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公共文化空間的擴展升級时间:2023-02-28 公共文化空間的存在倫理 “公共領域”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城邦中公開民主的政治辯論,這個概念下的“公共領域”指的是公民參與政治生活,在共同的活動中交換和展現自己價值觀點的公共場所!肮部臻g”作為一個特定名詞,最早出現于20世紀50年代的關于社會學和政治哲學的著作中,隨后逐漸進入城市規劃與設計領域,出現在芒福德和雅各布等人的一些建筑學術著作中。其概念的發展變化體現的正是隨著城市發展而變化的個人和群體得社會關系!冻鞘幸巹澰怼芬粫刑岬,狹義的城市公共空間是指居民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間,如我們生活中經常去的文化廣場、體育廣場、街心公園、商業步行街。廣義的城市公共空間可以擴大到公共設施用地的空間,如城市綠地?梢哉f城市公共空間就是室外空間或開放式空間。另外,還有一批學者強調,在城市公共空間中人的因素是很重要的?傊,城市公共空間在現今社會作為人們生活和交往的場所,得到了人們的普遍關注,其重要性也愈發明顯。 為什么人需要公共空間?對公共空間的需求其實是人所具有的社會性的必然結果。人們既注重隱私的保護,同時又想與他人有接觸,能夠相互幫助。無論是城市還是街區,能夠幫助人們更好地調控兩者之間的平衡是非常有必要的。城市居民繁忙的工作和生活需要一種不那么正式的公共生活來映襯,對其生活和工作起到調和的作用。更直白地講,城市居民下班后的閑暇時間、工作間隙、午休時間或者周末的休息時間,除了需要有私人生活空間外,也需要有更多的城市公共空間來滿足其社會性需求。 在建立社區認同乃至國家意識方面,公共文化空間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睹绹蟪鞘械乃琅c生》中提到,在人們的生活和社會交往中,一些微小的公共接觸構成了信任。例如,我們在咖啡廳前停下來喝一杯咖啡,向小超市提供一個建議,向公園里的大爺大媽們熱情地打招呼。這些都是在公開范圍內發生的平常性接觸,都是我們自己主動去做的,其實這就是公共尊重和信任構成的一張網絡。此外,圖書館、自然保護區、社區食堂、互助超市以及藝術團體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不能形成“領地意識”,不能說這個空間是屬于某一個階層、某一種國籍、膚色或者身份。這是為了讓不同的人之間產生切身的、共同的聯系,打開對話框,產生社區認同乃至國家意識。 公共文化空間的變化趨勢 公共文化事業政府功能的分解與重構 公共文化獲得了相應的法律地位。它的存在與發展需要法律保障,人民大眾共享的基本文化權利是基本人權的重要組成部分!督洕、社會和文化權利國際公約》中規定,締約國有義務運用政權力量來保障公民文化權利的實現。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國家在計劃經濟體制的大背景下建立了以財政資金為支撐的文化事業體制,公共文化機構整體被納入文化事業范疇。實踐表明,國家財政支撐的文化事業發展體制是各類文化機構和文化事業健康發展的必要保障,其為整個國家的文化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及互聯網與新媒體技術的應用,社會急劇變化,隨之而來的是公共文化事業政府功能的分解,以及公共空間坍縮和矮化窄化現象的出現!肮参幕币辉~的內涵自2003年以來在中國語境中有了很大變化。2006年《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出現了“公共文化服務”一詞,同時提出了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原則。2016年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并于2017年3月起施行。這意味著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和基本需求有了制度性保障,同時其也強調公共文化服務由政府主導、社會力量參與,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支持公民和法人,包括其他社會組織參與,鼓勵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依法成立公共文化方面的社會組織,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向社會化和專業化方向發展。 公共文化空間創新能力與城市化進程不匹配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隨之而來的人口多元化與城鄉二元化對公共文化空間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中國的公共文化目前存在兩種形態,其中傳統民俗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然而近年來,在現代化進程中,曾有過把民俗傳統視為低俗文化,不被視為公共文化的誤區。中國城鄉長期存在公共文化空間的布局和服務供給不均衡的現象,文化事業普遍存在以城市為中心的傾向。但是,如果社會主義公共文化不能接受民俗傳統,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就很難實現。因此,從公共文化的發展進程來看,中國社會主義公共文化一定是社會大眾共同擁有的、統一的文化和精神世界。因此要根據新的社會需求和空間場景的一系列變化進行升級,不斷擴展公共文化空間。 