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軟實力視域下的上海地域文化與大學文化結合研究时间:2023-02-28 為了進一步提高上海這座城市的文化軟實力,現對上海地域文化和大學文化之間的結合展開分析。首先對提高上海城市軟實力的背景進行介紹,指明上海地域文化和大學文化結合的方向。其次介紹地域文化和大學文化,了解這兩種文化各自的特征,并明確將二者加以結合的必要性。最后提出創建文化融合環境,夯實文化融合基礎,加強對文化融合的支持與重視,暢通文化傳播途徑四點建議。旨在加快實現上海地域文化和大學文化之間的結合,實現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的目標。如今我國教育的文化功能日益突顯,地方大學是地方教育機構,集合了其所在地的社會成員的智慧,從地域邊緣逐漸向地域社會中心靠攏。地方大學與當地地域社會的相互融合與交流,主要表現在經濟、文化等層面,這同時也是將大學文化與地域文化加以結合的必要性的體現。 此外,基于當前我國編輯出版行業發展現狀,根據現有政策文件可知,為了提高上海城市軟實力,地方文化、海派文化逐漸受到重視。特別是近年來,上海的海派文化類、地情普及類圖書在策劃和編輯出版的過程中,通過地域文化與大學文化的結合,為今后編輯出版工作的創新指明了方向:一方面從選題上突破了原有范圍,確立了創新點;另一方面則是從表現形式上與數字出版發展緊密結合;诖,本文在文化軟實力的視域下,對地域文化與大學文化之間的結合展開討論,探討二者之間相互結合的路徑與措施。 提高上海城市軟實力的背景 習近平總書記將上海的城市精神提煉為“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在2018年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又提出了“開放、創新、包容已成為上海最鮮明的品格”,指出“這種品格是新時代中國發展進步的生動寫照”,這對提升上海城市軟實力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在此基礎上總結提升上海城市軟實力的要點如下:(1)深刻了解弘揚城市精神品格與提升城市軟實力的價值意義;(2)明確提升城市軟實力需要達到的要求;(3)加大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力度,夯實城市軟實力精神內核;(4)提高地域文化建設品位,彰顯城市軟實力魅力;(5)完善現代治理體系,強調城市軟實力善治的作用;(6)對創新創業生態加以優化,為提升城市軟實力注入活力;(7)創建最佳人居環境,提高城市軟實力生活體驗感;(8)加強全球敘事能力,在國際范圍內擴大城市軟實力影響力;(9)加大城市軟實力建設組織領導力度。 地域文化和大學文化 地域文化 關于“地域文化”的概念,學界迄今為止并沒有統一的認識,很多學者認為廣義層面的地域文化是指中華民族各地域在發展中所形成的精神財富、物質財富的總合;狹義層面的地域文化即某個地區的所有文化現象,如人文、民俗與習俗等。為了提高上海城市軟實力,需要明確地域文化的特征,具體而言有如下三點。 地域性 自然地理環境是地域文化形成的重要影響因素。因為古代的交通不是很便利,再加上行政區劃相對封閉,所以各個地區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具有地域性。 持續性 任何一種文化均處于發展變化中,如此才能夠與主體文化產生區別,體現出持續性,進而豐富文化內容。 多樣性 在我國五千年的文化傳承中,地域文化呈現出多樣性,涵蓋各個地區的飲食、服飾、農耕等文化。 大學文化 大學文化的載體為高校校園,文化主體是高校的所有師生,其在文化領域是一種比較特殊的文化形態。在2003年的首屆大學文化論壇上,顧秉林院士分別從廣義與狹義兩個層面對大學文化進行介紹,其中廣義層面的大學文化是指大學精神、大學制度、大學環境等;狹義層面的大學文化僅指大學精神,關鍵在于師生所具備的人文精神、科學素養、行為準則、價值理念以及道德規范。 一般大學文化是由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組成的。其一,物質文化,也可稱為載體文化,構建大學文化需要同時滿足教學設備、科研以及校園環境等諸多維度的需求,這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外部體現。其二,精神文化。高校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是創建文化氛圍、發展文化理念的重要條件,具體可表現為高校的辦學理念、師生的價值取向等。其三,制度文化。