例如昵稱或其他詞組)取代原有的名字,原義范圍并沒有改變。這三種形態在過程中都只出現了喻體,其本體并未出現。 換喻作為變義復詞詞義衍生發展的主要方式之一,其變化的基礎并不是現實物質基礎中的相關性聯系,而是由兩類現實基礎產生的現象之間勾連的交互范圍決定的。這種重疊范圍隨著人們的使用而逐步被確定為標準、既定的現象,于是人們在使用語言的過程中,用表達原有現象的詞形容與之有聯系但具有其他意味的另一類現象。換喻是擴展和豐富詞義的過程,是人的認知特征在不自覺中自然展現的過程,是人類語言在社會實踐中自然發展變化的過程,它體現了認知的原則,使語義變得豐富、生動;因此在有限的詞語中,通過與生活中各種情景的千絲萬縷的聯系,可以表現出無限的情景。正是因為這樣的特性,換喻一直被認為是變義復詞指向意義的重要引申方式。 “紈绔”:華美衣著。在古代,衣著華美是富貴的象征,因其具有的特殊含義,被用于指富家子弟。由于華美的衣服與富家子弟有一定的聯系,就是明確地用指稱甲類現象的詞去指稱乙類現象的換喻體現,是變義復詞本義與指向意義關系的體現。 “琴瑟”:琴和瑟兩種樂器一起合奏,聲音和諧;融洽的感情也具有和諧、穩定、美好的特點,在此基礎上,琴瑟和融洽的感情就具備了一定的聯系,所以用琴瑟去指稱融洽美好的感情是換喻的體現,也進一步表現出變義復詞的本義同指向意義之間的關系。 以上舉例都是變義復詞的本義與指向意義通過換喻產生關聯的體現,詞素意義與指向意義兩類現實現象之間存在某種聯系,在聯系固定化的過程中,兩類現實現象互相借指,成為指向意義。所以換喻也是變義復詞形成的重要途徑之一。 變義復詞感情色彩變化的原因 變義復詞既有理性義又有色彩義,如果從語素意義來分析變義復詞的感情色彩,就是在分析變義復詞所蘊含的褒貶色彩意味。每一個詞語都具有不同的韻味和語義傾向等。凡表示贊揚、贊許的詞,我們稱之為褒義詞;并將凡表示貶損、斥責的詞,稱為貶義詞;此外,在態度上不表示褒貶,在感情上不表示愛憎,根據字面意義無法辨別明顯感情色彩的詞,謂之中性詞。詞義的感情色彩也存在多種情況:第一,詞的本源成分是由含有情感的成分組成的,因而賦予了詞義情感色彩;第二,詞的語素意義本身并無情感,但因其本義所發展出的比喻義而賦予了情感色彩;第三,有些詞的詞義帶有感情色彩并沒有具體理據,只是詞義體系內部的使用過程中的一種劃分,逐漸形成了習慣。比如,“臂膀”“琳瑯”一類詞匯帶有明顯的褒義,具有正面感情色彩;“荒蠻”“蛇蝎”則有明顯的負面、貶斥的傾向,具有貶義感情色彩。這些融合在詞匯內容之中存在一個意義獨立但又無法分離的含義,就是詞語的顏色含義。詞義的理性層面意義是人們在看到一個詞時最先想到的,而顏色義的固定則決定了在不同的情況和語境中要使用與環境相適應的詞語。隨著時代的變遷,詞匯色彩義的變化逐漸加快,表現得更為錯綜復雜。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的觀念更替,環境的變化導致詞匯中發生詞義轉移、詞匯意義增加或減少等語言現象;相應地,色彩意義也具有對應的加強、削弱、轉移、增加、減少、淡化、褪色等演變形態。 貶向發展 “堡壘”中的“堡”和“壘”都是指在沖要之地作防守用的堅固建筑物,本義詞性是中性詞。受社會因素、語言環境及語言使用者的認知變化等外部因素和詞語結構內部因素的影響,在使用過程中比喻難以攻破的事物或不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人,其比喻義含有貶義色彩,這是變義復詞感情色彩的貶向發展。 “包袱”本義指包衣服等物品的布或用布包起來的包兒,本義具有中性色彩。后來用于比喻某種負擔。就衍生出貶義色彩的詞語來說,它就是由中性詞義變為貶義詞義的情況。 “斗筲”中的斗和筲都是指容量不大的容器,原是中性詞,后貶向發展,用來比喻氣量狹小或才識短淺。 褒向發展 “打造”本義為制造,是中性詞,后用來比喻創造或造就優秀事物等。這個詞的比喻義含有褒義色彩,這是變義復詞感情色彩的褒向發展。 “鞭策”原指用鞭和策趕馬,語素“鞭”和“策”的原義具有中性色彩,后在使用過程中逐漸引申為“督促”這一含有褒義色彩的意義。 “澄清”原是中性詞,形容清亮,現解釋為動詞,指使渾濁變得清明,比喻肅清混亂局面和弄清楚問題等。這是變義復詞的褒向發展。 變義復詞中語素詞性的組合方式及優越性 變義復詞屬于并列式雙音復合詞。并列式雙音復合詞由外部結構和內部結構兩層結構構成。 從外部結構層面的語法結構組合形式來看,變義復詞存在“動+動”“名+名”“形+形”“數+數”和特殊類五種組合形式。本文主要對前三種組合形式進行解釋。從意義結構來看,同義并列復合詞的“常用+非常用”意義結構和類義并列復合詞的時制先后結構,也存在于變義復詞中。變義復詞從內部深層語法結構和語義結構層面看,對五個方面的內容都有所涉及,并不單獨屬于哪一方面內容。因此,在對變義復詞組合方式及其優越性的研究中,我們從并列式雙音復合詞的外部結構和內部結構兩個層次進行綜合分析。 外部結構 外部結構包含三個層面:語法結構、調類結構和意義結構。依據語法結構組合式分析,并列式雙音復合詞共有26類組合形式。從調類結構看,并列式雙音復合詞共有20個調類組合形式。從意義結構看,某些特別的并列式復合詞通常有以下兩種組合形式:一是同義并列復合詞的“常用+非常用”意義結構;二是類義并列復合詞的時制先后結構。 內部結構 內部結構考查的是詞的內部深層語法結構和語義結構。并列式雙音復合詞并列機制的內容包括:大多數情況下,一個用法固定的語素有一個表層語素性和一個深層語素性;特殊情況下,一個臨時活用的語素有一個表層語素性和兩個深層語素性;固定語素與固定語素組合形成同類并列式復合詞;固定語素與活用語素組合形成異類并列式復合詞;并列式雙音復合詞為深層語素性的并列。在深層語素性上,是異類并列還是同類并列,表層語素并列時必須通過非范疇化、語義轉向、深層語素性的產生三個環節才能實現[2]。 本文就當前變義復詞研究所遇到的問題進行了簡要闡述,并從理論上對變義復詞發展所帶來的的影響進行了簡要闡述。本文對變義復詞的研究狀況進行了深入探討,使得變義復詞、語義色彩、詞義演變、詞素對詞形的影響等方面的研究更為明晰。在實踐中,對現代漢語教學的研究是為了使現代漢語的教學更清楚、更深入,同時也對詞匯類型、復詞的定義等進行了闡述。與前人的研究結果相比,對變義復詞類型、結構、感情色彩變化的討論更為深入,且對以前的大致分類作了更為詳細的補充。 關于本文所提出的變義復詞本義與意義指向的關系,為了更充分、更準確地對其開展后續研究,還需要查閱大量資料并做很多準備性工作。另外,對本文所建立的框架、在變義復詞中語素詞性的組合方式、語素詞性的優越性等方面的研究還存在一些缺陷,需要在以后的實踐中加以修改和補充。 參考文獻 [1]倪盛儉,陳孝靜.關于一詞多義現象的換喻解釋[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3):108-111. [2]王亞斌.現代漢語并列式雙音復合詞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