公共文化空間的擴展 公共文化空間擴展的基礎是物理空間的擴展 文化館作為公共文化空間的代表,雖然在物理形態上是固定的,但是其在功能輸出時可以跳出桎梏,向外延展。在文化館開展各類文化活動時,習慣在固定的禮堂、文化廣場舉行,容易受到場地的限制,導致活動形式單一、輻射范圍有限、影響力不足。如果各類文化場館開展活動時走出原來封閉、固定的場館,走向更加開放的公園、商場等空間時,將會在更大程度上發揮其功能。如朝陽文化館于2017年開始舉辦的北京朝陽森林演出季品牌活動,匯聚了朝陽區43個街鄉、社會單位、藝術園區等文化力量,將文化活動帶入公園,搭建朝陽區共建、共享、共贏的文化發展平臺,并聚焦時代主題,弘揚核心價值,在全區廣泛開展評比、展演、展覽、文創等活動,提升了區域的人文素養和城市的文明程度。又如北京潮流音樂節在公園的綠色草坪、先鋒的藝術園區、美麗的城市街區、寬敞的體育場館等處留下足跡,通過流行、民謠、搖滾等音樂形式,呈現出了音樂的獨特韻味和無窮魅力。文化館活動范圍在物理空間上的延展將進一步強化文化館的服務功能,擴大文化活動在城市、社會中的影響力。 數字化建設成為公共文化空間擴展的新趨勢 近年來,線下公共文化空間向線上擴展,由單純的線下模式向線下與線上結合的模式轉變,成為構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場景的必由之路!蛾P于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提出,要加快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建設,這使得文化館的公共空間大大延伸。 數字化建設成為擴展公共文化空間的新趨勢,數字化建設突破了公共文化空間在物理空間上的限制,豐富了公共文化的普及方式,與線下空間相比,線上空間為文化館建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利用直播或者錄播等形式開展非遺、繪畫、攝影、舞蹈、音樂、書法、戲曲、國學、新媒體應用等藝術普及課程成為促進文化館數字化建設發展的有效方式。但也需要注意文化館數字化并非追求文化活動的數字化,公共文化空間存在的一大意義在于其可以滿足人民群眾的社會性需求,單純的線下模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而純粹的線上模式也不可取,應當探尋合理的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模式。此外,數字化建設的另外兩個關鍵在于利用數據化更好地了解百姓真實的文化需求,不斷調整文化服務,利用數字化多媒體更好地進行文化活動的前期推廣與后期宣傳,從而提高文化活動的知名度,擴大受眾范圍。 擴展公共文化空間的關鍵是文化場景的創新 公共文化空間是開展文化活動、提供文化產品與服務的重要場所,如何在公共空間中配置文化內容與其他內容,構建極具特色與吸引力的文化場景,是打造公共文化空間的重要內容,因而公共文化空間建設質量的關鍵在于文化場景的塑造,而塑造文化場景需要準確把握公共文化空間在空間、人流以及時間等方面的特點。構筑符合空間特點、人流特點和時間特點的文化場景才能最大程度地滿足居民的需求。 薛兆豐教授的“菜市場遇見經濟學”主題展覽和新書發布會是在北京三源里菜市場舉辦的,他將日常經濟行為與經濟學進行了相關改造,把菜市場變成了學習課堂,把新書發布會變成了體驗互動活動,在社會上產生了很大影響。又如光之博物館曾是廢舊廠房,獨立性與封閉性強,設計團隊使用了大量數字技術將其改造為專注化、沉浸式的光影博物館。在準確把握空間特點、人流特點的基礎上,對各種設計理念進行創新,運用各種先進的技術手段構筑出來的文化空間場景豐富,質量較高,其所依托的公共空間也可以因場景的提升而獲得提升。 公共文化空間擴展的基礎是行業人才的培養 文化館的一個重要職能是對地區文化干部及文藝骨干進行文化培訓,但又不局限于培養文化愛好者或者文化工作人才,而是要將文化傳播給群眾。文化館工作人員的服務是人民可以直接體驗到的,因此文化館的工作人員要和群眾密切聯系,走到群眾中去。文化館工作人員除了要有較高的政治素質和一定的文化素養外,還應時刻牢記“為人民服務”的職業準則。如2012年,為了探索文化館發展的新路徑,北京朝陽區文化館主動融入社區,成立了“文化居委會”,制定了地區“鄰里公約”,并通過“大碗茶故事會”在社區公園開展調研采訪,了解社區居民的文化需求。最終,根據社區人員身份構成復雜、人口流動性大等特點,開展了社區“一米田”活動,幫助社區各個家庭開辟小空間種植瓜果蔬菜,并建立了“一米田”微信群,增進了居民間的交流,拉近了居民之間的關系,起到了美育教化的作用。隨后又由“一米田”活動衍生出“一米美術館”“一米圖書館”等活動!耙幻滋铩钡软椖吭趫D書館、博物館、美術館以及其他社會組織的合作下,打造了一個“社會共同體”,不斷完善了居民公共文化服務,成為社區治理模式的新典范,并解決了部分社會問題。 公共文化空間的跨界融合 解決文化館空間倫理問題除了需要文化館自身作出改變外,還需要同相關業界融合共生,這樣才能更大程度地滿足當前不同民眾的需求,惠及更廣大的人民群眾,如上文提到的薛兆豐經濟學主題展覽以及下文提到的邱志杰三源里菜市場書法展。邱志杰在10天的時間里,從市場管理部門張貼的制度、通知、公告,到每戶商家的招牌、廣告和燈箱文字,以及懸掛在市場上方的宣紙條幅,只要市場管理方和店家接受,他就用不同的書法字體重寫一遍。文化藝術活動與菜市場中人生百態的融合使文化藝術不再高高在上、飄在云端,而是主動走進大眾生活,讓人民群眾廣泛參與和深度體驗。文化館需要融合各界資源將自己的公共文化活動形式和內容進行豐富與拓展,跳出文藝演出形式的局限和文化場館的環境局限,創新文化內容和文化傳播手段,從而更大程度地提升文化館的社會效益。 