大學內部采取的管理制度、行為準則等均是制度文化的組成,也是師生所認可的組織文化內容。 大學文化與地域文化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尤其是在文化軟實力視域下,大學文化具有如下特征。 真理性 從文化角度出發,大學是功能獨特的文化組織,其職能是追求真理。文化是大學得以發展的關鍵,大學精神在其中占據關鍵位置,更是大學辦學理念、師生價值取向的凝聚。因此,大學文化在傳承文化的同時,也在塑造未來,指引著人們追尋哲理。 系統性 文化往往不是獨立存在的,尤其是大學文化建設過程中,精神文化、物質文化必須要有機融合,方可構建具有系統性的文化體系。大學文化不僅包括外在顯性物質文化、內在精神層面的隱性內容,還包括存在于二者之間的大學制度文化,如大學校訓、規章制度等。一般在大學文化建設期間,內在邏輯起點是意識形態,終點是物質形態。對于大學文化建設而言,大學物質文化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得以發展和延伸的載體;同時,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也是大學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包容性 現階段,高校教育全球化與國際化成為一種新的趨勢,高校師生來自世界各地,每個人的思想觀念、價值觀等都不相同,這賦予了大學文化以包容性。 大學文化與地域文化的關系 基于上述對地域文化和大學文化的介紹,為了提高上海城市軟實力,下面對大學文化與地域文化之間的聯系進行分析。 內化 地方高校必然會受到當地文化的影響,其在形成獨特區域文化的過程中,對地域文化進行吸收、采納、內化,逐漸形成全新的藝術形式與文化形式,即大學校園文化。高校在教育與人才培養過程中對地域文化產生的影響,可以實現文化的重構。 內涵 大學文化對高校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立足于客觀角度,大學校園在吸收、發展地域文化特征的同時,也可以提升高校所在區域的競爭力。 文化軟實力視域下地域文化與大學文化結合的路徑 創建文化融合環境 為了實現提升上海城市軟實力的目標,以上海的地域文化——“海派文化”為對象,將其與大學文化相結合,創建文化融合環境。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地方政府部門和大學紛紛吸收地域文化的精華,這是創建文化融合環境的關鍵。高校在建設校園文化期間,同樣需要吸收地域文化的精華,在大學文化內涵中體現文化融合。為此提出三點建議。 第一,傳承大學精神文化,其中包含地域文化的精華部分,可以凝聚大學精神。例如,“海派文化”是上海地區獨有的文化,地域特色十分鮮明,尤其是與“京派文化”相比,“海派文化”中蘊含的現代、求變、創新等特征更為突出。上海大學便對上海的海派文化有著深刻的研究,專門成立了上海大學海派文化研究中心,實現了校園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融合。 第二,建設校園文化時,一般也會在其中增添一些代表地域文化的元素。例如,上海一直以來朝著建設國際大都市的方向不斷努力,致力于實現“時代特征、中國特色、上海特點”的目標。為此,深厚的文化底蘊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上海大學海派文化研究中心在這一目標的引領下,對“海派文化”進行了深入且系統的分析,以期能夠在大學文化中彰顯“海派文化”的獨特魅力,為上海城市文化建設以及提升城市軟實力作出貢獻。除此之外,上海大學海派文化研究中心還策劃出版了“海派文化叢書”33種,這也是地域文化和大學文化相結合的重要體現。 第三,大學制度的建設與完善需要組建一支核心凝聚力強的隊伍,用來專門負責地域文化與大學文化的研究。高校應秉持開拓進取的奮斗精神,將地域文化和高校人才培養、管理制度完善等結合,形成具有高校特征的組織文化,為大學文化和地域文化之間的相互結合創造條件。 夯實文化融合基礎 對于地域文化和大學文化之間的有機融合而言,文化研究載體必不可少,以此來夯實文化融合基礎。例如,上海大學通過成立海派文化研究中心,為“海派文化”、大學文化之間的結合創建了平臺,深度挖掘了上海當地能夠彰顯歷史特質的文化資源。近年來,很多上海地方高校領導對“海派文化”與大學文化的結合尤為重視,并提供專項資金,用來搜集、整理關于“海派文化”的資料,為大學文化和地域文化之間的結合提供了助力。如上海大學出版社作為一家以“海派文化”圖書出版為特色的出版單位,近年來一直致力于挖掘上海城市記憶、地方文獻中的“海派文化”,出版了“上海地情普及系列·《上海灘》”叢書、“海派文獻叢錄”、上海方言學習教材系列等一系列普及上海地方文化的優秀圖書,為地域文化與大學文化的融合提供了范例。 另外,上海地區的很多高校為了與地域文化更好地結合,紛紛開始增設地域文化通識課程,教師負責編寫地域文化教育相關的通識課程教材,這一方式向學生展示上海地區優秀文化的同時,也為弘揚傳統文化提供了新的切入點。高?梢越M織校園文化活動,向來自各個地區的大學生宣傳地域文化;學生則可以自主選擇參與不同的活動。如果條件允許,高校還可以邀請“海派文化”的專家來校舉辦講座等。將此類地域文化宣傳活動在高校中常態化,可以達到夯實地域文化和大學文化融合基礎的目的。 加強對文化融合的支持與重視 實現地域文化和大學文化的結合,離不開社會各界的幫助。例如,可以與社會團體合作,構建互動機制,加大文化融合的力度。第一,高校和地方政府之間應該積極互動,構建合作機制,地方政府為高校提供專項資金,推動高校大力開展地域文化的研究;高校在推動學科建設的進程中,也需要加大城市精神、城市文化的宣傳力度,取得“雙贏”的效果。第二,在提升上海城市軟實力的背景下,找到“海派文化”和大學文化之間結合的關鍵點,深入探究地域文化與高校特色專業建設融合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發揮現有政策的作用,合理應用專項資金,加強地域文化與大學文化之間的結合,以提高城市文化軟實力。第三,文化本身輻射性廣、滲透性強,高校在組織文化藝術活動時,應與社會企業展開合作,以實現大學文化、地域文化、企業文化的有機融合。第四,建議與地方文化研究機構、社會組織等進行合作,鼓勵學生整理與地域文化相關的資料,以更好地保護地域文化。 暢通文化傳播途徑 第一,我國擁有非常豐富的傳統文化資源,大學文化建設也需要汲取傳統文化中的精華;加大地域文化宣傳力度,使全國各地都能進一步了解“海派文化”精神。這需要充分發揮地域文化與大學文化相結合的優勢,將區域內的高校、社會文化研究聯系起來。例如,可以在高校中組織地域文化交流活動,邀請專家對“海派文化”建設現狀、今后發展方向等展開研究,推動地域文化與大學文化的深入交流。第二,如果條件允許的話,高?梢园才沤搪殕T工到其他地區的高校進行參觀,學習、交流地域文化和大學文化結合的經驗,擴大地域文化影響范圍,進一步強化文化宣傳效果,形成地域文化的輻射效應與品牌效應。第三,如今高校對外交流非常頻繁,加上開放辦學規模逐漸擴大,與國內外高校之間會建立合作關系。在此背景下,建議高校對大學文化和地域文化相結合的研究成果進行大力宣傳,使更多人認識并了解“海派文化”。 綜上所述,各個地區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上海的“海派文化”便是其中之一。為了提高上海城市軟實力,應當加快地域文化與大學文化的結合。一方面充分發揮文化之間相互影響的作用,提高文化影響力,促進各個地區的發展;另一方面實現地域文化與大學文化的結合,為文化研究、編輯出版等行業的發展進步提供動力,進而提升城市軟實力。 參考文獻 [1]張國慶.山東地域文化資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探析——以山東科技大學為例[J].現代商貿工業,2022,43(23):230-232. [2]呂玲.傳承地域文化塑造地方神韻——以張期鵬為例看地域文化的保護與發展[J].文化產業,2022(30):133-135. [3]何建新.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實踐與探索——以黃岡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24(04):68-70. [4]梁孝梅.揚州地域文化應用于校園文化建設的融合路徑研究[J].公關世界,2022(11):124-125. [5]梁孝梅.揚州地域文化應用于校園文化建設的融合路徑研究[J].公關世界,2022(11):124-125. [6]楊梅.鄂爾多斯文化與地方校園文化融合的實踐研究[J].大學,2021(51):32-34. [7]李斌,費艷穎.地方高校校園文化與地域文化的協同育人研究——以校本課程文化浸潤為切入點[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1,41(30):8-12. [8]朱骙,朱紅紅,蔣茜.基于地域文化視角下的校園文創產品設計研究——以“韶華金陵”校園文創產品開發為例[J].綠色科技,2021,23(17):217-219. [9]林岳鵬.清遠市小學校園文化景觀重構設計研究[J].住宅與房地產,2021(21):86-87. [10]王文婷.文化自信視域下提升校園文化建設路徑的探析[J].高教學刊,2021(04):53-56. |