公共文化空間建設的理念基礎 以人為本的建設理念 公共文化空間建設的重要目的在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為了實現公共文化空間全民文化普及和優秀文化傳承的核心功能,首先要堅持以人為本,要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公共文化空間的建設一定要從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生計和生活出發,堅持以人為本。其次,要實現全民文化普及,強調公共文化空間的公共性,要充分發揮文化在引導大眾、引導社會方面的重要功能。 朝陽區八里莊社區的“大碗茶故事會”通過“大碗茶”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文藝表演、農夫市集,在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增進了鄰里之間的感情,搭建了社區居民交往的平臺。又如全國各地掀起的夜游博物館浪潮,通過突破博物館場景的時間限制,讓博物館的文化傳播功能得到進一步加強,對增添城市文化氣息,凸顯城市文化內涵具有重要意義。突破原有公共文化空間在空間和時間上的限制,使文化空間進入社區,充分考慮人民群眾的時間需求,積極發揮空間場景的連接作用,建設和開放更多有文化內涵、有愉悅體驗、有正向價值的空間場景,切實貫徹以人為本的建設理念,這對營造文明和諧、創新創意的社會具有重要作用。 從管理性向服務性轉變的建設理念 維護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體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中關于人民公共文化權益的精神,公共文化空間的根本目的是為人民服務。公共文化服務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最主要的內容之一,也是出發點和立足點。公共文化空間的建設理念也要從強調管理性向強調服務性轉變,這既是遵守憲法與法律精神的需求,也是切實做好公共文化空間建設的客觀需要。只有不斷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不斷開展公共文化活動,才能滿足更多人的文化需求,而這離不開文化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與社會力量的共同參與。 文化館總分館制的變革體現了從管理性向服務性轉變的建設理念。文化館總分館制是指在合理的地域范圍內,以一個或多個主體為總館,構建總館主導下各分館、其他公共文化組織為公共文化服務點的“設施成網、資源共享、人員互通、服務聯動”的服務體系。文化館總分館制是文化館和基層文化機構的組織體制和運行機制的變革,其根本上目的是讓一個個獨立、分散、封閉運行的公共文化服務點轉變為一個組織有效的服務體系,同時也鼓勵與支持有資質的社會力量進入公共文化服務市場,從而更好地擴大公共文化服務的受眾范圍,滿足更多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 優質的公共文化空間可以讓參與其中的各方主體形成更緊密、和諧的關系,進而形成良好的社會精神面貌,培育城市發展的內生動力,形成新社群調動方式、公眾行為引導方式。公共文化空間建設的根本目的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滿足群眾文化需求、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推動社會發展進步。公共文化空間的建設要植根于傳統文化的深厚土壤,要不斷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通過實現全民普及來提升人民群眾的文化素養,凝聚力量、鼓舞人心。 參考文獻 [1] 周媛.中國當代城市公共空間的現狀淺析[J].技術與市場,2011,18(10):94-95. [2] 秦昊祿.淺談夜間開放對博物館的重要性及影響[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9(23):123. [3] 顏玉凡.城市社區公共文化服務的多元主體互動機制:制度理想與現實圖景——基于對N市JY區的考察[J].南京社會科 學,2017(10):134-142+156. [4] 春燕.聚焦城市公共空間建設的新城市形態建設——國際城市建設管理發展新趨勢[J].城市發展研究,2015,22(02):58- 63. [5] 張文蔓.基于文化視角的北京城市公共空間更新設計策略探析[J].城市建筑,2019,16(31):65-68. [6] 吳燕民.公共空間的演變與現狀分析[J].雞西大學學報,2017,17(01):44-49. [7] 陳波,張潔嫻.城市社區公共文化空間的建設現實與未來設計——基于全國17省46社區的考察[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 會科學版),2017(06):23-31. [8] 宿珈毓.文化館對社會特殊群體提供服務的社會價值與作用[J].藝術品鑒,2019(26):16-17. [9] 郭強.如何發揮文化館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主導作用[J].大眾文藝,2010(07):259. [10] 李國新.論文化館及其主要職能[J].中國文化館,2021(01):4-11. [11] 羅云川.從數字化走向網絡化與智能化,寓普及性于交互性與獨特性——“十四五”文化館數字化建設與服務的若干 思考[J].中國文化館,2021(01):1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